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托班幼儿一日活动安排新探(精品).doc
10页托班幼儿一日活动安排新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对早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0—6岁早期教育的启动,三岁前儿童教育便成为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根据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幼儿教育工作补充意见》中提出“学前教育低龄化”的发展目标以及临安市教育局2003年教育工作意见中提出“推动昌化、於潜两镇托幼一体化早期教育试点工作”的目标,我园作为临安市教育局实施“托幼一体化”工作的试点园,率先办起了以2—3岁幼儿为教养对象的娃娃部托班刚开办时,由于我们对托班幼儿的保教目标认识不够,对托班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不深,对托班的管理也缺乏经验,我园托班幼儿的一日活动安排存在不少问题:集体教学时间较长,室内、室外活动过于僵硬、呆板,户外活动时间不能保证,集体活动过多,自由活动时间过少等怎样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托班幼儿一日活动成为我园在实施“托幼一体化”过程中的新课题近一年来,我们以新《纲要》为指导,对托班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作了新的尝试一、一日活动安排依据(一)新《纲要》指出: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程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需要”,“保证幼儿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
(二)2-3岁孩子的保教目标我们从培养孩子良好的身体素质、品德素质、认知素质出发,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保育和教育总目标以及新《纲要》中各领域目标,制定了我园2-3岁托班孩子的保教目标,即:身体健康、习惯良好;乐意开口,愿意动手;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喜欢幼儿园,爱和大家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教内容和要求依据保教目标、内容和要求,2-3岁班孩子一日活动应宽松、充实,使孩子能开心、开口、开窍三)2-3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一年多的实践发现我园2-3岁孩子在生理、心理方面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动作协调差;语言习得快,注意易分散;自我为中心,不随意性差;思维行动性,情绪易冲动依据此,2-3岁托班孩子的一日活动应以分散的自选游戏为主三)本地季节变化,园舍条件和家长需求在冬夏季节,昼夜的长短、气温的高低存在很大差异,如夏季白天长夜晚短,早晚天气凉爽;冬季白天短夜晚长,早晚天气寒冷因此户外活动时间的安排和午睡时间的长短都要随季节变化而调整另外,还要根据本地家长上下班的时间和园舍的条件作适当的调整因此,一日活动安排既要固定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此外,在一日活动安排上,还要考虑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娃娃部和幼儿部之间的相互衔接。
要让孩子有一个温馨、快乐、具有家庭感觉的一日生活 二、一日活动安排中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即:对托班幼儿来讲要多一些分散的独立活动或平行活动,尽可能地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集中次数、缩短集中时间,对托班一日活动中预定活动的时间安排宜短,要根据幼儿的生活实际进行随机教育,以营造与家庭氛围相似的宽松、安全、温馨的环境,便于幼儿休息和随意活动2)室内与室外的关系即:尽可能地把幼儿的各种活动安排在户外安全、适宜和空气新鲜的地方打破以往只是把体育活动安排在户外进行的单一做法,而应把一些适宜在户外进行的“认识小动物”、“观察花草”、“谈话”等活动尽可能地安排在户外进行对刚入园时的小儿尤其要允许他们自由、随意地在室内、室外进行一些适宜的区角活动、自由活动 (3)个别与集体的关系即:根据托班婴儿“在交往中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他们的“注意及记忆是不随意的、短暂的”等特点,我们在选择2-3岁幼儿教养组织形式时,尽可能地采用一对一、面对面地与儿童进行个别交流为主的形式,注意交流时“目光平视”,让幼儿感受到“妈妈般的关爱”此外,即使是在托班日常必须的、适宜的一些集体活动中,也要以分组性的小集体活动形式为宜。
(4)动态与静态的关系即:儿童是好奇、好动的2-3岁是儿童各种感知觉发展的敏感期,他们的动作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关键期因此,我们在托班一日活动安排时要注意动静交替,处理好动与静的适当平衡问题;注意为幼儿创设动态的、变化的环境,注意各活动环节安排合理,避免等待,尽可能地使婴儿在“动”中乐、“动”中学、“动”中发展 (5)生活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即:虽然2-3岁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开始表现出独立的倾向,但由于受动作发展的制约,动作仍然迟缓、粗糙,生活自理行为、身体的控制力较差,还需要成人的帮助因此,在托班的教养工作中,我们应突出以保为主、保教结合,注重生活活动教师要注意生活活动与其他活动安排上的平衡、恰当,除了要随时随地加强对幼儿的生活保健护理,还要确保幼儿必要的、充足的生活活动时间,使婴儿愿意接受一些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学习与练习,逐步提高初步的、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6)自选与指定活动的关系即:2-3岁婴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在活动中,幼儿常常表现出“自我为中心式”的自说自话、自作主张所以,教师要注意减少统一的指定性要求和指定的集中学习,而要给予幼儿更多的活动自由、自主权,如:在来园的区角活动、吃点心时,户外锻炼时都可以让孩子自主、自选。
三、一日活动安排及做法我园2-3岁孩子一日活动安排如下:时 间 内 容7:30—8:20 来园自由活动8:20—9:20 室外区域活动9:20—9:50 生活活动(整理、入厕盥洗、吃点心) 9:50—10:40 室内角落活动10:40—11:30 生活活动(入厕盥洗、进餐、整洁)11:30—12:00 室外午间活动12:00—3:30 生活活动(午睡、整理、入厕盥洗、吃点心)3:30—4:00 室外体育活动4:00—4:30 离园准备活动 4:30—5:30 个别留园活动我们在各环节的具体做法是:(一)7:30——8:20来园自由活动亲切接待幼儿亲一亲、抱一抱、讲讲话自由玩耍点名交流活动 2-3岁孩子对父母及家庭有一定的依恋感,尽管天天来园,但每天清晨往往会产生不自在的感觉。
因此首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缓解其情绪,满足其需求教师此时要亲切接待每位孩子,如从家长手中抱过孩子,摸摸他的脸蛋、小手、衣服等,跟他说说话,让孩子感觉到老师正在想他、等他通过和老师身体的互相接触、语言的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孩子来到幼儿园后就在充满玩具的活动室自由愉快地玩耍如:孩子可推小车、拉小马,在室内自由地拖拉玩耍;孩子也可在大厅中玩球、玩翘翘板等在点名交流活动中,可以进行综合性谈话如:可以介绍自己叫什么,是男孩还是女孩,几岁了,属什么等可以说说和谁一起来的,怎么来的可以联系点名讲讲生活中的事,还可以为当天过生日的孩子唱歌跳舞点名交流活动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二)8:20——9:20室外区域活动体育活动占时10分钟左右自选区域占时30分钟左右交流活动占时10分钟左右在体育活动时可以带领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模仿动作,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动作训练,也可以选择小器械进行短时间的体育游戏区域活动内容根据月目标不断调整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内容进行活动如在运动区孩子可在石子路上行走;在植物区中孩子可以观察花草树木,和老师一起给它们浇水、拔草;玩沙区是孩子最喜欢的地方,他们可以用各种瓶瓶罐罐、小铲子、小水桶盛沙、倒沙、堆小山、挖洞洞等等。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感受大自然给予他们的快乐,并增强了体质交流活动就是逐步地创设孩子共同活动的机会,由开始的分组交流活动逐步过渡到全班的交流活动,为孩子入小班打下初步的基础在户外安排交流活动,让孩子亲手触摸、亲眼目睹,在直接感受中获取经验交流活动的形式可以是看看做做、听听说说、唱唱跳跳,交流的内容可以根据月目标有计划地进行,也可以改变计划随机教育 例如:在认识了大鸭子、小鸭子以后,大家可随着音乐唱《呷呷鸭》的歌,学走鸭步,做“大呷呷和小呷呷”的游戏又如:有一天,天气阴沉沉的,老师随机问:“太阳到哪里去啦?”孩子们说:“太阳睡懒觉!”“太阳生病了!”请假不来!”“太阳被云遮住了!”并七嘴八舌地和教师讨论起来这就是根据孩子情况随机组织的交流活动三)9:20—9:50生活活动整 理 入厕盥洗 吃点心 2-3岁孩子年龄小,动作协调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都较差,生活活动时间和空间要宽裕些,各方面照顾也应更为细致比如:在户外活动结束后可以提醒或帮助孩子擦脸、擦汗,拍一拍尘土,整理好衣服等这个年龄段也是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入厕是一日活动安排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无微不至地关心每个孩子的需求,时时观察孩子是否有排泄前的形体动作,如:面色紧张、双脚急踏、左右摇摆身体等,及时提醒孩子是否要大小便,教孩子正确的排便方法。
我们还在盥洗室的墙上贴上爱清洁宣传图,孩子可以一边唱着洗手歌一边在老师的帮助下洗手为了避免过强的刺激,冬季可以提供温水2-3岁孩子生长发育快,要不断提供满足机体需要的营养因此,我们提供可口的点心和豆奶、牛奶,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食物四)9:50—10:40室内角落活动自选角落占时30分钟左右交流活动占时10分钟左右 角落活动能促进每个孩子在自己的起点线上得到发展在角落活动过程中,孩子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主动观察、大胆探索、积极交流、创造性地表现,充分体现了孩子的主体地位由于2-3岁孩子月龄之间的差异相对大年龄儿童更大,个体差异造成孩子在智力、动作和心理发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再加上每个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不同,所以角落活动就更适合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水平、爱好到自己愿意去的角落活动角落的设置以及材料的投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必须不断根据孩子的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做到适时、适度、适量如:搭积木区——为孩子提供各种简单的积木等;动动脑区——有套桶、各种形状孔洞的智盒、串珠、简易拼图等;巧巧手区——夹糖、剥蛋,还提供一些各种半成品的材料,让孩子在教师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任务;娃娃角——里面放了许多同类的娃娃、餐具、小家具等;汽车城——提供多种不同大小、款式的汽车。
交流活动”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根据班内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如:老师发现去“巧巧手”中参加美工活动的孩子较少,而且每天来的孩子总是这几个为了吸引小朋友喜欢美工活动,我们就在交流活动中欣赏作品你们看,这幢房子真棒,是宁宁贴的,宁宁本领真大,让老师亲一下这样,到“巧巧手”中参加美工活动的孩子就多起来了 (五)10:40—11:30生活活动入厕盥洗 进 餐 整 洁 针对孩子挑食情况,在进餐前我们常常运用生动的语言来介绍当日的菜谱,引起孩子食欲如:设计一张图片,画上夸张的“长大宝宝”“健康宝宝”等,说说这些宝宝都在我们吃的饭菜里,多吃饭菜我们就会长大、健康、变得漂亮在进餐时,针对不同食量的孩子提供相应量的饭菜我们注意个体差异,不严格控制孩子非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对于独立进餐有困难的孩子,我们耐心地鼓励、帮助他们进餐结束后,我们和孩子一起把碗勺轻轻地放进桶里,然后逐个帮助孩子学习漱口、擦净小嘴、小手六)11:30—12:00室外休闲活动散步或安静自由活动 午睡前准备 进餐后让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