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共13页).doc
13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上海七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期末数学考试试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密○………………………………………封○………………………………………○线………………………………………………普陀区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质量调研数学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009.6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 分说明:请规范书写,不要用铅笔答题.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1.16的平方根等于 .2.求值:= .3.如果用四舍五入法并精确到百分位,那么 .4.比较大小: (填“>”,“=”,“<”).5.计算:= .6.用幂的形式表示:= .7.如图1,直线、相交于点,平分.如果,那么= 度. 图1 图28.如图2,直线与都相交, ,如果,那么= 度.9.如果点在第二象限,且点到轴的距离是3,到轴的距离是5,那么点的坐标是 .10.已知△的两边,,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的范围是 .11.如图3,在Rt△中,,是斜边上的高.如果,那么= 度.12.如图4,已知,AC与BD相交于点O.请写出图中面积相等的一对三角形: (只要写出一对即可). 图3 图4 图513.如图5,在△中,,如果与的平分线交于点,那么= 度. 14.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中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是,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 度.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15.下列各数中:、、、、、(它的位数无限且相邻两个“3”之间“7”的个数依次加1个),无理数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6.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A) 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个有理数与它对应; (B) 负数没有方根; (C) 近似数有两个有效数字; (D)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中的“中国馆”总建筑面积约为平方米,这个数是近似数. 17.如图6,不能推断AD//BC的是…………………………………………………( ).(A) ; (B) ; (C) ; (D).图618.给出下列关于三角形的条件:①已知三边;②已知两边及其夹角;③已知两角及其夹边;④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利用尺规作图,能作出唯一的三角形的条件分别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三、(本大题共有4题,第19、20题每题5分,第21、22题每题6分,满分22分)19.计算:.解:20.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解:……………………密○………………………………………封○………………………………………○线………………………………………………21.画图(不要求写画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并写出结论).(1)画△,使cm,cm,cm;(2)画△边上的中线.解: 22.如图7,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与点,将点向右平移7个单位到达点.(1)点的坐标是 ;、两点之间距离等于 ;(2)点的坐标是 ;△的形状是 ;(3)画出△关于原点对称的△.图7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密○………………………………………封○………………………………………○线………………………………………………四、(本大题共有5题,第23、24题各6分,第25、26题各8分,第27题10分,满分38分)23. 在△中,已知,求三角形各内角度数.解:24.如图8,已知,,垂足为点,.图8(1)求的度数;(2)吗?为什么?解:25.如图9,点、、、在一条直线上.如果,,且,那么.为什么?解:因为(已知),所以( ).因为,(平角的意义),所以 ( ). 因为(已知), 所以(等式性质), 即 .(完成以下说理过程)图926.如图10,在△中,已知,点、、分别在边、、上,且,.(1)说明△与△全等的理由.(2)如果△是等边三角形,那么△是等边三角形吗?试说明理由.解 :(1)记,.因为( ),即. 又因为(已知),所以 (等式性质). (完成以下说理过程)图10……………………密○………………………………………封○…………………………………○线………………………………………………27.如图1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有两点、,且、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为大于0的已知数),在不计算的数值条件下,完成下列两题:(1)以学过的知识用一句话说出>2的理由;(2)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使△是等腰三角形,如果存在,请写出点的坐标,并求△的面积;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1解: 普陀区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中七年级数学期末质量调研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2009.6一、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1.; 2. ; 3.; 4.>; 5.; 6.; 7.; 8.; 9.; 10.10>>6; 11.; 12.△与△或△与△或△与△; 13.; 14.或;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3分,满分共12分)15.B; 16.D; 17.B; 18.A.三、(本大题共有4题,第19、20题各5分,第21、22题各6分,满分22分)19.解:原式 ……………………………………………………1分………………………………………………… 1分…………………………………………… 1分 ………………………………………………………………… 2分【说明】没有过程,直接得结论扣2分.20.解法一: 原式 ……………………………………………………… 2分 …………………………………………………………… 1分 …………………………………………………………………1分.……………………………………………………………1分【说明】最后结果为不扣分.解法二: 原式 ……………………………………………………… 2分 ………………………………………………………… 1分 …………………………………………………………………1分.……………………………………………………………1分21.(1)画图正确2分,标注字母正确1分,结论1分;(2)画图正确1分,标注字母正确1分.22.(1),7;……………………………………………………………(1+1)分 (2),等腰直角三角形;…………………………………………(1+1)分(3)画图正确1分,标注字母正确1分.四、(本大题共有5题,第23、24题各6分,第25、26题各8分,第27题10分,满分38分)23.解:根据题意:设 、 、的度数分别为、、.……1分 因为 、 、是△的三个内角(已知), 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分 即 .…………………………………………………1分 解得 .……………………………………………………………2分 所以 ,,.………………………………1分24.解:(1) 因为(已知), 所以△是等腰三角形. 由(已知), 得(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2分 由(已知), 得.……………………………………………………2分(2)因为△是等腰三角形,(已知),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2分【说明】在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时,前面两个条件有漏写的,要扣1分.25.解: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分 …………………………………………………………1分 等角的补角相等……………………………………………………………1分 .………………………………………………………………1分 在△和△中, ………………………………………………………1分 所以△≌△(),……………………………………1分 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1分 所以(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分26.(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1分………………………………………………………………………1分因为(已知),所以(等边对等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