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工学院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模板.doc
8页2017 年度年度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实验室建设项目申请书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 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 项项 目目 负负 责责 人:人: 胡智喜胡智喜 (签名)(签名)申申 报报 日日 期:期: 2017 年年 2 月月 10 日日1实验室名称软件实训中心、软件 创新中心实验室类别专业实验室建设项目名称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申请经费金额190 万元 自筹经费金额万元房屋使用面积649 平方米房间个数9实验室人员总数:22 人,高级职称 12 人,中级职称 10 人,初级职称 人实验课门数实验个数年学生数实 验 室 现 况面向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姓名胡智喜年龄41学位硕士职称副教授主要 教学 工作 简历1996.7-1999.9 武汉理工大学 助教 2002.6 至今 常州工学院 教师项 目 总 负 责 人 简 况主要 科研 及 教学 成果2012 年常州工学院教学成果特等奖 排名第三 2013 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排名第三 2016 年常州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排名第一 2016 年常州工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排名第三姓 名年 龄职 称项目中的分工庄燕滨55教授总体规划奚吉38副教授方案设计、实施费贤举42讲师项目实施蒋巍38讲师项目实施项 目 组 成 员 及 分 工王树锋48副教授项目实施项目简介(概述建设内容、资金安排及预期效益等,字数在项目简介(概述建设内容、资金安排及预期效益等,字数在 500 字内):字内):一、建设目标将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建设成为集学生实习、实训与实践创新的建于一体,培养软件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示范性实践教育中心,建成常州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为常州乃至长三角区域的软件人才培养提供工程实践教育综合平台。
二、主要建设内容21.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的硬件建设及环境改造 硬件建设包括所有实训与创新中心设备的购买及实训平台的环境改造,主要包括软件实训中心、软件创新中心两大块 软件实训中心以开阳楼 A203、205、207为基础(总面积约 393.6 平米) ,建设成两个软件实训室、2-4 个讨论室、一个培训室 软件创新中心以开阳楼 A208、A210 为基础(面积约 255.8 平米) ,建成两个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训练提供场地2.教学资源及平台建设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引进和开发优质实践、实训教学资源和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何创新学习提供基础主要包括 Andriod 项目开发实训案例资源,JAVA 项目实训案例资源,C#项目开发案例资源等三、资金安排预计总经费约 190 万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硬件设备购置费约 115 万,主要包含电脑、服务器、交换机、投影仪、电脑桌椅等环境改造费约 30 万网络教学资源与信息平台建设费约 45 万四、预期效益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建成后,可以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等多个专业以的学生来中心开展软件工程技术学习、项目实践和创新活动提供基础平台;同时,也可以为卓越计划及嵌入式人才培养、为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校内实训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还可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走出实验室,面向社会开展计算机类专业综合技能项目培训,为当地行业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和开展技术协作,构建面向常州及长三角区域软件人才实验基地和培训基地,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
3一、项目建设意义一、项目建设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战略的实施,全国各地都将软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重点培育,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对软件人才产生了持续旺盛的需求,需要大量的适应软件产业发展的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的建立可进一步促进高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大大提高软件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为常州及长三角区域软件及软件外包人才培养提供实验基地和培训基地其建设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是培养常州及长三角区域软件产业急需工程人才的需要;2.是进一步落实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建设校内实训中心实施企业课程的需要;3.是促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人才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的需要;4.是软件工程省“十三五”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示范性建设工程、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5.是软件与服务外包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迫切需要二、项目建设目标二、项目建设目标坚持面向校内,服务地方,实验、实训、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的原则,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卓越计划、嵌入式人才培养的实施,在软件与服务外包省级实践教育中心前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与中软国际、甲骨文公司、苏微软件等企业的紧密合作,引进或购买相关实训平台及课程资源,搭建一个集学生实习、实训与实践创新的建于一体的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建成常州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基地,为常州乃至长三角区域的软件人才培养提供工程实践教育综合平台。
4三、主要建设内容三、主要建设内容1.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的硬件建设及环境改造 硬件建设包括所有实训与创新中心设备的购买及实训平台的环境改造,主要包括软件实训中心、软件创新中心两大块项目完成后,将使软件实训中心在环境条件、教学内容和手段、实验室管理体制及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得到较大的促进和改善,初步建成常州工学院软件人才培养基地软件实训中心以开阳楼 A203、205、207 为基础(总面积约 393.6 平米) ,建设成两个软件实训室,每个实训室 50 台电脑,一个按照企业项目组设计工位,一个按照讨论组设计工位) 、2-4 个讨论室(各 15-20 平米) 、一个培训室(60 平米) 软件创新中心以开阳楼 A208、A210 为基础(面积约 255.8 平米) ,建成两个创新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训练提供场地,只需购置工作台、投影仪等2.网络教学资源与信息平台建设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引进和开发优质实践、实训教学资源和平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何创新学习提供基础主要包括 Andriod 项目开发实训案例资源,JAVA 项目实训案例资源,C#项目开发案例资源等四、预期效益分析四、预期效益分析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建成后,将极大提高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收益的广度和深度,将全面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1.建成后的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将是一个校企联合、设施齐全、配置一流和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可以接受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电子信息等多个专业以的学生来中心开展软件工程技术学习、项目实践、实训和创新活动,受益学生每年达 500 人以上2. 建成后的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将为卓越计划及嵌入式人才培养、为软件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校内实训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依托校内实训中心,学生可以在校内参加校企联合开展的实习、实训活动,节省学校及学生经济负担,减轻学校管理压力,受益学生每年达 200 人以上3.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软件与服务外包省级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产校协同、校地协同和国际协同,整合学校、产业、行业、政府的优势资源,打造常州工学院软件人才培训基地,为常州乃至长三角区域的软5件与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提供先进的工程实践教育综合平台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还可搭建创新平台,促进科技走出实验室,面向社会开展计算机类专业综合技能项目培训,为当地行业企业提供科研服务和开展技术协作,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全方位服务地方 IT 产业,从而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五、经费预算及使用计划五、经费预算及使用计划序号子项目名称经费预算经费主要用途1软件实训中心105 万购置电脑、服务器、实验桌椅、交换 机、投影仪2软件实训中心环境改造15 万3软件创新中心硬件购置10 万实验桌椅、投影仪等4软件创新中心环境改造15 万5软件实训与创新中心教学资源45 万各类教学案例资源六、项目建成后新增实验项目六、项目建成后新增实验项目序号新增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类型相关课程名称1程序设计实训项目2 周程序设计实训26 周软件开发实训319 周软件项目开发43 周JAVA 课程设计513 周企业项目开发实训64 周ANDRIOD 应用开 发实训73 周JSP 项目开发实训18 周毕业设计七、拟购仪器设备清单七、拟购仪器设备清单序号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规格数量单价总金额拟选生产厂家1微型计算机联想开天系 列 内存 8G 以上120700084 万联想中国6便携式计算机DELL61000 06 万戴尔(中国)2服务器DELL POWER 系列24100 08.2 万戴尔(中国)3交换机机柜60×60×180 cm53000.75 万常州蓝联科技有限 公司4投影仪SHARP830001.8 万5交换机D-Link DES 系列525001.25 万6实验桌(椅)200100013 万7实训场地环境装修30 万8实训平台(案例库、资 源)45 万中软国际、江苏锐 聘、常工富藤合计: 190 万八、项目负责人意见八、项目负责人意见(对建设意义、建设内容和经费预算等做出说明)项目负责人签字:年 月 日九、二级学院论证意见九、二级学院论证意见(对论证情况、项目作用及可行性等做出说明)二级学院院长签字:7年 月 日十、教务处审批意见十、教务处审批意见(对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做出说明)签字(公章):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