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10的认识说课稿Microsoft-Word-文档.doc
9页让尝试从孩子的指尖开始《10的结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教师人们好:教学内容: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原则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64、65页《10的结识》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在生活中和幼儿园接触了大量的数,并能进行某些简朴的运算但对数的结识只停留在一种层面上,如会读、会写,但还没有全面系统的结识数,对于数的概念也未必清晰我们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经历认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并学习用数来交流、体现生活中的有关内容,从而建立数的概念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活跃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学习二、说教材; 教材内容分析:10的结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结识基本相似,先显示一幅主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结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构成和写数10的构成十分重要,它是此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结识100以内、万以内以及多位数的基本我根据具体的内容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 引导学生结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2. 全面结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3. 比较大小和构成以及10的写法。
过程与措施:让学生通过尝试摆一摆、分一分、比一比、猜一猜等活动,提高学生观测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伙交流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及写法本课的教学难点:10的构成及写法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三、说教法和学法;说教法:1.从学生喜欢的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借助主题图,运用直观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动手操作法,合伙探究法让学生在具体的尝试操作中感知数10,掌握10的构成2.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结识规律,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的作用 说学法:在教学中,采用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分一分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体验新知,让学生勤于尝试、善于尝试,使她们真正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伙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尝试交流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合伙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整节课以一年级学生喜欢的情境为主线,贯穿始终引导孩子们在教学情境中,去猜想、思考、去尝试、探究,体验数学的魅力,同步增进对祖国,对集体的热爱。
我的教学程序重要有如下五个部分:(一)创设情境,引出“10”; (二)尝试探究,结识“10” ;(三)再次尝试,拓展新知;(四)课堂总结;(五)板书设计;下面我具体说我的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出“10”;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的前提这里设计了一种小朋友都喜欢的活动“猜一猜”猜数字故事谜引出新知, 向学生简介我们祖国的生日就是10月1日,出示欢庆的场面,一起记住祖国的生日,记住数字“10” 板书课题:《10的结识》 (设计意图:以故事引入新知,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在猜想中感悟到两个数字可以构成一种新的数,数和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例如:1和0站在一块儿就变成“10” 10月的第一天是祖国的生日,又向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二)尝试摸索,结识“10” ;以尝试、自主、合伙、摸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尝试数小棒、摆小棒、游戏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试一试、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摆一摆的过程中,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让尝试从孩子的指尖开始,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我设计了如下四个环节,来完毕新知:环节一:数一数,结识“10”1.发明行的运用教材,出示国庆图,观测后报告发现了什么?交流数数的成果初步结识102. 学生尝试数10动手操作,从学具袋中取出10根小棒扎成一捆,使学生明白十个一是10 3. 联系生活,找找有关10的事物,让学生找一找,身体上哪一部分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0表达10个手指、10个脚趾)4. 尝试用10说一句话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认真观测,让学生说说画面中什么东西的数量可以用“10”来表达,尝试数出“10”,找找身边的“10”,让学生尝试用10来说一句话这样设计,使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感悟到数与生活的联系,同步也培养了学生的尝试能力及语言体现能力环节二:学习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一方面:学习10的顺序:先请一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九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就是“10”,为了巩固学生10以内数的顺序,出示直尺图,看看却少哪个数字宝宝,完毕填空,学生齐读尺子上的数:从小到大:0, 1,……9,10;从大到小:10, 9,……1, 0另一方面:比较10和9的大小:出示点子图,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尝试比较大小,说出为什么?(设计意图:学习10的顺序,结合计数器,让学生感受到拨珠过程,直尺图填数字宝宝,形式富有趣味性,深受学生的爱慕,贯彻了学习目的。
比较10与9的大小,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又一次给学生尝试的机会,训练了学生的口头体现能力,并且也培养了她们的概括能力和有序思维环节三:尝试探究,掌握“10”的构成学习“10的构成”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让学生从一组构成想到另一组构成的抽象思维过程因此,我就设计了“分苹果”这一手脑并用的活动来冲破难点1.创设情境:鲜花怎么装 2.用学具替代鲜花,2人一组,分工合伙,亲自尝试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把成果记录在作业纸上) 3.报告不同的分法结合报告状况,教师板书)4.同桌交流:用什么措施记住10的构成?5. 歌诀记忆为了提快乐趣加深记忆,编排了歌诀并完毕书上的做一做6.游戏活动:游戏一:猜猜教师手里有几颗糖?游戏二:对口令游戏设计意图:这样安排,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种尝试探究、合伙交流的平台,同步还给学生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为了巩固对10的构成的学习,又设计了歌诀加深记忆,边做拍手游戏边念儿歌,活动布满情趣两个记忆10的构成的游戏,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环节四:写“10”在教学10的书写时,我先让学生观测10和我们前面学过的数有什么异同之处?在让学生说说怎么写,尝试写10,发现问题,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是遵循了小朋友的结识规律,由于写数是一年级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之一,特别是10是由1和0两个数字符号构成的,与前面写的0到9有不同之处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然后示范三)再次尝试,拓展新知;我设计了如下6项练习:1. 填一填课件出示)2. 数字迷宫课件出示)3. 比大小课件出示)4. 动手试一试学生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构成 5.试着画一画、涂一涂:(作业纸上完毕) 涂一涂理解10的基数和序数含义)6. 拓展练习:(此内容根据时间出示)小鸽子种了10棵苹果树,可是全被三座房子挡住了,思考一下,每座房子也许挡住了几棵?(设计意图:练习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纯熟的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形式多样,由易到难,动手与动口相结合,完毕了预定目的四)总结评价: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们结识了谁?你学到了什么本领?师生共同总结,既能引导学生理顺知识,又体现了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延伸 (五)板书设计:10的结识10○9 9○1010 10 10 10 10 /\ / \ /\ / \ / \ 9 l 8 2 7 3 6 4 5 5本节课的板书,突出重点、难点、又便于学生观测,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教后反思数学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要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平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自主、合伙、探究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恰本地提出问题,并创设了猜想、尝试、操作、合伙学习的情景,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孩子都去尝试,让尝试从孩子的指尖开始,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尽情的跳跃,个性得到尽情的张扬,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 报送中国教育学会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10的结识》说课稿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作者姓名)张艳(作者单位)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西城小学(邮编)015400(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