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泥鳅养殖技术(八)苗种培育.pdf

41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691321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71.63KB
  • / 4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泥鳅养殖技术 ——苗种培育92 泥鳅苗种发育各阶段有哪些特征?表 5—16 鳅苗孵出时间与相应特征孵出时间体型长度型态特征刚孵出时全长约 3.5毫米全身透明,吻端具黏着器孵出后 8小时左右苗长约 4 毫米口裂出现,口角有1 对芽基;鳃丝露出在鳃盖外,形成外鳃;胸鳍逐渐扩大,全身出现稀疏的黑色素,这时泥鳅苗由刚孵出时呈透明的 “ 痘点” 状到体色逐渐变黑了孵出后 33小时苗长 4.5 毫米口下颌已能活动,口角出现2 对须;卵黄囊缩小;外鳃继续伸长:胸鳍能来回扇动,体表黑色素增加孵出约 60小时苗长 5.5 毫米已能作简单的游动;具须3 对;鳃盖扩大.已延伸到胸鳍基部.但鳃丝上仍有外露部分;鳔已出现;卵黄囊接近消失;孵出 84 小时苗长 7 毫米左右外鳃已缩入鳃盖内; 鳔已渐圆; 具须 4 对;卵黄囊全部消失: 肠管内可见食物团充积;鳅苗能自由游动孵出后 12天苗长 11 毫米鳃已发育完整;具5 对须;鳔成圆形;胸鳍缩小尾鳍条增多,背鳍条和臀鳍条均已发生孵出后 21天苗长达到15 毫米以上形态已与成泥鳅相仿这时候的泥鳅苗的呼吸功能由鳃呼吸逐渐转化为兼营肠呼吸,泥鳅苗是指泥鳅从受精卵中脱膜孵出,卵黄囊吸收完毕,鳔功能发挥作用,能平衡游动,并已开始主动摄取外界饵食,尚未出现性分化,下外于向成体体形状变态的早期发育个体。

      苗刚孵出时,全长约3.5 毫米,此时泥鳅苗都黏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孵出约3 天时,已能开口摄食轮虫等食物,此时应开始喂食,如若不喂,第5 天便开始出现死亡, 10天全部死亡孵出后21 天,苗长达 1.5 厘米以上时,活动能力很强,可作长时间游动,其性状特征与成鳅相仿,也就是说,这时的肠除了消化吸收功能之外.还具有肠呼吸功能,此时不能投喂太饱,以免影响肠呼吸功能泥鳅种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形态特征、习性与成体完全相同,自性腺开始发育的个体通过孵出后的前期培育(约 21 天)泥鳅苗形态已长成与成体相似呼吸功能也逐渐健全,这时便转入泥鳅夏花培育阶段,从 1.5 厘米的泥鳅苗培育长成3 厘米的夏花称夏花培育阶段孵出的泥鳅苗经1 个多月的培育,长成夏花已开始有钻泥习性,这时可以转入成鳅池中饲养但为了提高成活率,加快生长速度,也可以再饲养4~5 个月,长成体长达6厘米、体重 2 克以上的大规格泥鳅种时,再转入成鳅池养殖这个阶段就是鳅种培育阶段如果泥鳅卵5 月上、中旬孵化, 到 6 月中、下旬便可以开始培育鳅种7~9 月份则是养殖鳅种的黄金时期也可以用夏花泥鳅分养后经1个月左右培育成5 厘米的鳅种,然后就转入成鳅养殖池养殖商品鳅。

      93 泥鳅苗种培育阶段如何划分?泥鳅苗种培育分为:泥鳅苗培育阶段,夏花鱼种培育阶段,鱼种培育阶段94 如何培育泥鳅苗?孵化后约 3 天,卵黄囊全部消失,口器形成,肌节增多,尾鳍鳍条出现,胸鳍显著扩大,鳔也出现,这时泥鳅苗开始从侧游变为短距离平游;肠管内充满食物,开始主动摄食,这阶段应人工投喂一般可投喂煮熟的蛋黄及鱼粉等方法是将蛋煮熟,取出蛋黄,装在100目筛绢袋中在盆水中捏洗出蛋黄悬浊汁,然后泼洒投喂这时如鳅苗在孵化缸内,水流应减缓投喂量为每10 万尾苗第一天喂1 个蛋黄,第二天 1.5 个,第三天 2 个,分上、下午两次投喂若是鱼粉, 则每 10 万尾每天喂 10 克没有鱼粉的可用鱼晒干后磨成粉也可以连喂2~3 天后,待苗体颜色由黑色转变成淡黄色时,便可以出缸下池进行夏花培育95 如何准备泥鳅夏花培育池?采用专用泥鳅苗培育池最好,但采用稻田或池塘里开挖的鱼沟、鱼溜也适宜进行鳅苗培育一般在放苗前10 ~15天清整除野消毒,然后注水20 厘米,施适量有机肥培养饵料生物,待清整药物药性消失、水色变绿变浓后即可放苗培育池面积不宜过大,应选在水源方便的泥鳅养殖基地附近最好用水泥池, 每只池 50 平方米左右。

      池壁高 70 厘米左右,光滑不漏水如是泥池,池底和池壁要夯实新建水泥池,不可直接使用,必须先经脱碱洗净后方可使用脱碱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醋酸法用醋酸洗刷水泥池表面,然后注满水浸池数日;②过磷酸钙法每立方米池水中溶入过磷酸钙肥料1 千克,浸池 1~2 天,③酸性磷酸钠法每立方米水中溶入酸性磷酸钠20 克,泡池 2天④稻草、麦秸浸泡法水泥池加满水后放一层稻草或麦秸浸泡 1 个月左右采用上述方法之一脱碱之后,再用水洗净方能放苗为放心起见,可用pH 试纸测试碱性,或放几尾小鱼试水,1 天后无不良反应,再放养泥鳅苗也可利用孵化池、孵化槽、产卵池及家鱼苗种池作为泥鳅苗培育池水泥池的底部要铺一层10 ~30 厘米厚的腐殖土,其可用等量猪粪和淤泥拌匀后堆放发酵而成96 夏花培育池如何清整消毒?每 100平方米用生石灰10 千克兑水进行清塘消毒方法是在池中挖几个浅坑,将生石灰倒入加水化开,趁热全池泼洒第二天用耙将塘泥与石灰耙匀后放水70 厘米左右适量施入有机肥料用以培育水质,生产活饵料经7~10天后待生石灰药力消失,放苗试水,1 天后无异常,且轮虫密度达 4~5 只/亳升时,即可放苗97 如何鉴别泥鳅苗的优劣?在泥鳅苗装运、长途运输之前应挑选体质好的鱼苗,方能保证运输及饲养中的成活率。

      鳅苗优劣可参考以下几方面来判别 : ⑴ 查看人繁档案了解该批苗繁殖中的受精率、孵化率一般受精率、孵化率高的批次,鱼苗体质较好⑵ 现场观察鳅苗好的苗体色鲜嫩,体形匀称、肥满,大小一致,游动活泼有精神⑶ 检测鳅苗动态装盛少量鳅苗在白瓷盆中,用口适度吹动水面,其中顶风、逆水游动者强;随水波被吹至盆边者弱,如强的为多数为优质苗⑷ 盛苗在沥去白瓷盆中水后,看苗在盆底的挣扎程度,扭动剧烈、头尾弯曲厉害的为优质苗;苗体粘贴盆边盆底,挣扎力度弱或仅以头、尾略扭动者为劣质苗⑸ 在鱼桶中(或水盆中),略搅水成游涡,其中能在边缘溯水游动者为优质;被卷入游涡中央部位,随波逐流者为弱苗⑹ 在网箱中暂养时间太久的苗会因营养供给不足而消瘦、体质下降,此苗不宜作长途转运98 怎样运输泥鳅苗?泥鳅苗长途转运时必须用鱼苗袋并充氧,否则极易死亡在密封式充氧运输中,水中溶氧充足,只要掌握好适当的装苗密度,一般不会缺氧鱼苗在运输中,不断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氨等代谢产物在密封式运输中,由于二氧化碳不能向外散发,时间一长,往往积累较高浓度,甚至引起鳅苗麻痹死亡据测试,当鳅苗发生死亡时,塑料充氧袋水中溶氧仍较高,最低也含2 毫克/升,而二氧化碳升至 150毫克/升,所以,塑料袋中鳅苗死亡有时不是因为缺氧,而是高浓度二氧化碳和氨等的协同作用引起的。

      充氧袋中用水不宜用池塘肥水,应选择大水面清新水体,如河、湖泊、水库水水中有机物、浮游生物量要少,以减少耗氧和二氧化碳积聚水质应为中性或微碱性如用自来水则应预先在大容器中贮存2~3 天,逸出余氯,或向自来水中充气 24 小时后再用装运前1 天装在网箱中,停止喂食,网箱放置清洁大水面中,让苗排除污物,以减少途中水质污染袋中空气要排尽后再充氧,如是空运不宜将氧充得太足,以免飞机升空因气压变化而胀破塑料袋天气太热时可在苗箱和塑料充氧袋之间加冰块具体做法是,预先制冰,将冰装入小塑料袋并扎紧袋口,均匀放在苗箱中间,苗箱用胶带封口后立即发运如果路程长,运输时间久,转运途中需开袋重新充氧,如水质污染严重,应更换新水99 泥鳅鱼苗放养前怎样准备塘水?为使鳅苗下塘后能立即吃到适口饵料,预先应培育好水质如池中大型浮游生物较多,由于泥鳅苗小而吃不进,不仅不能作为鳅苗的活饵料,还会消耗水体中大量的较小型饵料和氧气遇有这种情况可以在鳅苗下池前先放“ 食水鱼” , 以控制水中大型浮游生物量,同时用以测定池水肥瘦如发现 “ 食水鱼 ” 在太阳出来后仍然浮头,说明池水过肥,应减少施肥量 ;如果“ 食水鱼 ” 全天不浮头或很少浮头,说明水质偏瘦,可适当施肥;如果“ 食水鱼 ” 每天清晨浮头,太阳出来后即下沉,说明水体肥瘦适中,可放鳅苗。

      用“ 食水鱼” 也可测定清塘消毒剂药力是否消失,如果“ 食水鱼 ” 活动正常,表示药力消失,可以放苗但在鳅苗放养前应将“ 食水鱼” 全部捕起以免影响鳅苗后期生长100 鱼苗放养密度多少适宜?放养孵出 2~4 天的水花鳅苗,静水池宜偏稀,每平方料放养 1000-1500尾;具半流水的池可偏密,每平方米可放 1500 ~2000尾;放养体长约1 厘米左右的小苗(10日龄),每平方米放800 ~1000尾101 鳅苗放养注意哪些事项?⑴ 鳅苗下塘前处理如用塑料充氧袋装运而来的苗,放养时注意袋内、袋外温差不可大于3℃,否则会因温度剧变而死亡可先按次序将装苗袋漂浮于放苗的水体,回过头来再一一开袋,使袋内外水体温度接近后(约 20 分钟左右),向袋内灌池水,让苗自己从袋中游出⑵ “ 饱苗” 放养先将鳅苗暂养网箱半天,并喂给蛋黄,按每 10 万尾投喂鸭蛋黄1 个具体做法参照前述关于鳅苗前期培育中的操作方法然后再进行放养⑶ “ 肥水” 下塘塘口肥水时间和放苗时间要确保衔接,使鳅苗下塘后能立即吃到适口饵料,预先应培育好水质⑷ 同批次同规格计数下塘同一池内应放养同一批次、相同规格的泥鳅苗,以免饲养中个体差异过大,影响成活率和小规格苗的生长。

      放养时经过计数后下池,计数一般采用小量具打样推算法即先将泥鳅苗移入网箱中,然后将网箱一角稍稍提出水面,使苗集中在网箱的另一对角,用小筛绢网勺舀起装满量具,然后倒入氧气袋、或其它容器中,运至塘口放养小量具的计数可将一满量具的鳅苗分成若干份,逐一计数后累加,得出每一量具中苗的实数塘口放养密度按生产规划(亩放养量)进行⑸ 放苗时间鳅苗放养以上午8~9 时或下午 4~5 时,生产中应避免中午放苗102 泥鳅夏花培育有哪些方法?泥鳅夏花培育有施肥培育法和豆浆培育法鳅苗入池时的首要工作是培肥水质,同时又要加喂适口饵料所以,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施肥和投饲相结合的方法103 施肥培育法如何进行?根据泥鳅喜肥水的特点,鳅苗在天然环境中最好的开口饵料是小型浮游动物,如轮虫、小型枝角类等采用施肥法,施用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堆肥、绿肥等有机肥和无机肥培育水质, 以繁育鳅苗喜食的饵料生物一般在水温 25 ℃时施入有机肥后7~8 天轮虫生长达到高峰轮虫繁殖高峰期往往能维持3~5 天,之后因水中食物减少,枝角类等侵袭及泥鳅苗摄食,其数量会迅速降低,这时要适当追施肥料轮虫数量可用肉眼进行粗略估计,方法是用一般玻璃杯或烧杯, 取水对阳光观察, 如估计每毫升水中有10个小白点,轮虫为白色小点状,表明该水体每升含轮虫10000个。

      水质清瘦可施化肥快速肥水在水温较低时,每100平方米水体每次施速效硝酸铵200 ~250克,而在水温较高时则改为施尿素250 ~300克一般隔天施 1 次,连施 2~3 次以后根据水质情况进行追肥在施化肥的同时,结合追施鸡粪、鸟粪等有机肥料,效果会更好水色调控以黄绿色为宜水色过浓则应及时加注新水除施肥之外,育苗前期应以肥水与投喂相给合,由于泥鳅对开口饵料有较强的选择性,主要沿边投喂用50 目标准筛过滤的轮虫、水蚤等浮游动物,同时每周泼撒两次发酵粪肥,每亩施用40 ~70 千克或泼撒溶化的化肥1 千克,经 20 天左右培育苗体长可达1 厘米,此时泥鳅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虫和有机物碎屑、麦麸、豆饼粉、蚕蛹粉、鱼粉、或微囊颗粒饲料等 投喂量占在池鳅苗总体重的3% ~5% 每天上、下午、傍晚各投喂1 次,并根据水质、气温、天气、摄食及生长发育情况适当增减104 豆浆培育法如何进行?豆浆不仅能培育水体中的浮游动物,而且可直接为鳅苗摄食鳅苗下池后每天泼洒2~3 次用量为每 10 万尾鳅苗每天用 0.75千克黄豆的豆浆泼浆是一项细致的技术工作,应尽量做到均匀、适量如在豆浆中适量增补熟蛋黄、鳗料粉、脱脂奶粉等,对鳅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为提高出浆量,黄豆应在 24 ~30 ℃的温水中泡6~7 小时,以两豆瓣中间微凹为度磨浆时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