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传统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34491450
  • 上传时间:2023-06-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4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传统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影响 摘要:家庭,承载了培养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任务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文化根植于整个家庭教育观念之中,对儿童思想品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传统家庭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关键词:儿童;思想品德;家庭教育 家庭,作为社会中最基本最稳定的构成单位而存在家庭教育是我们每个人自儿童起所接触的教育,是每个人逐渐实现自身社会化的必经之路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结合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是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家庭教育既是初始教育也是终生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是整个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具有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渗入每一个家庭教育之中,长期以来为我国很多家庭所传袭和借鉴,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主流,对于我国人才的培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家庭教育是人所接受的最初的启蒙教育,自幼而起,对儿童的思想品德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于今的教育来说既有精华亦有糟粕,对儿童思想品德的教育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影响 一、良好的传统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积极影响 (一)践行以早教观念,使儿童得到及早教育 家庭教育是在具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进行的,主要是长辈对晚辈进行的,传统家庭教育观念之中特别注重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及早教育,强调“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①人处于幼年时期,心性未定,且儿童的学习方式大多是仿效类学习即对学习家长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思想的观察和模仿,因此儿童具有更强烈的可塑性此外,儿童记忆力强,大脑发育迅速,学习过的知识不易遗忘,更有利于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接受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二)倡导以德教为先的教育内容,使儿童能及早获得更良好的品德教育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提倡以德育为先,强调从“人伦”着手,以注重培养儿童的思想品德为核心,力图通过道德观念的灌输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学会做人对儿童的教育首先着眼的是“成人”,于此之后才是“成才”,其目的首要是培养君子,重视儿童个人品德修养而轻视智能技巧的培养,认为做人第一,谋生次之 (三)实行言传身教、家风陶冶为主的教育方式,使儿童能获得良好的学习对象和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是父母对子女自觉或非自觉、有形的或无形的教育行为,中国传统教育倡导家长以身立范、立教,从而潜移默化地陶冶儿童的品德和情操。

      所以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言教和身教,尤其重视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行为坐卧以及接人待物的情形都为儿童耳闻目睹儿童成长初期的学习方式大多都是仿效式学习,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通过模仿父母来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不当的传统家庭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 (一)奉行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教育观念,实行“明刑弼教” 传统家庭教育在“望子成龙”、光宗耀祖的教育观念下,实行“明刑弼教”,主张以家法、族规等形式,对儿童品德行为的养成进行规范、惩戒和约束,这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即儒家思想中“德主刑辅”的教育观念相符合传统家庭教育观念认为父母体罚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子女对父母的责打非但不能产生怨恨,责打后还更应该孝顺父母现如今,这种传统家庭教育观念在现代家庭也普遍存在从传统家庭教育倡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观念来看,父母对子女成长的期望是无可厚非的,但随着后来家庭教育对这种观念的继承和演变,逐渐演变为“逼子成龙”、“逼女成凤”,家长变得更加理所当然的对子女进行强制的教育,强迫性的促使儿童学习家长所要求的东西,日渐将家长自身对未来的期望放到子女身上,忽视了儿童品德的教育,这种方式非常不利于儿童思想品德行为的良好养成,形成儿童成长中的阴影,不仅使儿童遭受皮肉之苦,而且压抑儿童个性的发展,造成儿童精神上的严重伤害,一定程度上还会导致父母与子女关系僵化,从而更加不利于儿童思想品德的引导和培养。

      (二)封建纲常思想残留,教育内容缺乏科学性 从教育内容来看,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以封建纲常的道德规范为主,在“三纲五常”的指导下进行教育,其教育的思想内容无不带有浓烈的封建主义色彩,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②、“男尊女卑”③、“明哲保身”④等思想,这些思想内容是中国封建社会以家作为天下之本,以小农经济作为社会生活重心的产物,它贯穿于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之中,将家族利益放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将儿童视为家庭的私有财产,这种小农意识的思想观念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成效传统家庭教育用封建纲常伦理等思想内容来教化儿童,使其成为封建思想里要求的“君子”,这样不仅禁锢了儿童思想品德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将带有一定程度封建色彩的思想内容融入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之中,易导致培养出儿童谨小慎微、自私狭隘的性格,亦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