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百旺乡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8页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百旺乡中学高三物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从某一地点同时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其图象如图1所示,在0~t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Ⅰ、Ⅱ所受外力合外力都在不断减小B、物体Ⅰ所受合外力不断增大,物体Ⅱ所受合外力不断减小C、物体Ⅰ的位移不断增大,物体Ⅱ的位移不断减小D、两物体Ⅰ、Ⅱ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参考答案:A2. (单选)乘坐如图所示游乐园的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周轨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可能小于mgB.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可能产生压力,且压力有可能大于mgD.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若没有保险带,人一定会掉下去参考答案:C 【考点】考查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人在最低点时,加速度竖直向上,处于超重状态,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人对座位的压力一定大于mg,故A错误;人在最高点和最低点时速度大小不等,由向心加速度公式an=,知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不相等.故B错误;当人在最高点的速度v>时人对座位就产生向上的压力,由mg+N=m,N=m﹣mg,当v>时,N>mg,人对座位的压力也大于mg,故C正确;人与保险带间恰好没有作用力,由重力提供向心力时,临界速度为v0=.当速度v≥时,没有保险带,人也不会掉下来.故D错误.3. (多选)如图是比荷相同的两粒子从O点垂直进入直线边界匀强磁场区域的运动轨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带正电,b带负电B. a的带电量比b的带电量小C. a运动的速率比b的小D. a的运动时间比b的短参考答案:AC4. 下列各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车床上车刀切削工件后发热 B.擦火柴时火柴头温度升高 C.用肥皂水淋车刀后车刀降温 D.搓搓手就会觉得手发热参考答案:C5. 如图6所示,A、B、C三个小球分别从斜面的顶端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其中A、B落到斜面上,C落到水平面上,A、B落到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C落到水平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γ,则( ).图6参考答案:A.α=β=γ B.α=β>γ C.α=β<γ D.α<β<γ解析 依据平抛运动规律,平抛运动的质点任一时刻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的2倍,A、B位移方向相同,α=β,C的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小于A、B位移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所以γ<α=β,故选B.答案 B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状态A与状态B 的体积关系为VA ▲ V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若从A状态到C状态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100J的功,则此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参考答案:小于 , 吸热 7. (4分)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常见的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
非晶体有:____________每空至少写出三种物质,不足三种的扣1分)参考答案:金属、食盐、明矾;沥青、玻璃、石蜡(每空至少写三种物质,不足三种的扣1分)8. 蛟龙号载人潜水艇是一艘由中国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2012年6月27日潜水深度7062.68m,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域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潜水艇外壳是国产钛合金做成的,呈鸡蛋形状,舱内空间约为80m3与外界导热良好.开始潜入时,舱内空气(看成理想气体)的压强为latm,温度为27℃,水深7062.68m处的温度为4℃.求:①当蛟龙号载人潜水艇在水深7062.68m处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后,舱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atm;②在上述过程中舱内气体 放热 (填“放热”或“吸热”);③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舱内压强的变化: 舱内空气的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所以压强降低. .参考答案:【考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专题】: 热力学定理专题.【分析】: ①舱内空气为等容变化,列出初态和末态的压强和温度,由查理定律求解.②舱内空气看成理想气体,其内能只跟温度有关,根据温度变化分析内能的变化,放热还是吸热.③气体的压强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有关,根据气体压强微观意义进行分析.: 解:①舱内空气为等容变化,初态:p1=1atm,T1=300K;末态:p2=?,T1=277K由查理定律得:=代入数据解得:p2==×1atm=0.92atm,②在上述过程中舱内气体的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而体积不变,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得知,气体放热.③舱内空气的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所以压强降低.答:①舱内气体的压强为0.92atm.②放热.③舱内空气的体积不变,分子数密度不变,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所以压强降低.【点评】: 对于气体问题,往往是气态方程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综合,关键要正确分析不变量,灵活选择状态方程.9. 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甲所示。
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宽度为Δs),在倾斜导轨的A处放置光电门让小车从P点静止下滑,再利用光电门记录下挡光片经过A点所经历的时间Δt接下来,改用不同宽度的挡光片重复上述实验,最后运用公式计算出不同宽度的挡光片从A点开始在各自Δs区域内的,并作出图像 (1)当光电门传感器A、B之间无挡光物体时,电路 ;当A、B之间有物体挡光时,电路 填“断开”或“接通”)(2)(多选)该同学测出4组数据,其中第3组数据发生了明显的偏差,如图乙所示造成偏差的可能原因是 ( )A. 小车从图甲中P点上方静止下滑 B. 小车从图甲中P点下方静止下滑C. 小车从图甲中P点静止下滑 D. 小车从图丙中P点静止下滑(3)另一位同学测出如下图所示的6组数据,根据图线,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约为 m/s2,挡光片经过A点时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 m/s参考答案:(1)断开, 接通 (各1分) (2)AD (2分) (3)0.6—0.8 ,0.54—0.56 10.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p的是图中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参考答案: (1). 引力 (2). C【详解】由于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所以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引力,由于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间作用力为0,分子势能最小即图中的B点,由于表面层中分子间距大于 ,所以能总体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势能的是C位置。
11. 如图所示,圆柱绕中心轴顺时针转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缠绕在圆柱边缘,不计纸带的厚度,圆柱的半径为r=0.05 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为0.02秒,圆柱匀速转动时打点计时器持续打点,圆柱转动一段时间后停止转动,取下纸带后发现纸带上的点迹如图,刻度尺测得OE两点间的距离x, (1)用已知量和测得量写出圆柱转动的角速度表达式 ;根据以上数据求得其值为 (2)这种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是 参考答案:X/10tr 7.32(7.32-7.38) 化曲为直12. 如图,在斜面顶端先后水平抛出同一小球,第一次小球落到斜面中点,第二次小球落到斜面底端则两次小球运动时间之比t1∶t2=___;两次小球落到斜面上时动能之比EK1∶EK2=_____参考答案:; 14.(3分)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铁块A与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板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5㎏,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g取10m/s2,则A、B间的动摩擦因数= 0.28-0.30 参考答案:1)0.29~0.30(3分) (2)0.80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内表面只反射而不吸收光的圆筒内有一半径为R的黑球,距球心为2R处有一点光源S,球心O和光源S皆在圆筒轴线上,如图所示.若使点光源向右半边发出的光最后全被黑球吸收,则筒的内半径r最大为多少?参考答案:自S作球的切线S?,并画出S经管壁反射形成的虚像点,及由画出球面的切线N,如图1所示,由图可看出,只要和之间有一夹角,则筒壁对从S 向右的光线的反射光线就有一部分进入球的右方,不会完全落在球上被吸收.由图可看出,如果r的大小恰能使与重合,如图2,则r?就是题所要求的筒的内半径的最大值.这时SM 与MN的交点到球心的距离MO就是所要求的筒的半径r.由图2可得?????????? (1)由几何关系可知 (2)由(1)、(2)式得 (3)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静止于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在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到B点,然后撤去F,小球冲上放置在竖直平面内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形轨道,圆形轨道的最低点B与水平面相切,小球恰能沿圆形轨道运动到轨道末端D,并从D点抛出落回到原出发点A处.整个装置处于电场强度为E= 的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小球落地后不反弹,运动过程中没有空气阻力.求:AB之间的距离和力F的大小.参考答案:AB之间的距离为R,力F的大小为 mg.考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平抛运动;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 小球在D点,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D点的速度,小球离开D时,速度的方向与重力、电场力的合力的方向垂直,小球做类平抛运动,将运动分解即可;对小球从A运动到等效最高点D过程,由动能定理可求得小球受到的拉力.解答: 解:电场力F电=Eq=mg 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F合= mg,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向左下方,小球恰能到D点,有:F合= 解得:VD= 从D点抛出后,只受重力与电场力,所以合为恒力,小球初速度与合力垂直,小球做类平抛运动,以D为原点沿DO方向和与DO垂直的方向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小球沿X轴方向做匀速运动,x=VDt 沿Y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y=at2a= = 所形成的轨迹方程为y= 直线BA的方程为:y=﹣x+( +1)R解得轨迹与BA交点坐标为( R,R)AB之间的距离LAB=R从A点D点电场力做功:W1=(1﹣ )R?Eq 重力做功W2=﹣(1+ )R?mg;F所做的功W3=F?R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