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动设备管理制度8篇.docx
25页自动设备管理制度8篇 目录 1.自动管理制度包括哪些 2.自动管理制度重要性和意义 3.自动管理制度措施 4.自动设备管理制度8篇 包括哪些 自动设备管理制度主要涵盖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设备采购与验收:规定设备的选择标准,采购流程,以及新设备的验收程序 2. 设备维护与保养:明确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保养和故障维修的规则与责任分配 3. 设备操作规程:设定设备的操作指南,包括安全操作、正确使用和异常处理 4. 设备性能监控:建立设备性能指标,定期评估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其高效运行 5. 设备更新与报废:制定设备升级、替换和淘汰的策略和程序 6. 培训与教育:规定员工的设备操作培训和安全教育内容与频率 7. 应急处理机制:设定设备故障或事故的应急响应计划 重要性和意义 自动设备在生产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有效管理对于企业的运营效率、成本控制和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1. 提升生产效率:通过规范的设备管理和维护,可以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生产连续性和稳定性。
2. 保障产品质量:良好的设备状态有助于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质量标准 3. 控制运营成本:预防性的维护和适时的设备更新可以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高昂维修费用 4. 确保安全:严格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教育能降低设备操作风险,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5. 延长设备寿命:科学的保养策略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企业投资 措施 1. 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设备的采购、维护、更新等全面管理工作 2. 实施设备操作人员资质认证制度,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并掌握安全操作知识 3. 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计划,包括日常清洁、定期检查和预防性维修,确保设备良好运行状态 4. 建立设备性能数据库,定期分析设备性能数据,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5. 对老旧设备进行评估,根据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经济效益,制定合理的更新或报废策略 6. 定期举办设备操作和安全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7. 设立应急预案,明确设备故障时的报告流程、临时措施和修复时间表,以减少生产中断的影响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旨在构建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自动设备管理体系,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动设备管理制度范文 第1篇 自动化系统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1、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 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正在运行的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以便按轻、重、缓、急消除缺陷,提高自动化系统的健康水平,保障自动化系统的安全运行另一方面,对缺陷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其变化规律,为大修、更新改造自动化系统提供依据 2、设备缺陷的分类 设备缺陷根据其严重程度,一般分为三类: 2.1、一般缺陷:指设备状况不符合规程要求,但近期内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2、重大缺陷:指设备有明显损坏、变形,近期内可能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2.3、紧急缺陷:指设备缺陷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随时有可能发生事故,必须迅速处理的缺陷 3、设备缺陷的处理 建立设备缺陷记录簿,远动人员在巡视中发现的缺陷应及时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簿上,写明缺陷情况,提出处理意见重大及以上缺陷应立即向主管领导回报,并根据缺陷严重程度进行处理自动化设备存在缺陷但不影响安全运行,应加强监视,针对缺陷发展做出分析和事故预想 4、设备缺陷消除的期限 缺陷消除的期限一般规定为:紧急缺陷应予24h内消除;重大缺陷视其严重程度在1个月内安排处理;一般缺陷可列入季度或年度大修计划进行处理或在日常维护工作中消除。
5、处理设备的原则: 处理缺陷时,要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范,严禁违章作业 第2篇 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公司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以下简称“仪表设备”)管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 3 相关文件及引用标准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设计规范》(sh 3063-1999)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 3005-1999)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24) 4 定义 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销售、生产、运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5 职责 5.1生产部管理职责 5.1.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公司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
5.1.2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 5.1.3检查各使用车间执行仪表设备管理制度的情况,指导和协调各使用车间的仪表设备管理工作 5.1.4参与新建装置、重大更新和技措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5.1.5负责审查使用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报废及检修计划 5.1.6负责审核各使用车间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5.1.7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交流及先进管理经验的交流及推广应用 5.1.8组织公司重大仪表设备事故调查与分析 5.2电仪车间管理职责 5.2.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贯彻公司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 5.2.2负责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细则 5.2.3检查公司执行仪表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的情况 5.2.4参与或组织新建装置、更新或技措等所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5.2.5负责编制本车间上报的仪表设备零购、更新、报废及检修计划。
5.2.6组织审查公司仪表设备及其系统的技改技措项目计划 5.2.7负责公司仪表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工作,按时汇总、上报自动化仪表技术状况表 5.2.8负责编制公司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组织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5.2.9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交流及先进管理经验的交流及推广应用 5.2.10组织公司仪表设备的事故调查与分析,及时上报仪表设备事故分析报告 5.2.11组织建立健全本单位仪表设备台帐及档案 6 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 6.1仪表设备的前期管理是全过程管理中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竣工、投运阶段的全部管理工作,是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使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效率最高,必须重视前期管理工作 6.2电仪车间应参与新建、改扩建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设计审查,依据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对设计选型的可靠性、维修性、适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安全性提出要求 6.3仪表设备购置要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高和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的原则,严格进厂质量验收,进口设备应有必备的维修配件。
电仪车间应参与或组织主要仪表设备的购置,负责技术协议的签订工作 6.4 仪表设备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及《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进行在新建、改扩建工程中负责仪表设备施工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具有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的能力,具有健全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6.5电仪车间应参与或负责仪表设备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调试、竣工资料移交等方面的工作施工单位在移交时,竣工验收必须按设计要求及《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24)、《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h3521-1999)进行,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交接要做到竣工资料齐全,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 (一)工程竣工图包括(装置整套仪表自控设计图纸及竣工图); (二)设计修改文件和材料代用文件 (三)隐患工程资料和记录; (四)仪表安装及质量检查记录; (五)电缆绝缘测试记录; (六)接地电阻测试记录; (七)仪表风和导压管等扫线、试压、试漏记录 (八)仪表设备和材料的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九)仪表校验和试验记录; (十)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记录; (十一)仪表设备交接清单; (十二)报警、联锁系统调试记录; (十三)智能仪表、dcs、esd、plc组态记录工作单; (十四)未完工程项目明细表等; (十五)仪表设备说明书。
6.6仪表设备投用前,应根据设备的特点编制相关规程,开展技术培训 7 仪表设备的分类 仪表设备按以下类别进行分类: ⑴ 常规仪表 ⑵ 过程控制仪表 ⑶ 联锁保护系统仪表; ⑷ 分析仪表; ⑸ 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 ⑹ 其他仪表 8 常规仪表管理 常规仪表是指一般情况下通用的检测仪器仪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辅助单元及其附件等 8.1常规仪表选型应考虑以下原则 8.1.1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仪表选型应综合考虑其安全可靠性、技术先进性、 有关计量法规要求进行周检 8.3.7仪表作业前应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当对参加联锁的常规仪表进行维护检修时,应严格按照《联锁保护系统管理制度》的要求进行 8.3.8常规仪表的检修一般随装置停工检修进行,在检修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检修计划,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检修材料、工具和标准仪器,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检修网络图需要外委的检修项目应办理外委审批手续 8.3.9仪表检修按《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shs 07001~07008-2024)要求进行;在每个检修周期内, 应对每台仪表进行检查校验。
8.3.10仪表单机校验后应进行回路联校,参加联锁的仪表还应进行联锁回路确认 8.3.11 仪表保温和防冻防凝管理 ①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下一年的三月底为冬季防冻防凝期 ② 每年十一月十五日前,生产装置上所有蒸汽、水、油、化工物料等介质的引压管道内采用隔离液的,应灌充防冻液,防冻液应符合不小于-18±2℃的质量要求;对不灌充防冻液的回路(如介质为风、本介质)应定期放水(视情况而定),并做好记录 ③ 防冻防凝工作必须落实到人,要有台帐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④ 根据季节特点,对易冻、易凝、在风口位置的出口,封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