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级会计实务第九章.ppt
72页第九章第九章 金融资产金融资产 考情分析 本章内容非常重要考试中既可以客观题也可以主观题形式出现;本章可与所得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章节相结合出题从历年考试情况来看,本章重点内容是金融资产的分类和重分类、金融资产初始确认以及后续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等 本章应重点关注如下问题: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的计算及累计投资收益的计算; 2.持有至到期投资每期投资收益的计算及期初摊余成本的计算; 3.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计提的会计处理; 4.金融资产重分类的原则及会计处理;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处理;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损益额的计算; 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几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相关规定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分为两类,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二是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划分的条件P122) 1.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条件 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例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准备近期内出售 (二)具体会计核算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 【发生的交易费用】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应收股利 【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 【按实际支付的金额】 2.初始计量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注意:相关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 3.后续计量 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3. 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1)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余额,或借记】 投资收益【差额,或借记】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教材P131例9-2 9-3 【关键考点1】交易性金融资产常见测试指标有: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投资收益额的计算,直接用净售价减去入账成本就可认定出售时的投资收益;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的损益影响计算,直接用净售价减去处置当时的资产账面价值,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投资收益不影响损益; ③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所实现的投资收益额的计算,需将三个环节的投资收益拼加在一起,一是交易费用;二是计提的利息收益或宣告分红时认定的投资收益;三是转让时的投资收益 •【2012年单选题】2011年5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200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5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11年12月31日,该股票投资的公允价值为210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股票投资对甲公司2011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为( )万元 A.14 B.15 C.19 D.20 『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195 应收股利 5 投资收益 1 贷:银行存款 201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5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5 例题【多选题】甲公司2013年2月1日买入乙公司债券作短线投资,面值500万元,票面利率为6%,债券于2012年初发行,期限5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乙公司本应于2012年末结付的利息延至2013年3月5日兑付该债券买价为520万元,交易费用0.8万元,2013年6月30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535万元,2013年末债券的公允价值为543万元,2013年末利息到期,乙公司如约付款,2014年3月1日甲公司将债券抛售,卖价530万元,交易费用0.9万元基于以上资料,如下指标正确的是( ) A.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成本为490万元 B.2013年因该债券投资影响营业利润额为+82.2万元 C.2014年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置时的投资收益为39.1万元 D.2014年该债券投资影响营业利润额为-13.9万元 E.该交易性金融资产形成的累计投资收益为68.3万元 『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 ①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成本=520-500×6%=490(万元); ②2013年利息收益3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53万元,交易费用0.8万元,追加营业利润82.2万元; ③2014年处置时的投资收益=529.1-490=39.1(万元); ④2014年处置时损益影响额=529.1-543=-13.9(万元); ⑤交易性金融资产累计投资收益=-0.8+30+39.1=68.3(万元)。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相关规定 1.划分的条件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特征 (1)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债券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 【思考问题】①权益工具(股票)投资能否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由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要求到期日固定,所以权益工具(股票)投资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②浮动利率债券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2)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 P127(3)有能力持有至到期P127 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二)初始计量 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收到的利息+交易费用; 【基础知识题】A公司2013年3月1日购入B公司债券,面值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6%,该债券于2012年初发行,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假定B公司本应于2012年末结付的利息延至3月6日才兑付债券买价1100万元,另付交易费用8万元 『答案解析』入账成本=买价1100-已到付息期但尚未收到的利息60(1000×6%)+交易费用8=1048(万元)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计利息 10(第二年2个月未收利息) ——利息调整 38 应收利息 60(第一年未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1108 (年末把第二年未收利息: 借:应收利息 1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10一般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债券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 ——利息调整(初始入账成本-债券购入时所含的未到期利息-债券面值)(溢价记借方,折价记贷方) 应收利息(债券买入时所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关键考点】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成本要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区分开,关键在于交易费用的处理上。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实际利息收入=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贷:投资收益】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借:应收利息】 利息调整的摊销=二者的差额 (1)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债券 借: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 贷:投资收益【期初债券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差额】(2)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资为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 将上述“应收利息”替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投资收益【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按其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 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减值准备 【基础知识题】200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90万元,另付交易费用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
『答案解析』 (1)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 设内含利率为r,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4/(1+r) 1 + 4/(1+r)2 +…+ 104/(1+r)5 =95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5.16% (2)2004年初购入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 (3)每年利息收益计算过程如下 备注⑤:5.10=104-98.9 每年的分录如下: 借:应收利息③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②-③ 贷:投资收益②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③ 贷:应收利息③ (4)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1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基础知识题】2004年1月2日甲公司购买了乙公司于2004年初发行的公司债券,期限为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4%,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正确答案』 (1)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 设内含利率为r,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120/(1+r) 5 =95 经测算,计算结果:r≈4.78% (2)2004年初购入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 (3)每年利息收益计算过程如下: 每年的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②-4 贷:投资收益 ② 到期时 借:银行存款 12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应计利息 20 【规律总结】 【关键考点4】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各期利息收益的计算及期初或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
【单选题】甲公司2008年1月3日按每张1 049元的溢价价格购入乙公司于2008年1月1日发行的期限为5年、面值为1 0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6%的普通债券8 000张,发生交易费用8 000元,票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债券每年付息一次,最后一年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假设实际年利率为5.33%,甲公司将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则2009年甲公司因持有该批债券应确认的利息收入为( )元 A.340 010 B.445 999 C.447 720 D.480 000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①2009年初的债券摊余成本 =(1 049×8 000+8 000)+(1 049×8 000+8 000)×5.33%-1 000×8 000×6%=8 367 720(元); ②2009年甲公司应确认的利息收入 =8 367 720×5.33%=445 999.476元≈445 999(元)(五)持有至到期投资提取减值的会计处理 1.持有至到期投资可收回价值按未来现金流量按旧的内含报酬率折现认定; 2.减值提取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3.减值计提后,后续利息收益=新的本金×旧利率 【关键考点5】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可收回价值是用未来现金流量匹配旧的内含报酬率折现认定; ②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后投资收益按新的摊余成本乘以旧的内含报酬率认定; ③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后可以恢复但不得超过已提减值准备数; 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面价值。
【基础知识题】200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买价90万元,另付交易费用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2004年末该债券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95.5万元,2005年末债券投资的可收回价值为96.5万元,2006年初甲公司出售此债券,卖价98万元,交易费用1.1万元 『答案解析』 (1)首先计算内含报酬率 设内含利率为r,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4/(1+r) 1 + 4/(1+r)2 +…+ 104/(1+r)5 =95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5.16% (2)2004年初购入该债券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 (3)利息收益计算过程 ①2004年后续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0.9 贷:投资收益 4.9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利息 4 减值计提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0.4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0.4 ②2005年会计分录 借:应收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0.93 贷:投资收益 4.93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利息 4 减值反冲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0.07 贷:资产减值损失 0.07 ③2006年处置投资时 借:银行存款 96.9(=98-1.1)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0.33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3.17(=5-0.9-0.93)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 投资收益 0.4(=96.9-96.5) 教材例题 P137例9-4 P155例9-9三:贷款和应收款项(非重点)三:贷款和应收款项(非重点) 见教材P127 P140 P142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定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上述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需注意以下两类限售股权的分类: P128金融资产的分类如下表:(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 1.直接指定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如: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债券投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等(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加上交易费用构成其入账成本,并以公允价值口径进行后续计量债券:买价-到期未收利息+交易费用股票: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红利+交易费用 股权投资(同长投成本法)股权投资(同长投成本法)则分录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买价-已宣告未发放的股利+交易费用)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债券投资(同持有至)债券投资(同持有至)则此分录调整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计利息 ——利息调整(溢价时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折价时)【2012年单选题】2012年1月1日,甲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丙公司面值为200万元的债券,支付的总价款为195万元(其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4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万元,甲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该资产入账时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的金额为( )万元 A.4(借方) B.4(贷方) C.8(借方) D.8(贷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交易费用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本题分录为: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00 应收利息 4 贷:银行存款 196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8 所以选择D选项 后继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后继计量(按公允价值计量):1、(债券投资)的利息计提 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价值(1)如果是股权投资 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期末公允价值低于此时的账面价值时: 反之即可(2)如果是债券投资 ①期末公允价值高于摊余成本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如果是低于则反之 ②需特别注意的是,此公允价值的调整不影响每期利息收益的计算,即每期利息收益始终用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来测算。
【基础知识题】200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5年,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90万元,交易费用为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100万元,票面利率为4%,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2004年末的公允价值为90万元,2005年末的公允价值为97万元,2006年初售出此金融资产,售价为110万元,假定无交易费用(1)首先计算实际利率 设实际利率为r,该利率应满足如下条件: 4/(1+r) 1 + 4/(1+r)2 +…+ 104/(1+r)5 =95 采用插值法,计算得出r≈5.16% (2)2004年初购入该债券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0 贷:银行存款 9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5(3)每年利息收益计算过程如下:注意:累计公允价 变动额(4)2004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借:应收利息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0.9 贷:投资收益 4.9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利息 4(5)2004年末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9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5.9(6)2005年末计提利息收益时 借:应收利息 4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 0.95 贷:投资收益 4.95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利息 (7)2005年末公允价值变动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6.05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5 注意:可供出售外币货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则其公允价值变动与汇率波动均入资本公积项 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现金股利,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教材例题:P143 例9-6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一般处理计提(股票债券)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暂时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反冲时: 债券: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股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超过贬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6 贷:银行存款 6 借:资本公积 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 1 借:资减值损失 5.9 贷:资本公积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 4.9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 1.9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9教材P158例9-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作为关键知识点掌握,其出题角度较多,并不局限于某一题型,考生应对其会计处理全面掌握。
另外,在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把握一个规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核算原则上与其投资对象直接相关,如果买的是债券,其大部分会计处理原则等同于债券投资,如果买的是股票,则其主要会计处理原则又等同于股权投资,所以“买谁像谁”是它的一个关键特征【2011年计算题】甲公司为上市公司,2009年至2010年对乙公司股票投资有关的材料如下: (1)2009年5月20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300万元(其中包含乙公司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6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10万股普通股股票,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8万元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2009年5月27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6万元 (3)2009年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26元,甲公司预计乙公司股价下跌是暂时性的 (4)2009年7月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至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跌至每股20元,甲公司判断该股票投资已发生减值 (5)2010年4月26日,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每股0.1元 (6)2010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乙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1万元 (7)2010年1月起,乙公司股票价格持续上升;至6月30日,乙公司股票收盘价升至每股25元。
(8)2010年12月24日,甲公司以每股28元的价格在二级市场售出所持乙公司的全部股票,同时支付相关交易费用1.68万元 假定甲公司在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确认公允价值变动并进行减值测试,不考虑所得税因素,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收付要求: (1)根据上述资料,逐笔编制甲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 (2)分别计算甲公司该项投资对2009年度和2010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额 『正确答案』 (1)2009年5月2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5.8 应收股利 6 贷:银行存款 301.8 2009年5月27日: 借:银行存款 6 贷:应收股利 6 2009年6月30日: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5.8 2009年12月31日: 借:资产减值损失95.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35.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60 2010年4月26日: 借:应收股利 1 贷:投资收益 1 2010年5月10日: 借:银行存款 1 贷:应收股利 1 2011年6月30日: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5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2010年12月24日: 借:银行存款 278.3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10 ——公允价值变35.8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295.8 投资收益 28.32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贷:投资收益 50(2)甲公司该项投资对2009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额=资产减值损失95.8万元,即减少营业利润95.8万元。
甲公司该项投资对2010年度营业利润的影响额=1+28.32+50=79.32(万元),即增加营业利润79.32万元四、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处理 教材P128【2011年单选题】企业部分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使剩余部分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当将该剩余部分重分类为( ) A.长期股权投资 B.货款和应收款项 C.交易性金融资产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是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经典例题-2【2013年判断题】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间超过一年后,应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之间不能相互重分类 五、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减值 (对前面的总结)教材P15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1)一般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当初公允价值净贬值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反冲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如果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不含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如果是债券投资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特别注意此下问题: ①如果未发生事实贬值,则每期利息收益的计算同正常情况; ②如果发生事实贬值,则每期利息收益=贬值后的账面价值×旧利率; ③如果发生价值恢复,只要在贬值幅度内的恢复,投资收益依然按最新摊余成本乘以旧利率来测算; ④如果发生价值恢复,已经超过了贬值幅度,超过部分确认为正常的公允价值变动,而后续利息收益按恢复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不包括超出贬值幅度的部分)乘以旧利率来测算。
【关键考点14】此处的金融资产减值重点关注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减值作简要了解 【2013年多选题】下列关于金融资产后续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贷款和应收款项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B.持有至到期投资应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 C.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扣除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按公允价值计量,并扣除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 『正确答案』AB『答案解析』贷款、应收账款、持有至到期投资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照摊余成本计量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期间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且不扣除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处置时可能发生的交易费用在处置时再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