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话故事.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67555204
  • 上传时间:2022-03-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祖布洛陀取火的神话故事主要是说相传远古时期,由于没有火,人们猎取得来的动物都像乌鸦一样吃生肉,像水獭一样吃生鱼每到寒冬腊月,人们穿着蓑衣或树叶草皮瑟瑟颤抖,很多人都被冻死在荒郊野外,惨不忍睹突然有一天,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地动山摇在离敢壮山不远的一座山丘上,一棵大树在震耳欲聋的雷声中被闪电拦腰劈倒,那一道道刺目的白光过后,轰然倒下的大树立刻燃起冲天大火传奇这是玉帝灶皇爷派雷公把烟火送到人间来了可是,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火是怎么回事,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吓得魂飞胆破,都像避邪一样慌不择路地跑回洞中隐藏起来,对大火避而远之,甚至连看都不敢看可是,只有一个人镇静自若,他既不可怕,也不逃跑,他英勇地朝燃烧着的大树走去,认真地观看着这种惊奇的东西,这人就是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火在噼噼剥剥地燃烧着,布洛陀奇怪地站在火边,他觉得这种惊奇的东西比太阳还热,布洛陀灵机一动,人假如有了这东西,冬天降临就再不怕冷了,人们就再也不会被冻死于是,他就折根树枝把火种夹着取回洞中,把一堆干柴收拢成堆点着,然后漫不经心地坐在火堆旁烘烘手,觉得很温和,人们纷纷效仿着布洛陀围在火旁烤火,慢慢地就不怕火了。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后来,方圆百里的壮族子孙们都聚拢到敢壮山上,向布洛陀求赐火种,烧起火堆自从有了火,人们在冬天时都围坐在火堆旁烤火取暖人们又试着把上山打来的野兽、挖来的山薯、采摘来的野果和在河里捕捞到的鱼虾螃蟹都拿到火堆上烤着吃,虽然当时还没有油盐酱料等,没想到这样烤着吃不但比生吃好吃多了,而且又香甜可口于是,他们从今就转变了吃生肉的习性由于人们白天打猎,晚上烧着火堆边烤边吃,吃饱后也就围在火堆旁睡觉,那些虎豹之类凶狠的野兽见火就怕,不敢再来攻击,人们也开头意识到火对于他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甚至开头觉得人类离不开火了 有天夜里,突然下起大雨,雨水把火全部淋灭了,一夜醒来他们就没有了火,人们这才知道水火不相容,他们在担心中度过没有火的一段时间之后再也坐不住了人们都冒雨下山处处去寻火他们寻遍了敢壮山四周全部群居的岩洞,所到之处都寻不到一点星火这时有人想到了会造天造地无所不能的创世神布洛陀,并把寻火的事告知这位壮民族的天神布洛陀打算亲自出门寻火,他腰挂大板神斧,站如松,行如风,搜遍了九十九座高山的荒郊野岭和地窖,走过九十九道河湾寻遍全部的村村落落之后,还是绝望而归 在返回敢壮山的途中,布洛陀来到一树大树下小憩,他突然想起上次雷公劈树赐火的事,他想,既然雷公能把大树劈出火来,我布洛陀莫非就不能?况且我手中还有神斧呢!这样想着,他便择一棵干裂的老树,运足气力,举起神斧,用力在两个人都合不拢的树盘上砍了一斧,果真有很多像萤火虫一样的火星不断出现。

      布洛陀又砍一斧,这回冒出来的火花就有火花蛇那么大,并且上下舞动,四处乱窜布洛陀立即刮来干草和树叶扰成一堆,很快就被冒出的火花引燃布洛陀又在火堆里添上大把大把的干草和枯柴,火堆越烧越旺,越烧越大,很快就引来四周八方查找火种的人们从今,人们又重拥有了火有了上次的教训,这回人们再也不敢胡乱在野外烧火了,他们把火种拿到岩洞中养起来,从今不管风雨多大,火种仍旧不熄直到后来进展到用木头搭架建房揉泥盖瓦,人们又把火拿到屋子里去烧水做饭和取暖 从今,火是能够保存沿续下来了,但也消失不少的问题由于人们没有把火管好,让飞进屋里的蝴蝶和飞蛾拿翅膀作扇子乱扇火,连鸡、鸭、鹅也纷纷效仿,使得火星四处飞散, 那些成群结队的萤火虫也拿火处处游玩有的还让小孩拿火到屋檐下烧着玩,结果一失火,整个村村寨寨都烧个精光,甚至还烧死一些来不及逃命的老人和小孩人们没有想到火竟会给人造成如此之大的灾难那些幸存者只好前去请教布洛陀怎样才能安全用火布洛陀二话不说,便叫人砍来木头,在屋子中间架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灶堂,里面铺上泥沙,规定各家各户的火肯定要在火灶里烧,不许任凭玩火,这样一来,失火的事便慢慢削减了原先那些调皮十足的萤火虫也被赶到野外,逃走时还在*上偷偷地沾点火,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在夏夜还能看到萤火虫*上的火星。

      布洛陀取火的故事虽然只是神话或传奇,但其中一些故事细节也令我们深信不疑,假设你能到这一带农村中尚存的极少数的居住在木楼里的农户走走,不难发觉他们的灶堂是否就和故事中如出一辙或巧合,笔者亦不敢苟同可喜的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动,绝大局部农村木楼早已销声匿迹,而被钢筋水泥构造的美丽楼房取而代之,而从前所谓的灶堂也相续由沼气炉、煤气灶更替,或许,取火对于现代生活而言已是日渐远去的生疏词儿罢了但作为壮民族的后裔,我们无论如何都没有理由去漠视和忘却我们的民族之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