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较斯巴达与雅典.doc
4页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制度摘要:古希腊是一个城邦林立的地区,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都有在此地区获得实践和发展,有些古希腊城邦如斯巴达一样奉行君主制,将统治权集中在国王手中;有些城邦则如雅典一样实行民主政治雅典和斯巴达同为希腊城邦,都在希腊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在整个西方历史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从斯巴达和雅典城邦的上层建构和统治方式,比较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关键词:斯巴达雅典政治制度正文古希腊,在西方人心中是一个神圣的名词,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对整个西方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无比的影响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的东北部,包括今巴尔干半岛南部、小亚细亚半岛西岸和爱琴海中的许多小岛公元前5、6世纪,古希腊城邦林立,小国寡民的城邦制成为当时了主流,而雅典和斯巴达是当时希腊城邦中最活跃的两个城市,在历史舞台上较长时间充当了主角,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冲突,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差异特别是在政治制度方面,斯巴达和雅典存在很大分歧一、斯巴达的政治制度斯巴达是古代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城位于中拉哥尼亚平原的南部,欧罗塔斯河的西岸斯巴达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拉哥尼亚平原拉哥尼亚三面环山,中间有一块小平原,扼守着泰格特斯山脉。
斯巴达以其严酷纪律、独裁统治和军国主义而闻名斯巴达以军事立国,以征服为荣耀,国家建立在征服外族的基础上,政治制度中有许多氏族制的残余斯巴达国家机构主要有两个国王、长老议会、公民大会和监察官委员会组成其政治权力主要集中在少数贵族奴隶主手中,国王权力不大,这被称作贵族寡头政治两个国王并立,权力有限,职位世袭,平时在5个执政官帮助下处理国务,但须征求长老议事会的意见;战时一王有权决定军事行动和统帅军队打仗,另一王负责管理政务国王的权力甚小,他们不过为祭司长、裁判长、出征时之元帅、元老院中的议长而已不许国王与外国联姻,不许二王室相互通婚,既防其里通外国,又防两王权力合一长老议事会是一个重要的权力机构,两王为长老议事会的当然成员,另外28名成员由人民大会从年过60岁的贵族中选举产生,任职终身他们讨论国家大事,并以投票的方式作出决定,然后交由人民大会通过人民大会在理论上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但长老才有资格提出议案,其表决方式是欢呼声,即由当值元老作出裁定赞同者发出喊叫声的大小,呼声高者便算议案通过或当选反对者的权利仅限于不发出欢呼声此外,还有任期一年的5人监察官,监察官最初只是监督公民“刮净胡须,遵守法律”但在斯巴达之后的发展中,他们的权利逐渐增大,成为事实上的最高实权机构,有权监督和审判国王,左右长老议事会,管理人民大会。
这些就构成斯巴达上层的统治结构公元前7 世纪前半期,莱库古立法建立了斯巴达的政治体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体,规定了人民有权参与城邦议政会议 莱库古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向斯巴达人分配平等份地和共餐制通过这些改革,莱库古建立了斯巴达的社会等级制度斯巴达社会分为3个等级:1.斯巴达人城邦中的全权公民,完全靠剥削奴隶劳动生活,最盛时约有9000户斯巴达成年男性公民加入一种军事性质的所谓“平等者公社”,成为斯巴达国家的统治阶层2.“边民”,一译“庇里阿西”被征服的边区城市的居民,约有3万户为自由民,在本地有自治权,但是没有斯巴达城邦的公民权主要务农,也有的从事工商业3.黑劳士属于斯巴达城邦所有的农业奴隶为了镇压人数众多而又反抗性很强的黑劳士奴隶,斯巴达城邦规定了严格的公民军事训练制度公民的孩子出生后,经体格检查合格才许收养男孩7岁就要离开家庭,编入儿童连队,受初步的组织纪律训练;12岁以后要受严格的军事和体育训练男子成年结婚以后,平时必须生活在军营中,参加聚餐和操练,直到60岁才可退伍对希洛人的残酷镇压是国家首要和经常的任务每年监察官上任,首先举行对希洛人的“宣战”仪式,然后派遣斯巴达青年到希洛人住地,对希洛人进行集体的搜捕和屠杀。
这种屠杀制度,名叫“克里普特”,意为秘密勤务为了维持一支强大的镇压希洛人的军事力量,斯巴达国家在斯巴达人中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在斯巴达,婴儿刚出生,就需长老检查,健壮者抚养,体弱而畸形者丢弃男童自7岁起即集中起来受严酷锻炼,18岁至20岁须受军事教育并参加屠杀希洛人的活动他们从20岁起正式成为军人,30岁结婚绝大多数时间住在军营里,出操、参加公餐,直至60岁退伍妇女也从事体育锻炼,目的在于生育出健壮的后代总的来说,斯巴达属于奴隶主贵族专政的国家它的国家机构由国王、公民大会、长老会议和监察官组成由奴隶主贵族主导国家前进方向,对于普通公民则以军事政治统治,形成斯巴达的主导力量,镇压底层边民和奴隶,从而构成军政合一的奴隶主贵族国家的斯巴达二、雅典的政治制度 作为宿敌的雅典,其政治制度和斯巴达有很大不同虽然也是奴隶制贵族国家,但与军政合一的斯巴达相比,雅典更突出的是它主权在民的民主政治 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雅典民主政治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首先是提秀斯改革,其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建立中央议事会管理各部落的重大事务; 二是把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 规定只有贵族才能参政、掌权。
由于产生了公共权力机构, 形成了氏族社会所不能承认的等级制度, 确定了贵族参政的政权组成原则, 说明氏族制度已被摧毁,雅典国家初步形成, 贵族政治建立 之后经梭伦、克利斯提尼等一系列社会改革,才最终确立民主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梭伦宣布永远禁止债务的人身但保,这就废除了债务奴隶制;梭伦确认私有财产、土地的断承、买卖的合法性与此同时,梭伦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梭伦还创立了“陪审法庭”作为雅典的司法机关,任何公民都可向陪审法庭提出申诉梭伦的改革意味着曾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后裔的失败、标志着富裕的工商奴隶主阶级的崛起以及这个阶级同雅典自由农、手工业者及贫民联盟的胜利公元前509到508年,克里斯提尼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根据地区原则,全体阿提卡居民被重新划为十个部落(三分区),每个部落在内地、沿海、雅奥城郊三个区域中各占一区这样,打乱了旧有的户籍,削弱了旧部落、氏族中贵族后裔的势力重新设立500人议事会以代替梭伦时的400人议事会,第四等级公民也有了参加议事会的权力和机会 希波战争结束后,到伯里克利斯执政时代,贵族会议的职权则几乎完全被取消于是,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全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通过法律,解决战争与靖和、城邦粮食供给问题,听取执政官等负责人的报告,审查监督国家官吏,审查和终审陪审法庭的案件并决定国家的其它一切重大事务。
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于是,雅典人创立了一个公民自由平等、主权属于全体公民的政体形式雅典城邦民主制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平民政体公民之间是和谐的,其利益大体一致组成城邦的公民,不论他们的出身、地位和职务有多么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同类人公民们有相当同质的特征,财产大致平等,语言、教育、文化、种族背景大致相近除奴隶、外族人和妇女以外,由全体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亚里士多德说,雅典平民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平民群众必须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大多数人的意志就是正义雅典公民对官员和法律具有实际控制权,他们通过法院实现这一权力法院是属于全体公民的法院的任何成员,都向年满30岁以上的公民开放,总共有6千名陪审员,每年选举产生,然后抽签分派到各个法院行使职权历任执政官要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主权在民还表现为“轮番执政”雅典政治向全体公民开放,官职不再受财富和门第限制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这实际是做不到的,于是只好“人人轮番当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 第二,权力制约公民以集会方式直接决定有关法律和政策的事务。
城邦的每个自由人都是公民,公共事务由他们选举出来的执政官主持,由全体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议直接民主表决的方式决定城邦的重大事务亚里斯多德已经提到一切政体都有三个要素:议事机能、行政机能、审判机能贝壳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对高级行政官吏进行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雅典人看来,在平等人民组成的城邦中,以一人高高凌驾于全邦人民之上,是不合乎自然的如果某行政官权势太大,就可能危害国家,公民就以在每年举行一次的秘密投票中把他驱逐出境贝壳放逐法就是现代对高级行政官的弹劾法 第三,法律至上雅典政制严格实行法治,绝禁人治伯里克利说,“在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信服每个官员任职以前,要宣誓:他们将公正地和依法地从政,绝不以他们的职务接受礼物,如果接受任何东西,他们就要立一尊金像,遗臭万年雅典人认为,无视法律的专制政体是最坏的政体 第四,公民意识公民的参与并不局限于集会,还包括积极参与城市的管理每个公民可以通过抽签,担任一定的官职可以通过公民大会、法庭等机构,亲自参加国家大事的管理民主制,使雅典获得了空前繁荣每个雅典人皆以生活在团结和谐的雅典而自豪参与政治,轮流执政,是雅典人心中神圣的事。
主权在民原则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伯里克利在《丧礼演说》中说: “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 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是对“主权在民”的明确表述, 而公民大会对国家事务拥有最高的决策则是“主权在民”的集中表现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其主要职权是选举政府官员、决定宣战媾和、制定和修改法律、决定财政开支等, 包揽了城邦一切政事 与“主权在民”原则相辅相成的是“轮番而治”所谓“轮番而治”是指公民轮流担任公职, 负责国家事务雅典人认为,“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 这才合乎正义” 五百人会议议员、陪审员以及一般的行政官员均由公民大会用抽签方法选出,任期一年作为五百人会议下设机构的十将军委员会和九执政官均由各部落用举手表决或抽签方法选出, 任期也是一年除将军外, 任何人不能同时担任两个职务, 也不能连续两次担任同一职务因而, 每个公民理论上都有担任公职的机会 同时, 为了保证家庭贫困的公民能够参政, 伯里克利还打破雅典公民担任公职无报酬的传统, 实行公职津贴制, 即包括陪审员、五百人会议议员和执政官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给予膳食费, 再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也可以领取津贴, 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表演也可以领取“观剧津贴”。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也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雅典民主政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治, 其产生、发展、繁荣的过程中无不充满法治的精神亚里士多德认为, 个人的统治“在政治中混入了兽性的因素” 因而主张“法治”梭伦说:“我制定了不分贵贱一视同仁的法律 为每个人规定了公正的正义 伯里克利也说:“在我们私人生活中, 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 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 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精神深使我们心服雅典的每位官员任职前必须宣誓他将依法地和公正地从政雅典人建立的极具特色的陶片放逐法则是对其法治的制度保障它以公民投票的方式决定对意欲独裁的城邦最高公职者进行放逐的处罚, 是为了禁绝人治、防止独裁而实行的一项重要制度事实上, 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起到了防止专制保卫民主的作用结语 作为古希腊城邦最耀眼的两颗明珠,斯巴达和雅典之间在长期的交流中彼此征战,也彼此交流,两者的政治制度各有特色,也是因为彼此不同的历史背景但毋庸置疑的是,斯巴达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对整个人类的历史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是属于人类历史的宝贵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