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文.doc

13页
  • 卖家[上传人]:cl****1
  • 文档编号:546624986
  • 上传时间:2023-12-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7.01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1.(5分)在数列1,1,2,3,5,8,x,21,34,55中,x等于() A. 11 B. 12 C. 13 D. 142.(5分)+1与﹣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A. 1 B. ﹣1 C. ±1 D. 3.(5分)在△ABC中,(a+c)(a﹣c)=b(b+c),则A=() A. 30° B. 60° C. 120° D. 150°4.(5分)已知{an}是等比数列,a1=1,a4=2,则a3=() A. ±2 B. 2 C. ﹣2 D. 45.(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cosA=bsinB,则sinAcosA+cos2B=() A. ﹣ B. C. ﹣1 D. 16.(5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4=18﹣a5,则S8=() A. 65 B. 72 C. 42 D. 367.(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8,B=60°,C=75°,则b等于() A. 4 B. 4 C. 4 D. 8.(5分)设{an}为等差数列,公差d=﹣2,sn为其前n项和,若S10=S11,则a1=() A. 18 B. 20 C. 22 D. 249.(5分)在2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是() A. 米 B. 米 C. 米 D. 200米10.(5分)等差数列{an}中,a1=﹣5,它的前11项的平均值是5,若从中抽取1项,余下10项的平均值是4,则抽取的是() A. a11 B. a10 C. a9 D. a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5分)已知△ABC的周长为9,且sinA:sinB:sinC=3:2:4,则cosC=.12.(5分)数列{an}中,a1=1,a4=﹣55,且数列{an+1}为等比数列,则a2=.13.(5分)设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1=1,公差d=2,Sk+2﹣Sk=24,则k=.14.(5分)已知△ABC的一个内角为120°,并且三边长构成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则△ABC的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12分)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a3=﹣3.(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an}的前k项和Sk=﹣35,求k的值.16.(12分)如图,△ABC中,AB=AC=2,BC=2,点D在BC边上,∠ADC=45°,(1)求∠ACD; (2)求AD的长.17.(14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2﹣c2=2b,且sinAcosC=3cosAsinC,求b.18.(14分)已知{an}为等比数列且an>0,a1=1,a5=256;Sn为等差数列{bn}的前n项和,b1=2,5S5=2S8.(Ⅰ)求{an}和{bn}的通项公式;(Ⅱ)设Tn=a1b1+a2b2+…+anbn,求Tn.19.(14分)如图,甲船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A1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105°的方向B1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A2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120°方向的B2处,此时两船相距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20.(14分)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前n项的和为Sn,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Tn,且.(1)证明数列{an}是等比数列,并写出通项公式;(2)若对n∈N*恒成立,求λ的最小值.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相应选项.1.(5分)在数列1,1,2,3,5,8,x,21,34,55中,x等于() A. 11 B. 12 C. 13 D. 14考点: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专题: 计算题.分析: 从已知数列观察出特点: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是前两项的和即可求解解答: 解:∵数列1,1,2,3,5,8,x,21,34,55 设数列为{an}∴an=an﹣1+an﹣2 (n>3)∴x=a7=a5+a6=5+8=13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是斐波那契数列,属于基础题.2.(5分)+1与﹣1,两数的等比中项是() A. 1 B. ﹣1 C. ±1 D. 考点: 等比数列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分析: 设出两数的等比中项为x,根据等比中项的定义可知,x的平方等于两数之积,得到一个关于x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两数的等比中项.解答: 解:设两数的等比中项为x,根据题意可知:x2=(+1)(﹣1),即x2=1,解得x=±1.故选C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学生做题时应注意等比中项有两个.3.(5分)在△ABC中,(a+c)(a﹣c)=b(b+c),则A=() A. 30° B. 60° C. 120° D. 150°考点: 余弦定理. 专题: 计算题.分析: 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cosA,把已知的等式变形后代入求出cosA的值,由A为三角形的内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A的度数.解答: 解:原式(a+c)(a﹣c)=b(b+c),变形得:b2+c2﹣a2=﹣bc,根据余弦定理得:cosA==﹣,∵A为三角形的内角,则A=120°.故选C点评: 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余弦定理建立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熟练掌握余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同时注意角度的范围.4.(5分)已知{an}是等比数列,a1=1,a4=2,则a3=() A. ±2 B. 2 C. ﹣2 D. 4考点: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 由已知求得等比数列的公比,再代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得答案.解答: 解:在等比数列{an}中,a1=1,a4=2,则,.∴.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有理指数幂的化简与求值,是基础题.5.(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cosA=bsinB,则sinAcosA+cos2B=() A. ﹣ B. C. ﹣1 D. 1考点: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专题: 解三角形.分析: 利用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中的边用三角形的角的正弦表示,代入要求的式子,利用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求出值.解答: 解:∵acosA=bsinB由正弦定理得sinAcosA=sinBsinB∴sinAcosA+cos2B=sin2B+cos2B=1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三角形中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6.(5分)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4=18﹣a5,则S8=() A. 65 B. 72 C. 42 D. 36考点: 数列的求和. 专题: 计算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 等差数列{an}中,由a4=18﹣a5,利用S8==,能求出其结果.解答: 解:等差数列{an}中,∵a4=18﹣a5,∴a4+a5=18,∴S8===4×18=72,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应用,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合理运用.7.(5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8,B=60°,C=75°,则b等于() A. 4 B. 4 C. 4 D. 考点: 正弦定理. 专题: 计算题.分析: 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得A,进而利用正弦定理以及a,sinA和sinB求得b.解答: 解:A=180°﹣60°﹣75°=45°由正弦定理可知,∴b==4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的应用.属基础题.8.(5分)设{an}为等差数列,公差d=﹣2,sn为其前n项和,若S10=S11,则a1=() A. 18 B. 20 C. 22 D. 24考点: 等差数列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前10项的和等于前11项的和可知,第11项的值为0,然后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首项和公差d表示出第11项,让其等于0列出关于首项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首项的值.解答: 解:由s10=s11,得到a1+a2+…+a10=a1+a2+…+a10+a11即a11=0,所以a1﹣2(11﹣1)=0,解得a1=20.故选B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性质,灵活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基础题.9.(5分)在200米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为30°、60°,则塔高是() A. 米 B. 米 C. 米 D. 200米考点: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专题: 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 由tan30°== 得到BE与塔高x间的关系,由tan60°= 求出BE值,从而得到塔高x的值.解答: 解:如图所示:设山高为AB,塔高为CD为 x,且ABEC为矩形,由题意得 tan30°===,∴BE=.tan60°==,∴BE=,∴=,x= (米),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求出BE值是解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10.(5分)等差数列{an}中,a1=﹣5,它的前11项的平均值是5,若从中抽取1项,余下10项的平均值是4,则抽取的是() A. a11 B. a10 C. a9 D. a8考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专题: 计算题.分析: 先由数列的首项和前11项和,求出数列的公差,再由抽取的一项是15,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第几项即可解答: 解:设数列{an}的公差为d,抽取的项为x,依题意,a1=﹣5,s11=55,∴d=2,则an=﹣5+n(n﹣1)×2而x=55﹣4×10=15,则有15=﹣5+n(n﹣1)×2∴n=11故选A点评: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运用,解题时要将公式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解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1.(5分)已知△ABC的周长为9,且sinA:sinB:sinC=3:2:4,则cosC=.考点: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 专题: 计算题.分析: 由正弦定理可知,sinA:sinB:sinC=a:b:c=3:2:4,可设a=3k,b=2k,c=4k,由余弦定理可得,cosC=可求解答: 解:由正弦定理可知,sinA:sinB:sinC=a:b:c=3:2:4∴可设a=3k,b=2k,c=4k由余弦定理可得,cos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