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赣州市梅水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5页江西省赣州市梅水中学高三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A由Al2O3、Fe3O4、Al、Cu中的某几种粉末混合而成,该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方案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当m1>m2时,溶液a中的阴离子只有1种B.生成蓝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C.要确定混合物中是否含有Al,可取A加入适量稀盐酸D.当m2-m3=2.96 g时,Fe3O4的质量至少为2.32 g参考答案:A解析:A、当m1>m2时,说明至少有Al2O3、Al两者中的一种,且生成了偏铝酸钠溶液,而过量的氢氧化钠,阴离子不至一种,故A错误; B、Fe3O4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氯化亚铁,三价铁离子有强氧化性,发生Cu+2Fe3+═Cu2++2Fe2-,故B正确; C、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水,无氢气,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在,可取A加入适量稀HCl,如果有气体产生,证明铝的存在,故C正确; D、引固体质量改变的金属氧化物的溶解,和三价铁与铜单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Cu+2Fe3+=Cu2++2Fe2+,Fe3O4~2Fe3+~Cu,也就是四氧化三铁和铜的物质的量大于1:1,m2-m3=2.96g才符合,最小值为1:1,即2.96g×232/(232+64)×100%=2.32 g,故D正确.2. 向明矾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当硫酸根离子恰好沉淀完全时,铝元素的存在形式是( ) A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3+存在于溶液中 B.一部分为Al(OH)3沉淀,一部分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C.全部为Al(OH)3沉淀 D.几乎全部以AlO2-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参考答案:D略3.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NaHCO3、Na2S2O3、K2SO3、Na2SiO3、KCl、K2S六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 B.硝酸 C.澄清的石灰水 D.盐酸参考答案:D4.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42 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6.02×1023B.1mol碳正离子(CH5+)中含电子数为10×6.02×1023C.1mol Cu和足量浓硝酸反应产生 2×6.02×1023个NO2分子D.30 g乙烷中所含极性共价键数目为7×6.02×1023参考答案:D略5. 下列说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A.对农作物合理施用化肥 B.将塑料垃圾埋入地下或倾倒入海 C.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D.使用沼气、太阳能、风能等代替煤参考答案:答案:B6. A、B、C、D、E 5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与C,B与E分别为同族元素。
原子半径A<B<E<D<C,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C、D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B、E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C对应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E C.简单离子半径:E>D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D参考答案:B略7. 某种激光染料,应用于可调谐染料激光器,它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球棍型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 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②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4 mol H2加成 ③能 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 ④1 mol该物质最多能与含2 mol NaOH的溶液反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A略8. 观察下列模型,其中只有C、H、O三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模型1对应的物质含有双键 B.模型2对应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C.模型1对应的物质可与模型3对应的物质发生酯化反应D.模型3.模型4对应的物质均具有酸性,且酸4强于3参考答案:C略9.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一氧化碳燃烧C.铝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参考答案:A10. 下列事实可以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 漂白粉和明矾都常用于自来水的处理B. 乙烯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铁片和铝片置于冷的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D. 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均会变质参考答案:C略11. “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 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2C. 该装置工作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D. 该装置工作时,理论上每生成1mol草酸铝,电路中通过6mol电子参考答案:CA、“碳呼吸电池”为原电池原理,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故A正确;B. 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2,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材料,故B正确;C、该装置工作时,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2CO2+2e-=C2O42-,正极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D、根据工作原理图,金属铝是负极失电子生成草酸铝,所以每得到1 mol草酸铝,电路中转移3×2=6mol电子,故D正确;故选C12. 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 A.2molC 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 C.1molB和1molC D.2molA、3molB和3molC参考答案:答案:AB13.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5℃,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2NA B.7.8g Na2S 和Na2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 NAC.足量的Cu与含有0.2mol H2SO4的浓硫酸共热可生成SO2 为0.1 NAD.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参考答案:B略14. 室温下将等物质的量的NaCN和HCN溶于一定量水中,再加入适量稀盐酸,调整溶液pH=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未加入稀盐酸之前[CN-]>[HCN]B. 加稀盐酸后溶液中c(CN-)/ [c(HCN)? c(OH-)]变大C. 加稀盐酸后HCN的电离程度减小,但c( H+)增大D. pH=7时,溶液中c( Na+)= c( CN-)参考答案:C略15. 某透明溶液呈强酸性,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ClO-,NOB.Fe3+,NH,Cl-,Br-C.Ba2+,Na+,Cl-,SOD.K+,I-,Cl-,NO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需要配制0.5mol·L-1的烧碱溶液500mL,根据溶液配制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带砝码)、药匙、烧杯、量筒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它玻璃仪器有: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固体的质量为 g;(3)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有以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填代号)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纸片上称量;B.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后,立即将溶液倒入容量瓶中;C.将溶解氢氧化钠的烧杯中用蒸馏水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4)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有:① ,②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2010·山东卷)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碳族元素包括:C、Si、 Ge、 Sn、Pb1)碳纳米管有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晶体,每个碳原子通过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多层碳纳米管的层与层之间靠 结合在一起2)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断SnBr2分子中Sn—Br的键角 120°(填“>”“<”或“=”)4)铅、钡、氧形成的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是:Pb4+处于立方晶胞顶点,Ba2+处于晶胞中心,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每个Ba2+与 个O2-配位参考答案:(1) sp2 范德华力(2) C>H >Si(3) <(1)石墨的每个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邻近的三个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形成无限的六边形平面网状结构,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与碳环平面垂直的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并含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些平面网状结构再以范德华力结合形成层状结构。
因碳纳米管结构与石墨类似,可得答案2)共用电子对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故电负性:C>H >Si3) SnBr2分子中,Sn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是(4+2)/2=3,配位原子数为2,故Sn原子含有故对电子,SnBr2空间构型为V型,键角小于120°4)每个晶胞含有Pb4+:8×=1个,Ba2+:1个,O2-:12×=3个,故化学式为:PbBaO3Ba2+处于晶胞中心,只有1个,O2-处于晶胞棱边中心,共12个,故每个Ba2+与12个O2-配位18. 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备受关注水溶液中铅的存在形态主要有Pb2+、Pb(OH)+、Pb(OH)2、Pb(OH)3-、Pb(OH)42-,各形态的浓度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表示Pb2+,2表示Pb(OH)+,3表示Pb(OH)2,4表示Pb(OH)3-,5表示Pb(OH)42-】 ⑴Pb(NO3)2溶液中, 2(填“>”、“=”、“<”);往该溶液中滴入氯化铵溶液后,增加,可能的原因是 ⑵往Pb(NO3)2溶液中滴稀NaOH溶液,pH=8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Na+除外)有 ,pH=9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⑶某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脱铅剂,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痕量铅,实验结果如下表:上表中除Pb2+外,该脱铅剂对其它离子的去除效果最好的是 ⑷如果该脱铅剂(用EH表示)脱铅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EH(s)+Pb2+E2Pb(s)+2H+ 则脱铅的最合适pH范围为 (填代号) A.4~5 B.。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