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精编【解析版】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含答案解析.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新**
  • 文档编号:454985989
  • 上传时间:2023-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14.50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地理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地球运动一.选择题(2015•广东)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4~5题4.(2分)图中春分点的位置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解答: 解:北半球春分日时,太阳光直射点位于赤道,日期为3月21日左右,与图中的④点相符.故选:D.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5.(2分)当地球运行至③时(  )  A.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C. 北半球昼夜平分  D.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没有影子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 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位置③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下的物体最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昼最短夜最长.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概况. 6.(2015•广东)如图是广州某一天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示意图,这一天可能是(  )  A. 3月21日 B. 6月22日 C. 9月23日 D. 12月22日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解答: 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读图可得,广州的昼长为13小时27分,广州昼长夜短,结合选项,AC昼夜平分,D昼短夜长.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概况,属于基础题.2.(2015•梅州)读“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A地的季节和此时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 夏季、昼长夜短 B. 夏季、昼短夜长  C. 冬季、昼长夜短 D. 冬季、昼短夜长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解答: 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有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季,A位于北半球,A处于冬季,昼短夜长.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 (2015•玉林)如图,是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1~3题.1.(2分)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 自东向西 B. 自西向东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考点: 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 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概况,属基础题. 2.(2分)甲地所在的温度带是(  )  A. 热带 B. 南温带 C. 北温带 D. 北寒带考点: 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分析: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解答: 解: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即23.5°N﹣66.5°N,属于五带中的热带.故选:A.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五带的范围,属基础题. 3.(2分)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绕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 解:读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概况,属基础题. 2.(2015•哈尔滨)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更替 B. 四季变化 C. 时间差异 D. 太阳活动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答: 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基础题.2.(2015•齐齐哈尔)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 昼夜交替 B. 四季变化 C. 时间差异 D. 南北半球划分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 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叫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现象是季节的变化和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题. 6.(2015•齐齐哈尔)考试这一天,同学们家乡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夜平分 B. 夜长昼短 C. 昼长夜短 D. 极昼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 解:考试时间一般为6月12日,地球运行在春分(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之间,位于北半球的同学们家乡此时昼长夜短,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目. 1.(2015•鄂州)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当太阳直射B地时,鄂州市学生正午的身影是一年中最短  B. A、B均在北半球、西半球  C. 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W)  D. 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考点: 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解答: 解: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A点的经纬度是30°W,60°S;B点的经纬度是126°E,23.5°N.当太阳直射B点(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鄂州市学生正午的身影是一年中最短,故A正确.依据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可知,A在西半球,B在东半球;故B错误.B点的经纬度是126°E,23.5°N;故C错误.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范围越小,其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大,其比例尺越小.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图跨经纬度范围大,乙图跨经纬度范围小,因而乙图比例尺大.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属于基础题,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015•恩施州)如图是某旅游团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参观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的情景,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2分)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代表的地理意义是(  )  A. 地球仪上计量经度的起始经线  B. 地球仪上划分纬度的起始线  C.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D. 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考点: 重要的经、纬线.分析: 重要的纬线有:①23°26′N是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②23°26′S是南回归线,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③66°34′N是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④66°34′S是南极圈,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⑤0°纬线也就是赤道,是最长纬线,南北半球分界线;⑥90°N是北极点,90°S是南极点;重要的经线有:①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②180°经线是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③20°W经线与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解答: 解: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始线,即0°经线,或称本初子午线.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根据题意.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重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 2.(2分)该旅游团于当地时间10时30分入场参观,此时北京时间是(  )  A. 17时30分 B. 18时30分 C. 昨日6时30分 D. 次日5时30分考点: 区时的推算.分析: 理解“东加西减”,推算区时.已知西侧的时区的区时,求东侧的时区的区时,要用加法即“东加”;已知东侧的时区的区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