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探索-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例.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313018285
  • 上传时间:2022-06-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15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探索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例    张 秋 杨 玲 王 曼(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084)[Summary]以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为例,从读者至上建馆理念、高品质馆藏资源建设、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全方位服务模式构建等方面对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进行了分析和阐述[Keys]大学图书馆 专业图书馆 新馆建设2011年4月,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图书馆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期间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人文社科图书馆(以下简称文科图书馆)是清华大学图书馆三级文献保障系统中建成的第六个专业分馆,也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专业图书馆可以说,文科图书馆的建成和使用,既是清华大学加大力度支持清华文科发展的积极信号,也是清华大学图书馆建设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标志在研究型大学专业图书馆新馆建设过程中,文科图书馆秉承“以读者为中心、以服务为主导”的建设理念,力求在读者至上的建馆理念、高品质信息资源建设、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以及全方位服务体系建立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1 读者至上的建馆理念图书馆建筑是图书馆履行其社会职能服务的载体,好的图书馆建筑创作,是功能与造型的完美结合,既能为用户营造美好的使用环境,又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图书馆的品格与文化底蕴;既能满足人们在其中阅读、研究和交流等要求,又能满足多种文献载体的保藏条件,还能满足技术设备的要求;既能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和文化氛围,又具有符合特定场地的环境与造型。

      在新馆建筑设计上,文科图书馆注重图书馆和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建筑空间的划分和利用上,文科图书馆致力于为读者提供功能齐全与方便实用的馆舍空间1.1 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共生文科图书馆总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共7层,包括两层地下密集书库、地面层和地上4层,提供阅览座位1000余席,设计馆藏容量约120万册,由瑞士著名建筑师马里奥·博塔(Mario Botta)领衔设计,其主体建筑由方和圆构成,形如一把钥匙,寓意图书馆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天然采光的利用上,图书馆首层外立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幕墙,引入大量光线和美丽的校园风光,而出挑的楼板又避免了阳光过度直射,保证了各层光照条件的均匀性[1]同时,内凹的窗口在厚重的石材外墙上形成丰富的光影,保证室内空间获得更多的自然光另外,方形平面中厚重石材墙面上狭窄的条窗和内凹处通透的幕墙同样也是对自然光线合理安排的结果在色调设计上,文科图书馆室内装修采用黑地、白墙、米色吊顶,突出了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简洁高效1.2 功能齐全的馆舍空间随着社会的开放与进步,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外延不断扩大,为满足多方面使用需求,提高综合社会效益,图书馆已由单一传统功能模式走向多样综合功能模式。

      从功能设计看,文科图书馆融资源中心、学习中心和交流中心为一体,除提供一般性阅读的图书阅览区之外,还提供进行深入研究学习的研读间,以及信息空间、自修室、会议室、展览厅、咖啡厅等设施,形成一个多元、动态、合作的环境空间,鼓励读者的个性化学习与小组合作研究,促进读者之间的交互学习和高效合作在这个空间内,读者既能阅读书刊、查找资料、检索上网、专业咨询、获取信息,又能听讲座、看展览、参与活动、参加培训,还能休闲交流[2]图书馆成为理念科学、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完善、读者舒适、管理方便、环境优美、造型优雅、特征鲜明,拥有良好学习、工作、研究和交流环境、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多功能空间1.3 方便利用的设计考虑从方便利用的角度看,文科图书馆从馆址选择、楼层分布、馆藏布局、办公布局等方面以读者为中心进行了考虑和设计:①馆址选择上,文科图书馆坐落于学校交通要道即学校南北主干道东侧,和学校主要教学楼毗邻,其教学核心区的位置使文科图书馆占据了地缘优势;②楼层分布上,将地面层G(Ground)层设计为开放空间,其主体部分包括1个多功能厅、两个开放会议室、1个自习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接待室和1个咖啡厅,方便读者开展学习研究、讨论交流等各项活动;③排架方式上,对主要馆藏文献不分语种和类型,按照学科分类体系混合排列,实行开架借阅,这种图书排架方式大大节省了读者的时间,促进了读者对图书资源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源的查找及利用;④馆藏布局上,根据图书利用频次,将常用图书置于图书馆二楼、三楼的普通架借阅区,而将利用频次较低的图书置于地下一楼和二楼的电动智能密集书库;⑤办公布局上,根据读者利用的便利性,将直接面向读者的读者服务部置于图书馆一层;而馆藏管理部和行政办公室等与读者接触较少的部门置于相对较高的二楼和三楼;⑥阅览桌椅和书架的分布上,采取书架和阅览桌椅相间的方式,便于读者方便地从书架自由选取书刊并就近阅览;⑦信息空间和文印中心设计上,将二者放置在同一个区域,便于读者在利用电子文献和网络资源的同时能够方便地打印/复印/扫描信息资源;⑧各个楼层都在较为固定的交通要道处布置了检索终端和自助文印机,便于读者就近检索资源和打印/复印/扫描信息资源;⑨同时,精心设置了图书馆标识系统,为读者使用图书馆提供便利。

      2 高品质馆藏资源建设2.1 高品质纸本资源建设作为清华大学图书馆三级文献保障系统的专业图书馆之一,文科图书馆以人文社科类图书和期刊为主要馆藏文献随着文科图书馆的建设和开放,清华大学图书馆对人文社科类资源的采购和配置给予政策倾斜,加大了对人文社科类资源的购置力度,引进了大量优秀的人文社科类纸质资源例如,引进了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转让给清华大学的9万余册文科图书,这批图书内容涵盖哲学、心理学、政治与社会科学、历史、语言与文学、教育学、法律等学科,其出版时间自1854年至2007年,是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精心挑选、系统收藏的馆藏图书,这批图书的引进极大丰富了清华的文科馆藏,为发展清华文科图书馆提供了有力的文献资源保障除一般图书之外,馆藏文献中还包括爱泼斯坦先生赠书、美国波士顿大学罗伯特·科恩教授赠书、日本东北大学服部文男先生赠书,以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作品、地方志和地方文献等专题收藏以地方志和地方文献为例,清华大学图书馆地方文献大规模收藏工作自2007年开始启动,在各省、市、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在校领导大力倡导和推动下,通过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图书馆的积极工作,全国先后有25个省、市、自治区向清华图书馆捐赠了大宗方志。

      目前,清华大学方志馆的馆藏初具规模,包括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捐赠的方志总计约3300余册,及学校重点出资支持购买的台湾版《中国方志丛书》全套6300余册此外,在地方文献的建设进程中,图书馆近年来还着力购买了超过1000多件的地方文书,加上图书馆以前收藏的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方志,可以说目前清华的方志馆已具有相当规模的收藏量正是经过各种渠道和途径的努力,到2012年12月底,文科图书馆馆藏总量达到约48万册,提供中外文期刊1200多种,形成了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的馆藏体系2.2 高品质电子资源建设在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各具优势的今天,我们在大力发展纸本资源的同时加大了对人文社科类电子资源的建设力度例如,通过与文科院系的不断沟通交流,了解院系对于专业数据库资源的需求自2012年起,本校图书馆在已购买Taylor & Francis科技类期刊数据库基础上,补充订购了Taylor & Francis社科类期刊数据库,受到文科院系老师和同学们的热烈欢迎本校图书馆购买的世界电子图书馆藏(World eBook Library,WeL),共有超过200种语言的200多万册PDF格式电子图书与2.3余万种有声读物,大大丰富了人文社科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

      2012年底,《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的购买,对研究晚清以来新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受到历史系、中文系等院系师生的称赞又如,图书馆在已购资源EBSCO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增订CMMC(Communication & Mass Media Complete)数据库,使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广大师生受益3 新技术助力新馆建设现代技术对图书馆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它的发展和应用不仅改变了图书馆资源结构、组织形式和获取方式,同时也促进了图书馆传统功能模式向开放式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3]3.1 类型多样的自助服务技术纵观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从藏书楼到近现代图书馆,再到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助服务不断增多、不断完善的历史[4]自助服务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搭建了一个崭新的互动平台,成为今后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潮流,只有顺应这种潮流,图书馆才会有生命力为此,文科图书馆大力推动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和服务设施的便捷化,提供多种自助服务方式,包括:①自助文印系统;②自助借书系统;③24小时自助还书系统;④研读间自助预约系统;⑤信息空间机位管理系统;⑥自习室座位管理系统;⑥自助缴费系统。

      这些融馆内自助和馆外自助为一体的新型自助服务模式,不仅丰富了读者的使用体验,也充分显示了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3.2 细致周到的咨询系统图书馆提供咨询服务的历史悠久,图书馆提供公开的咨询号码,由专门馆员负责解答读者的问题一般而言,通过咨询的读者大都来自馆外,而到馆读者多使用面对面咨询方式对于文科图书馆而言,由于全馆实行大开间管理方式,如何使有问题的读者及时得到总服务台的帮助成为一个难题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在总服务台设置咨询的基础上,在各个楼层的检索终端系统旁边设置了咨询系统,为读者节省了时间,提供了便利3.3 随处可见的信息发布系统文科图书馆设计之初就考虑如何高效快捷地将馆藏信息及规章制度等及时地发布给读者结合文科图书馆建筑设计结构和功能区划分等特点,本馆引进了一套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主要由1台服务器、31台终端播放器和31台等离子电视(显示器)3部分组成,具有科学、灵活、易操作等特点,在图书借阅区、大厅、信息空间等各功能区域得到广泛应用其发布内容融合了网页、视频、音频、Flash、图片、文字、Word文档、Excel文档、PPT文档等多媒体信息资料,在发布图书馆图书信息、馆藏分布介绍、电子资源推介、培训讲座、服务介绍、图书馆规章制度以及相关通知、新闻、形象宣传、实时天气等各种多媒体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5]。

      可以说,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是图书馆信息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建设的必然,这不仅意味着及时、全面、丰富的图书馆信息报道的实现,还意味着优质、高效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以及全新的图书馆文化氛围的形成3.4 先进的电动智能密集书库为使有限的馆舍面积空间充分发挥作用,解决不断增长的图书文献与有限的馆藏物理空间之间的矛盾,文科图书馆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均设计为电动智能密集书库,主要存放读者使用量相对较低的馆藏文献该密集书库采用3层架构(表现层、业务层、数据层)设计,可灵活扩充新功能而不影响其他功能的正常使用在运行曲线上,该密集书库采用快速运行、轻柔合拢的方式在使用方式上,该密集书库突破传统密集书库闭架借阅的限制,面对读者开架借阅为保障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采用了多种安全技术保障,例如运行时若发生挤压架内人员的情况能自动停止运行等紧急措施,保障密集书库的正常使用电动智能密集书库的建成和使用一方面充分利用馆藏空间,另一方面在面积确定的前提下能够扩大馆藏容量4 新服务推动新馆发展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图书馆要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就需要延伸服务方式、拓宽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新时代的研究型专业图书馆,文科图书馆在做好常规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创新服务理念、丰富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途径,努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