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东北三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策研究.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191607909
  • 上传时间:2021-08-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76.6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东北三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策研究 一 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举措及成效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走向纵深,改革红利不断释放,开始由“保生存”向“谋发展”跨越改革思想得到了解放,国有经济活力得到了释放,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重要成效,国有资本进一步做大做优做强,为东北三省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增添了动力近几年东北三省地方国有企业总体运行态势良好,一些新思路、新做法在改革进程中逐步得到运用和推广,在具备工业基础、产业基础的优势上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东北三省国有经济比重较大,是国家的工业基地,同时也是资源型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国有资产在工业企业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5.8%、54.1%、64.7%2018年底,辽宁486户驻省央企和74户省属国企顺利完成“三供一业”管理权移交和资产划转2018年辽宁全省地方重点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43亿元,同比增长10.7%;利润总额216.6亿元,同比增长40.4%2019年1月至3月,黑龙江地方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3.52亿元,同比增长10.2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18亿元。

      一)辽宁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举措及成效辽宁省把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使得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逐步解决,国有经济布局持续优化,同时以军民融合发展为改革抓手,建设军民示范区,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纵深推进本钢集团等集团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稳妥推进,员工试点企业完成员工入股到2018年末,辽宁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比例达到51%(其中沈阳、大连省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比例分别达到54.8%、57%)省、市国有企业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办法出台完毕,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工作制度体系和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国资监管能效不断提升各类改革风险得到有效防控,2018年末,辽宁省属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压降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3个百分点辽宁省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加强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党委核心领导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2018年辽宁省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825.6亿元,同比增长5.2%;实现增加值1060.7亿元,同比增长31.9%;实现利润总额175.1亿元2019年第一季度辽宁省属企业资产总额8890.4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营业总收入732.1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利润总额46.9亿元,同比增长14%。

      东北特钢集团重整计划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得以顺利推动,集团管理层人事体制已经完成转换,投资款项已经全部到位,集团生产经营稳定并实现扭亏为盈东北特钢集团重整是辽宁省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探索,改革给集团发展带来了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新机制、新文化,为集团的体制机制注入新鲜血液,使得集团的债务危机得到了有效化解2017年11月,集团领导班子及中层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战略投资者依法确定了东北特钢集团重整后的董事会、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相关职务,实现了集团管理层的大换血东北特钢集团主要经营指标连创新高,仅2017年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6亿元,利润746万元,当月合同订单量16.34万吨,环比增加0.99万吨,整个集团焕发出勃勃生机二)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举措及成效吉林省国有企业近年来经过改革发展出现了脱胎换骨式的巨大变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一整套符合吉林省情的改革方案出炉,改革发展进入深化阶段,各项改革举措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有资本运行模式基本完善,投资运营公司改组工作基本得到落实,为吉林省国有资本运行提供了平台。

      完成19户国有企业监管分类,其中6户企业(交通集团、国华公司、吉盛公司、金控公司、水务集团、吉高集团)为功能类国企,其余均为竞争类国企因企、因地施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吉林省国资监管系统企业2018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4.8亿元,利润总额3.4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利润总额1.7亿元)吉林省于2019年1月1日实施了《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政府加强了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管控,调动了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了企业内部活力,为国有资本做大做优做强提供了政策保障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下文简称“一汽集团”)是具有60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面对逐渐在市场竞争中丧失龙头地位的不利局面,一汽集团通过深化改革来推进集团发展,建立与市场经济有机融合的管理体制,实现集团高质量高效率发展对于一汽集团这样的大型国有企业来说,改革面临的压力和阻力可想而知一汽集团将改革的压力转化为内部动力,主动破解集团内部存在的主要矛盾,不断优化各项改革措施,完成集团人事调整,总部职能部门由23个优化为18个在集团中长期发展战略上,与长安汽车、东风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航空工业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虚拟现实、汽车零部件、新能源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2018年10月,一汽集团与16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获得1万亿元的意向性授信2018年,一汽集团整车销量达到3418366辆,突破340万元大关,同比增长2.2%2019年7月,《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发布,一汽集团名列第87位三)黑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举措及成效黑龙江省产权交易中心由省产权交易集团及下属各专业化平台、市地子公司构成,是黑龙江唯一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机构,为黑龙江省的国有资产流转搭建了高效、公开、透明的专业化平台黑龙江省根据本省总体改革发展规划并结合本省国有企业发展实际情况,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实施意见》继续大力推进龙煤、森工、农垦三大集团的改革,引导龙煤集团转型发展,清理龙煤集团历史欠债,推进农垦、森工集团完成行政职能和社会化职能的分离移交工作2019年3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黑龙江省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修订)》,这标志着黑龙江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将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将有法可依,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在法律监督下将进一步深化2019年前三季度黑龙江地方国有企业营业收入832.27亿元,同比增长6.63%,其中,省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03.6亿元,同比增长4.66%,市(地)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28.67亿元,同比增长9.79%。

      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达23.03亿元,国有企业改革释放的社会经济效益持续攀升中国一重集团持续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释放该集团坚持党的领导,以党建作为工作抓手,从上到下切实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打破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把科技创新作为集团改革发展的引擎,构建“225”管理创新体系集团确立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4项,劳动模范创新工作室19个,党员创新活动室34个,基层创新课题立项89个集团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工程、重大技术装备工程,通过联合设计、合作生产、引进技术多种方式,汲取国外先进技术经验集团目前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40项,省部级科技奖项150余项,市级科技奖项80余项,有效专利496项(发明专利226项),在核电、石化、冶金成套装备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一重集团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均被纳入国企改革发展“双百企业”名单,成为黑龙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改革尖兵黑龙江省产权交易集团与中国一重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一重集团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挂牌出售闲置资产及工业副产品1亿元、废钢6000万元、煤焦油252万元、氧化渣氧化铁皮2750万元,盘活了企业国有资产,提高了企业资产运行效率。

      二 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存在的问题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最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地区,也是最早承受经济发展成本和工业损耗的地区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随着改革层次提高、范围变广、力度加大,东北三省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急需解决一些突出问题一)国有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东北三省国有企业虽然近年来在产业结构布局上进行了优化,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国有企业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钢铁、煤炭、汽车等传统行业国有资产比重较大,且大部分产品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下游传统产业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没有取得“质”的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企业内部业务板块雷同现象依然存在,部分企业对传统产业的依赖度过高,国有企业总体运行质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二)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东北三省一些国有企业冗员过多、管理机制行政化,企业内部发展动力不足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选聘经理层的职权未得到落实,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彻底,体制机制不健全影响了改革的进程,导致各项改革措施不能在企业内部完全落地部分企业债务问题严重,融资渠道不完善,负债比例较高,偿债压力较大,剩余银行授信额度和可抵押资产较少,金融抽贷现象时有发生。

      三)国有企业人才匮乏,创新能力不足东北三省国有企业缺少优秀的企业家,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善,现有科技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薪资、发展空间、福利等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出现高端人才外流现象,可以说人才储备、培养是东北三省国有企业的改革短板一些国有企业在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创新能力的缺失导致企业逐步丧失了在原有领域的优势地位和市场份额四)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三供一热”分离移交、“僵尸企业”处置、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厂办大集体改革等一系列历史问题,让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巨大,企业本身和地方政府均无力承担一些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职工社保难以接续,历史欠账较多企业存在的主要矛盾不能从根源上得到解决,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些历史问题也成为制约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吸引各类社会资本的因素三 东北三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对策(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东北三省国有企业应该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企业发展引擎由“投资”转变为“创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每户国有企业实现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的根本路径。

      推进产学研用合作,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服务机构多方参与,攻克行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依靠创新驱动企业做实做强做大,形成主业突出、多点支撑的发展态势加大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投入力度,改善科研投入结构提升对创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激发企业研发部门的战斗力和创造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完善企业创新发展的奖励机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生产力在企业内部定期举办创新科技活动周、科技创新比赛,展示企业的创新实力和成果,增强企业整体的科技创新氛围东北三省国有企业要本着“科技强企”的工作思路,构建完善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国有企业要主动对接国家创新战略布局,参与人工智能、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领域的研究,跟踪国家关键核心技术动态清单和任务布局,争取国家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参与国家重点核心技术攻关此外,东北三省国有企业还应围绕污染防治与攻坚、环境保护与修复、资源化再生利用、公共安全、食品安全、智慧城市等进行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二)实施人才强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