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尚书·周书·周官原文及翻译.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52060401
  • 上传时间:2022-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6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尚书·周书·周官原文及翻译 尚书·周书·周官原文及翻译 尚书·周书·周官原文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还归在丰,作《周官》 惟周王抚万邦,巡侯、甸,四征弗庭,绥厥兆民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董正治官 王曰:「若昔大猷,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万国咸宁夏商官倍,亦克用乂明王立政,不惟其官,惟其人 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少师、少傅、少保,曰三孤贰公弘化,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司徒掌邦教,敷五典,扰兆民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司马掌邦政,统六师,平邦国司冠掌邦禁,诘*慝,刑*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六年,五服一朝又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王曰:「呜呼!凡我有官君子,钦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

      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其尔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蓄疑败谋,怠忽荒政,不学墙面,莅事惟烦戒尔卿士,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惟克坚决,乃罔后艰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居宠思危,罔不惟畏,弗畏入畏推贤让能,庶官乃和,不和政庞举能其官,惟尔之能称匪其人,惟尔不任」 王曰:「呜呼!三事暨大无,敬尔有官,乱尔有政,以佑乃辟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 【贿肃慎之命】 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 【亳姑】 周公在丰,将没,欲葬成周公薨,成王葬于毕,告周公,作《亳姑》 尚书·周书·周官翻译 周成王安抚万国,巡察侯服、甸服等诸侯,四方征讨不来朝见的诸侯,以安定天下的老百姓六服的诸侯,无人不奉承他的德教成王回到王都丰邑,又督导整顿治事的官员 成王说:“服从往日的大法,要在未消失*的时候制定治理的方法,在未消失危机的时候安定国家尧舜稽考古代制度,建立官职一百内有百揆和四岳,外有州牧和侯伯各种政策适合,天下万国都安静夏代和商代,官数增加一倍,也能用来治理明王设立官员,不考虑他的官员之多,而考虑要得到贤人。

      现在我小子尊敬勤奋施行德政,起早睡晚都象有所不及仰思服从前代,说明建立我们的官制 “设立太师、太傅、大保,这是三公他们讲明治道,治理国家,调和阴阳三公的官不必齐备,要考虑适当的人 “设立少师、少傅、少保,叫做三孤他们帮助三公弘扬教化,敬明天地的事,帮助我一人 “冢宰主管国家的治理,统帅百官,调剂四海司徒主管国家的训练,传布五常的教训,使万民和顺宗伯主管国家的典礼,治理神和人的感通,调和上下尊卑的关系司马主管国家的军政,统率六师,平服邦国司寇主管国家的法禁,治理好恶的人,刑杀*之徒司空主管国家的土地,安置士农工商,依时进展地利六卿分管职事,各自统率他的属官,以提倡九州之牧,大力安定兆民 “六年,五服诸侯来朝见一次又隔六年,王便依时巡察,到四岳校正制度诸侯各在所属的方岳来朝见,王对诸侯普遍讲明升降赏罚 成王说:“啊!凡我的各级官长,要仔细对待你们所治理的工作,慎重对待你们公布的命令命令发出了就要进展,不要违背用公正消退私情,人民将会信任归服先学古代治法再入仕途,谈论政事依据法制,政事就不会错误你们要用周家常法作为法则,不要以巧言干扰你的官员蓄疑不决,必定败坏计策,怠情忽视,必定废弃政事。

      不学习好象向墙站着,临事就会烦乱 “告知你们各位卿士:功高由于有志,业大由于勤劳能够果敢决断,就没有后来的困难居官不当傲慢,享禄不当浪费,恭和俭是美德啊!不要行使诈伪,行德就心逸而日美,作伪就心劳而日拙处于尊宠要想到危辱,无事不当敬畏,不知敬畏,就会进入可畏的境地推举贤明而让能者,众官就会和谐;众官不和,政事就简单了推举能者在其官位,是你们的贤能;所举不是那种人,是你们不能胜任 成王说:“啊!任人、准夫、牧三位首长和大夫们:仔细对待你们的官职,治理你们的政事,来帮助你们的君主,使广阔百姓长远安静;天下万国就不会厌弃我们了 扩展阅读:《尚书》的流传 相传《尚书》为孔子编定孔子晚年集中精力整理古代典籍,将上古时期的尧舜始终到春秋时期秦穆公时期的各种重要文献资料汇合在一起,经过仔细编选,选出100篇,这就是百篇《尚书》的由来相传孔子编成《尚书》后,曾把它用作训练学生的教材在儒家思想中,《尚书》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实际上西汉学者用二十八宿比方伏生今文《尚书》二十八篇,《尚书》百篇之说乃后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布《焚书令》,制止民间保藏图书,但凡民间保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的着作,全都要送交官府,集中烧毁。

      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消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撤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觉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然而,在西晋永嘉年间,及一篇孔安国传和一篇《尚书序》,当时《秦誓》一篇已佚,所以这部《尚书》共有59篇现今流传两千多年的《尚书》,大多是依据梅赜所献的这个本子编修 《尚书》所遭劫难颇多清代段玉裁在《古文尚书撰异》里说:“经惟《尚书》最尊,《尚书》之离厄最甚秦之火,一也汉博士之抑古文,二也马、郑不注古文逸篇,三也魏、晋之有伪古文,四也唐《正义》不用马、郑,用伪孔,五也天宝之改字,六也宋开宝之改《释文》,七也七者备而古文几亡矣 扩展阅读:《尚书》经典名句赏析 1、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解释】 选自《尚书·尧典》克:能,能够俊:才智德:美德,道德九族:从自己的高祖至自己的玄孙九代睦:和谐平:辨别章:彰明百姓:百官,周朝之前一般平民出名无姓。

      协:协和万邦:众民族 【译文】 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切和谐家族和谐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白,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 【赏析】 上下和谐,百姓安居乐业是儒家思想的抱负社会这段话以颂扬帝尧的功德,强调“和”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家和万事兴说的就是人人友爱,家庭和谐,才能万事兴盛以家见国,以小见大,道理一样试想,假如家族和谐,国家上下全都和谐,团结一心,确定社会呈现一片太平盛世景象,家和先需人和,要求人人修养道德,友好相处,谦让有礼,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以仁德感化对方到达和谐相处的目的 2、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解释】 选自《尚书·尧典》静言:静又写作“靖”,巧言滔:通“慆”,怠慢象恭:外表好象尊敬 【译文】 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尊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赏析】 这句话是尧帝对公正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的评价尧帝意欲选拔接班人,让大臣们推举人选,当有人举荐共工时,尧帝发表了如此意见,也说明尧帝审慎地选贤任能,重视德才兼备的选拔人才态度他的任人唯贤的思想品德值得今代的人们借鉴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这句话为后人常常引用,以指那些花言巧语,面目伪善,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解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稽:考证,验证弗询之谋:不询问众人的谋略 【译文】 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赏析】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两句话的意思和“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告诫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道听途说,轻信妄言,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以事实为依据,擅长听取众人意见,集思广益,仔细分析参考只有这样,才不会影响自己的推断力量,不会被不实之言所蛊惑,不会因刚愎自用而决策导致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解释】 选自《尚书·大禹谟》克勤于邦:指为治水的事业竭尽全力克俭于家:在家生活节省 【译文】 能为国家大事不辞辛苦,居家生活简朴 【赏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以勤俭作为修身治国治家的美德古人以能否克勤克俭,是关系着国家强弱,存亡的大事,鼓舞人们,竭尽职守,勤奋工作,提倡节省,反对铺张固然在现代文明的今,物质极大丰富,人们不行能无视于生活的享受,但前提是不铺张铺张。

      5、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解释】 选自《尚书·太甲中》惟,唯;明,目明,喻监察是非;聪,闻审谓之聪,听到的都思辨之 【译文】 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锋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赏析】 古人用能看远才是明察秋毫,善听好话,才是耳朵灵敏作比方,鼓舞人们注意自身修养,永不懈怠不管是治国,还是个人都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要勤奋学习,诚意求道,时刻躬身自反,检讨自己言行,胸襟宽广,擅长听取意见,不要时常享乐和懒散,用诚信、仁厚的美德赢得事业的胜利 6、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解释】 选自《尚书·盘庚上》纲:网的总绳若:像,似乎 【译文】 就似乎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赏析】 这句话是盘庚责怪在位的官员,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高傲无礼,贪图安逸,不愿奉献用“网”“纲”作比方,自己为“纲”,群臣是“网”,说明主次有序,强调不能目无君令,破坏法规以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比方,道出了主次秩序,有条不紊的深刻寓意常用的“有条不紊”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7、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解释】 选自《尚书·旅獒》。

      仞:八尺为一仞亏:缺少篑:盛土的竹器 【译文】 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赏析】 以堆山为喻,告诫人们修养品德应自强不息,持之以恒,不行半途而废作为君王就要敬慎德行,只有为仁行善,以德化服人民,才能得到民心,只有勤奋为政,德行很盛,才能安定社会,稳固政权做人也是如为学求道,修养道德就像堆山一样,要乐观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中途停顿,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假如坚持不懈,永不止步就会终有成就古人的话发人深省,回味无穷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 【解释】 选自《尚书·周官》允:诚信,信实怀:归向 【译文】 用公正毁灭私欲,人民就会信任归向执政者 【赏析】 《周官》是诰令,这句话就是《周官》中的一句,号召大小官员仔细工作,慎重发令,言出即行,周公心之公正除去私欲,位尊不当傲慢,禄厚不当浪费,修养尊敬勤俭美德,不行行使诈伪,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