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3.doc
4页1. 简述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对农业园区位选择的指导意义?一是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二是不存在对所有区域而言的绝对优势的农业生产方式;三是距离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布局是合理的,由此形成农业地域总体效益最大化2. 区域资源差异在农业生产上有哪些体现?自然资源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在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应以市场需要型的自然资源开发导向模式为主但因各地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劳动力素质的好坏、自身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弹性的差异等其他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而在开发型农业发展水平上有所不同,即它们所选择的贸易结构开发导向的阶段性模式将有所不同,同样,在农业一体化的开发程度上,运用技术和设备的水平都将有所不同 3. 什么是区域规划?其有哪些特点?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区域内的农业园区、相关配套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部门和产业,进行合理的配置和综合的部署,以确定农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及方向,合理布局农业园区产业,提高其发展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安排特点:现代农业园区涉及面广、内涵丰富,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区域规划同样具有领域宽泛、内容众多的特点4. 区域规划的传统方法有哪些?一般较常见的方法有基于系统论的系统分析法、综合平衡法、比较分析法和数学方法。
5. 农业园区区域规划主要做哪些工作?6. 什么是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前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其产品作为其它产业的原料供应者,促使产业的延伸和发展后向效应:某个产业出现后,引起对原料的其它产业产品的需求,刺激原料产业的萌生和发展7. “增长极”理论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中是如何体现的?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明显受到经济增长极理论的影响现代农业园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极点和中心,是区域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引导经济要素的集聚形成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的生长点,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型产业园区内的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与区域农业经济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作用;当园区内的经济实力增强以后,其扩散和辐射效应开始发挥作用,并通过技术、组织、要素、信息等渠道向其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园区的要素集聚功能、试验示范功能、技术传播功能和辐射带动功能得到充分的体现8. 区域农业规划中对自然情况的调查内容包括哪些?(自然情况)9. 一般采取哪些调查方式来获取规划区域的相关资料一般根据调查需要,主要采用普遍调查、重点调查、补充调查3种调查方式10. 简述SWOT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波斯顿矩阵”,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Weihrich)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最早应用于企业发展与管理,后被引入到多个学科和领域,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苏珊娜特纳,2006 )。
o SWOT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 )、威胁(Threats )o SWOT分析方法简单而实用,可以较全面的分析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的条件,既有内部分析:优势和劣势,又有外部考虑:机会和威胁;既分析正面促进因素:优势和机会,又分析负面障碍因素:劣势和威胁,见图11. 什么是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简单地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12. 什么是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包括公司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化市场、产学研联合组织等)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13. 目前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有哪些?(一)龙头企业带动型1. “公司+基地+农户”(二)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2. “专业合作社+农户”(三)市场带动型3. “专业市场+农户”(四)中介组织带动型4. “中介组织+企业+农户”(五)主导产业带动型5. “主导产业+农户”。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