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唐】陈子昂.ppt
26页感遇三十八首(其二)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嫋嫋秋风生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 这首五言诗通篇咏香兰杜若 这两句先赞赏香兰和杜若花叶繁盛、秀丽芬芳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 “幽独空林色”,“幽独”二字,可见孤芳自赏之意 诗人用对比和反衬手法赞美兰若秀色超群 “朱蕤冒紫茎”一句以“朱”、“紫”这两种色彩形容,由茎及花,直接画出了兰若花簇纷披的情态 诗的前四句赞美兰若风采的秀丽,后四句转而感叹其芳华的零落 “迟迟”二字刻画出时间的渐变嫋嫋”二字描写了秋风乍起时的一丝寒意迟迟白日晚, 嫋嫋秋风生 感遇三十八首,是陈子昂感慨身世、时政的组诗 本篇为第二首诗中用兰若自比,寄托了个人的身世之感 陈子昂有政治才干,但屡遭排挤,怀才不遇这种人生遭际正象卓然幽独的兰若,在严酷的风霜摧残下枯萎凋零一样 写作背景总结全诗 此诗用比兴手法,诗的前四句盛赞兰若“幽独空林色”,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比喻自己出众之才华 诗歌的后四句写在自然界的寒冷萧瑟中,芳华悄悄地流逝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借花草之凋零,悲叹自己的年华流逝,怀才不遇,旨意深远 这首诗一首五言古诗,继承了阮籍咏怀诗的写作手法,托物感怀,寓意深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望月怀远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 起句“海上生明月”,点明“望月”,用平淡朴实之语构建了高华浑融的气象,真是意境雄浑阔大,不愧为千古佳句第二句“天涯共此时”,由第一句明月之景转而抒情,转入“怀远”的主题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这两句直接勾勒出诗题,显示出作者张九龄浑然天成的诗歌特点 “怨”字用得好,生动细致地反映了远隔天涯的情人彼此对月相思的心理特征因为思绪万千而久久不能入寐,只得怨恨这漫漫长夜,突出了相思之苦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这两句以“怨字”为中心,围绕月这个独特意象,刻画了相思之情直接承继起首两句,对仗很工整灭烛怜光满”,由于相思久久不能入睡,却怀疑是屋里烛光太明的缘故于是熄灭了蜡烛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披衣觉露滋诗人熄灭蜡烛出门去,想挣脱烦乱的思绪此时夜深人静,更有无限的凉意,露水不知不觉沾湿了衣襟披衣觉露滋”,“滋”字写得好,不仅客观地反映了露水滋生,沾湿衣襟的情况,而且暗示了彼此思绪的增长。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灭烛”、“披衣”是两个动作细节这两句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刻画了深夜情人对月不眠的情景 “不堪盈手赠”,意思是说,相思之中,无以为赠,只有这满手的、盛满真情实意的月光,但这又如何赠送给对方呢?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还寝梦佳期”,这一句也是无可奈何之意无奈中只好归家睡觉因为诗人怀有梦想,想着梦境中能与情人相会呢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这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情思悠悠中,作者用幻想的梦境衬托出不尽的情思,给人一种惆怅落寞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