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助服务.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68477645
  • 上传时间:2024-07-24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3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远程教育学第九章 远程学习、远程学生和学习支助服务第一节 远程学习与远程学生第二节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总论第三节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欢迎关注大驰教育博客:欢迎关注大驰教育博客: 远程学习与远程学生Ø远程教育与远程学习Ø学生特征信息的分类、收集 及其在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中的应用Ø远程教育的对象—学生特征分析体系Ø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 远程教育与远程学习Ø远程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核心:远程学习圈的概念Ø远程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分析l远程学习圈(图)l传统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l远程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l远程学习环境的洋葱头结构模型 远程学习是远程教育的核心: 远程学习圈的概念Ø远程教与学系统是远程教育的子系统,远程学习是这一子系统追求的根本目标和核心,远程教学则为远程学习提供资源和服务Ø学习者是在远程教育院校、远程教师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助服务的条件下进行自主学习Ø学习圈的概念用以表示远程教育的微观层次,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自主学习为主、集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为一体的远程学习的时空域 远程学习圈学生子系统远程学习圈教师子系统课程子系统学习支助服务教师教学媒体和学习材料学生学习环境和双向交互通信远程教育运行(教与学)系统 远程教育的教学三要素 教学过程要素的几种说法:Ø传统的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Ø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技术(教学媒体)Ø远程教育环境下的教学三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资源 传统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Ø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主导Ø教师编写教材并通过课堂面授向学生传授知识Ø学生通过接受教师的面授教育和阅读教材获取知识教师主导编写教材面授教学阅读教材教材教师学生(集体)师生交互作用学生与教材交互师生交互作用以教师为中心 远程教育的教学三要素及其相互作用Ø教师、学生、资源三要素相互作用,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Ø虚线大圈,表示由于信息技术和教学媒体所提供的课程资源载体、人机交互和学习支助服务,使学生不但能进行自主学习,还能方便地进行同学交互、协作学习、班组学习Ø从教师到“课程资源设计制作”,再到“课程资源发送与接收”,强调课程资源归根结底是教师设计和创作的远程学习是基于资源的学习,因而资源站到了前台,教师退居幕后Ø虚线大圈同时还表示了远程学习圈,即远程学习的的微观时空域示图 以学生为中心课程资源设计制作课程发送与接受双向交互学习支助服务学生B学生C学生A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班组学习班组学习同学交互同学交互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教学媒体教学媒体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远程学习圈学生与学生相互作用学生与资源、学科内容相互作用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教师资源远程教育院校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远程学习环境的洋葱头结构模型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开发、 发送与接收双向通信、学习交互支助服务教师、同学远程教育院校、系统社会环境远程学习圈 内圈表示系统的核心结构要素与功能,外圈表示为保证内圈的结构要素和功能发挥作用、正常运行、实现系统整体目标配置的资源环境。

      学生特征信息的分类、收集 及其在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中的应用Ø远程教育系统是为各类不同的人群设计和开发的,他们在年龄、学历、分布和就业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解决好远程教育的问题,首先就要尽可能充分地收集和分析学生信息Ø学生信息的分类和收集:对远程教育的认识、入学动机、基本人口资料(年龄、性别、职业等)、课程教学过程、学习方式、在校学习和毕业后进一步发展的一般方式等Ø哪些教学和管理部门需要上述信息? 远程教育的对象—学生特征分析体系(丁兴富提出的七个维度构成的理论分析体系)Ø有关远程教育系统和学生历史与现状的一般资料;Ø有关生理、心理、和行为的人口资料;Ø有关教育、经济、政治和宗教、民族和种族、社会和文化的社会学资料;Ø有关家庭、工作单位、交通和通信的地理学资料;Ø有关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学习设施和通信条件的状态资料;Ø学习动机、就业动机、是否弱势群体、动力动机;Ø对远程教育学校、人生和社会、对自身或来自社会各界观点的评价 远程教育学生的共同特征Ø年龄在20至40岁之间,差距较传统学校大;Ø虽有脱产或半脱产学生,但大多以业余学习为主;Ø多数情况下,参加远程学习的男生比例较大;Ø以家庭为基地的自主学习为主;Ø大多是在职成人,有家庭负担;Ø远程学生通常不属于社会上的特权和富有阶层;Ø地理分布通常比传统学校更分散、更广泛;Ø由于上述原因,造成学生之间的差异大、不均匀。

      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总论 —以学生为中心和双向通信Ø以学生为中心Ø学生学习支助服务总论Ø人机交互和和双向通信交流l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l远程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l学习支助服务思想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l对学生支助服务的界定l远程教育的师生双向通信机制l学习支助服务和通信机制的总体设计规划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Ø传统教育的三中心: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以教师、学校、学科为中心两种说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结构体系可能相当严谨、完整,教学效率可能很高,但不利于开拓创新型人才的成长,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Ø以学生为中心:其基本内涵是要完成三个转变,即由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由课堂中心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由使用既定教材到使用丰富学习资源的转变Ø以学生为中心是社会、科学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反映在教育界,是人们重视终身学习、开放学习、远程学习和学习化社会等Ø教育、学习理论的发展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指导 远程教育与以学生为中心Ø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和体制的根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规章和制度、教师的教学工作、学科的结构和内容、资源的建设和配置等,都要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

      Ø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核心教师开发资源,学生自主学习是远程教育师生分离的特点决定的,自主建构意义是教学的根本目标Ø学生自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目标学生自治是把学生培养成成熟的独立学习者Ø学习支助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条件和保证课程开发和支助服务是远程教学的两大功能要素,是学生成功的保证 学习支助服务思想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Ø1978年,英国开放大学的西奥特在其论著中提出,要对远程学生持续关心,提供支助及其他服务,否则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质量降低或流失Ø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制能力、对信息资源的选择能力和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能力都需要在院校和教师的帮助下和指导下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Ø学习支助服务的类型、方式、强度、频率等应因人而异,同样的人也应根据学习进程而有所变化Ø1979年,丹尼尔等人首次提出并发展了独立学习和交互作用均衡发展理论;1981年,罗宾逊等人对学生学习支助服务进行了专门论述 对学生支助服务的界定Ø是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人际面授和基于信息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的交流活动认同面授,认为面授是任何教育系统的必备要素面授和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步、异步通信都是学习支助服务Ø是远程学习时接收到的各种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的支助服务的总和。

      特别是结构化的课程材料(核心),也包括非结构化的各种支助服务Ø上述界定中,使教学环节、学生作业、学业评价都涉及到多重(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学习支助服务Ø最宽泛的界定:包括课程注册、学籍管理、学分认定、颁发学位证书、财务资助等Ø主要是学生从注册学习课程的远程教育院校得到的各种学习支助服务 远程教育的师生双向通信机制Ø人际交互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是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核心成分,对整个远程教育具有重大意义Ø通过非连续的通信手段实现交互,包括通过课程材料实现的模拟人际交流会谈;通过函件、、网络通信手段实现的非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会谈;通过可视、双向视频会议等实现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会谈 学习支助服务和通信机制的总体设计规划Ø一种四段式总体规划模式: ●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分析 ●探讨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支助服务和双向通信机制 ●研究如何为学生提供支助服务和双向通信机制 ●对拟采用的支助服务和通信模式进行论证Ø学生学习的三种主要困难: ●学习问题:方法、技巧以及学术、技术、资源等 ●交流问题:人际交流及传播障碍 ●个人问题:家庭、时间、场地、环境、财政、交通等Ø两类(多种)双向通信机制(p219): ●人际间面对面的接触交流 ●基于技术媒体的非面对面接触交流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和基础设施建设Ø远程学习组织模式—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Ø学生学习支助服务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Ø学生学习支助服务分论l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设施建设l支助服务体系及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l学习中心l网络教育环境l信息服务l资源服务l人员服务l设施服务l实践性教学环节l作业、监测和考试 远程学习组织模式 —个别学习和班组学习Ø个别化学习:以家庭为基地,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院校提供支助服务;非同步通信,适时的学习;大多西方国家的模式。

      Ø班组学习:以工作单位或学习中心为基地,面对面的人际交互和集体的学习支助服务,其本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远程教育;同步通信,实时交流,集体学习;中、美、发展中国家的模式 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设施建设Ø印刷厂和出版社、视听材料录制中心和音像出版社、计算机多媒体开发中心和电子出版社、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中心和输出中心等,分别承担多种媒体学习材料的设计、开发、生产和发送Ø大多国家的远程教育院校都采用与相关开发商、普通高等院校合作的开发、生产、发送模式 支助服务体系及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Ø整体建设思路 ●不断完善学习支助服务体系和双向通信设施建设; ●中央校本部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并重;Ø校本部:图书资料中心、视听资源与设施中心、电子信息通信中心、网络中心、计算机管理中心Ø地区和基层建设 ●当地学习中心或社区中心:由校本部统一组织和管理,为以家庭为基地的学习者提供、咨询、信息、资源和双向通信等服务 ●当地教学站、点或教学班:由当地的组织或机构建设,接受校本部或当地有关部门或机构的指导管理 ●当地教育院校或机构:与校本部可有关也可无关;收看校本部的课程资源,但其他过程可以自行组织和管理 学习中心Ø是远程教育院校在各地区建设的学习支助服务体系的基层组织机构和活动基地;Ø是远程教育教学信息的双向交互通道和教学资源的集散地;Ø是远程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向社区辐射延伸的节点和终端;Ø是一个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基础环节。

      Ø可以弥补以家庭为学习基地而存在的各种不足和缺陷 网络教育环境Ø是一项包括教学平台(含各种教与学资源和教学支助服务)、教学管理平台(教学、和技术支助服务人员的配备)等在内的软硬件建设和系统集成Ø在学校及其教师提供网络教学及相关服务的一端 ●提供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的单向传输和点播服务; ●提供异步非实时的教与学双向交互的通信服务,如电子邮件、公告板、讨论组、计算机会议等 ●提供同步实施的教与学双向交互的通信服务,如网络课堂、网上讨论、咨询等Ø在远程学生接收端,主要有两种方案: ●学生利用家庭中的计算机上网; ●学生利用社区学习中心的计算机上网 信息服务Ø信息发布 ●发布注册、课程设置、选课指导、课程变动、电视节目播出、实践环节安排、监测和考试等信息 ●通过公共传媒、组织内部传播渠道、学校代表人际传播、网络或音视频会议等发布、利用网络及时更新和滚动发布Ø信息反馈与处理答复 ●学生信息反馈的畅通和及时处理答复,是检验学习支助服务系统有效性和效率的标志 ●必须利用各种通信机制,对学生的反馈信息给予及时、有针对性的答复 资源服务Ø课程材料发送:课程材料的创作、教学设计和传输Ø图书馆服务 ●用以创建高质量的课程材料;帮助学生成为成熟的学习者,实现终身学习。

      ●基于网络,与全球各地的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广泛联网,拥有多媒体和数字化资源的书图书馆Ø网络资源 ●应具备广泛性、灵活性、共享性、参与性、交互性、及时更新等特征,创建利于学习的环境 ●三个层面的工作:建设宽带、高速、多媒体、综合服务的国家基础设施;标准化、规范化的解决方案和专用平台;标准化、规范化的网络课程资源 人员服务Ø:教学内容的讲解、和答疑,特别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科课程的性质、特点、学习方法;作业、检测、考试的评价和指导;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班组讨论和协作学习;其他学习帮助Ø咨询:代表院校对学生的各类问题(包括与课程学习有关和无关的问题)提供解答、帮助和建议的服务Ø兼职教师和学生顾问:兼职教师为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学生顾问帮助学生解决其他问题,很多远程教育院校(例如我国)不配学生顾问而由班主任等管理人员担任Ø学生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组织;教师可以参加也可以不参加 设施服务Ø图书馆相关设施服务 ●图书资料,并提供复印机、打印机、录音录像、VCD、扫描仪、计算机上网等服务 ●设施设备可在中央校部或社区、教学点Ø视听设备服务:视听阅览室使用或租赁服务Ø通信设备服务:远程教育院校提供的邮件、、语音信箱、有线课堂直播、双向视频会议等服务。

      Ø计算机及网络服务:在学习中心设置网络教室、网站、或网络信息港,为远程学习者提供计算机及网络服务 实践性教学环节Ø英国开放大学地质和音乐专业的成功案例Ø解决办法: ●利用远程教育大学校本部和其他校园大学的设备资源组织学生轮流参加住宿学校(培训); ●利用试验箱或流动实验室; ●在各地的学习中心或办学机构建设专门的实验室 作业、检测和考试Ø既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评估、确定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手段Ø作业的布置与检查,以进行形成性评价可通过信函、网络进行信息交互Ø课程考试通常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以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否合格和取得相应学分),属于总结性评价Ø可采用平时作业检测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欢迎关注大驰教育博客:欢迎关注大驰教育博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0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6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6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0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理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7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1997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3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9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1年政治考研真题(文科)及参考答案.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2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08年考研政治真题.doc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2011年考研政治真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