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触微观史-读《马丁·盖尔归来》有感.docx
6页初触微观史读《马丁·盖尔归来》有感 纪燕玲宏观史有多宏观,看了《中国通史》就知道;要知道微观史有多微观,《马丁·盖尔归来》就不可不读了《马丁·盖尔归来》 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的代表作,书中讲述16世纪法国农村一个假冒她人丈夫的骗子最终受到法庭惩罚的故事用小说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中世纪农村的风貌、法律、家庭、观念等传统史书所缺乏的知识,这便是微观历史一、关于《马丁·盖尔归来》《马丁盖尔归来》中文译本于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一次出版,是娜塔莉的代表作之一全书仅167页,是历史类书籍中较小的读本,书中除了前言、导论、尾声之外分为十二章进行,而讲述符合书目主题的,即从真马丁出身、结婚、出走、归来与假马丁出身、假冒、审判有关的篇目占了其中的七章,余下部分是作者分析这个故事的来源——让·德科拉斯《难忘的判决》和与此相关的时代背景《归来》并不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的,它按照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简述故事本身的发展过程,并在其中穿插进了与这个故事相关的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事迹《马丁·盖尔归来》这本书的主要参考文献是科拉斯1561年撰写的《难忘的判决》和纪尧姆.勒叙厄尔同年出版的《离奇的故事》,两者都是在故事本身发生后的一年里著写完毕的,属于那个时代的当代史,所以具有相当大的可靠性。
对于文献中没有提到的,而又是《归来》一书必须涉及到的内容,作者查阅法院的登记簿、公证合同、同期本地的其他资料,尽一切可能恢复到当时人们所能看到的世界和有过的反应二、关于戴维斯娜塔莉·泽蒙·戴维斯于1928年出生在美国,祖上是东欧犹太人先后在史密斯学院、拉德克拉夫学院和密歇根大学学习,并最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布朗大学、多伦多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校担任教师由于作者广泛的阅历、深厚的能力与优越的环境,她出版了《近代早期法国的社会与文化》、《马丁·盖尔归来》、《档案中的虚构:16世纪法国的赦罪故事及其讲述者》、《银屏上的奴隶:电影与历史视界》、《边缘女人》、《16世纪法国的礼物》、《骗子游历记》等多部著作现在,戴维斯是普林斯顿大学荣休Henry Charles Lea历史学教授,同时还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兼任历史学与中世纪研究教授、比较文学中心高级研究员戴维斯早期的论著大体可以归入社会史的范畴,此期她受到马克思和韦伯的影响比较明显;在加入多伦多大学之后,由于接触到大量关于乡村史或区域史的书籍,她将眼光逐渐转到了人类学与妇女研究方面,这一转变使戴维斯进入到了微观史、历史叙事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中。
无论在转变前还是转变后,戴维斯的研究都为历史学贡献了丰厚的一笔三、关于读书感想当我还在阅读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于堇、齐世荣的《世界史》等正规历史专业书籍时,微观史书《马丁·盖尔归来》、《蒙塔尤》让人意外意外之一是,如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民,竟成为这本名著的主人公,而这正是这本书被冠以“后现代史学”和微观史学早期三部典范之作之一微观史,顾名思义是某一人物、领域、事物的历史,与传统史学的区别在于它的小范围性于是“不安分的农民”马丁.盖尔闻名了《马丁·盖尔归来》一书表面上以马丁成长、结婚、出走、归来为线索讲述了发生在法国一个叫阿尔蒂加农村的小故事,但书的真正意义在于向我们展示了16世纪中期法国农民的生活面貌,包括信仰、习俗、经济、法律以及观念等,这正是传统史书所缺乏的历史与传说的本质不同是,历史是被证实存在了的过去的事这在《马丁·盖尔归来》一书内表现的很突出马丁.盖尔的故事来源于法官科拉斯的代表作《难忘的判决》,而科拉斯本身就是审判真假马丁.盖尔的法官,所以,《难忘的判决》理所应当的成为了《马丁·盖尔归来》一书的第一手资料戴维斯在本书的导论中写道“我让勒叙厄尔与科拉斯的著作相互补充,尽管在他们有冲突的几个地方,我更倾向于站在法官科拉斯一边。
那些暂时或永远没法确定的事情,作者在本书中用了大量的“应该”、“可能”、“也许”这类不确定的词汇比如:“桑克西的妻子可能继续将粮食篮子顶在头上,但是为了和邻里打成一片,她重做了发饰和裙子的装饰”;“那应该不是马丁碰到的头一桩倒霉事”;“也许对拉博德男孩来说,要在阿尔蒂加长大成人,并不那么轻而易举”等等由于作者无法穿越时空回到马丁生活的年代,马丁之类也没有留下任何可供后人拜读的文字,因此作者在参照同期农民生活、本地其他村庄农民生活的资料的前提下,大胆的想象当时的马丁、当时的贝特朗、当时的迪蒂尔会想什么、做什么这是现在的我们应该学习的一个重点作者是因为参与电影《马丁·盖尔归来》的制作过程才萌发了一个写微观历史的兴趣电影表演涉及到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周围环境的摆设等内容,这为传统史学之缺我们学习的历史知识,告诉我们汉武帝为巩固江山实行了哪些措施,为击退匈奴派了哪些将军,但是历史课本没有告诉我们汉武帝在轮台罪己时神态怎么样、语速如何,而神态、语速其实也是可以验证一个人讲真话还是假话的方法,即使这有点苛求了但从微观史著中,我们发现了探索历史的新路径,除了《法国历史》、《日本史》等传统史学书籍之外,如今有了《葡萄酒的历史》、《馅饼简史》等等内容更细的读物。
而这也是年鉴学派史学家所倡导的,将地理学、政治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融合在一起成为历史学的新题材,成就了万物皆有史、万物皆是史的状态但是若与同是微观史代表作的《蒙塔尤》相比,我更喜欢《蒙塔尤》这款大部头的作品这或许是我长期受传统史学影响的结果《蒙塔尤》根据14世纪初帕米埃主教雅克.富尼埃留下的宗教审判记录,向我们分析了14世纪法国小农村蒙塔尤村民的信仰、价值观、家庭观念、举止、经济等等,几乎是对村民们的全面解剖内容比《马丁·盖尔归来》一书更加的详尽,更到位读完《蒙塔尤》,我会觉得我能想象出当时的人民生活的场景,他们大概会想什么说什么但是对完《马丁·盖尔归来》一书,我只记得故事的经过与那个骗了大家三年的骗子、愚昧的妻子、木腿的真马丁《蒙塔尤》更能让人有读史的感觉,即使他写的也是小村民、小村庄 “在工匠与农民之间,工匠与市民之间,甚至工匠与贵族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区别所有人都干些零活,甚至成为当地出色的修理匠一个公证人可以当裁缝,公证人的儿子可以当修鞋匠、农民的儿子可以是牧羊人,然后又去制作羊毛梳子蒙塔尤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向我们展示了14世纪法国村民的工作状态,我们于是知道了,村民除了种田和放羊,还有修鞋的,甚至有当公证人的。
但是马丁.盖尔的例子就不是那么典型了,并不是大部分农民都那么“不安分”,喜欢出走,也不是很多人可以假冒别人的丈夫那么成功,所以真假马丁的故事只是个例《马丁·盖尔归来》与《蒙塔尤》的另一个显著不同是,戴维斯是站在科拉斯《难忘的判决》的角度向我们讲述真假马丁的故事和16世纪法国农村的背景;勒华拉杜里更多的直接引用雅克.富尼埃《雅克.富尼埃宗教裁判记录簿》的内容然后做出自己的分析和总结来向我们说明14世纪法国农民的生活在这方面,我也是更倾向于《蒙塔尤》的写作特色,更真实、更有说服力然而,就是这两本微观史著,让我可以重新的审视历史、对待新史学结语由于电影《马丁·盖尔归来》引发作者对历史细节的关注,于是有了文本的《马丁·盖尔归来》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普通人离奇的故事,从而向传统史学发起冲击,不是只有皇帝的故事才是历史,不是只有首相的故事才是历史,一个小村庄可以是历史,一个小村民也可以是历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历史微观史学的出现,让我们可以向看电影一样更全面、更生动、更细致的对待过去发生的事责任编辑:良士)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