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难题综合题及答案解析.pdf

7页
  • 卖家[上传人]:in****us
  • 文档编号:235850118
  • 上传时间:2022-01-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42.54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物理物理解题方法:比例压轴难题综合题及答案解析一、高中物理解题方法:比例1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1) :(3-2) :(n-1n)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D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n【答案】 B【解析】【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2=2ax,x 为每节车厢的长度,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为123n ,故 A错误B、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时间之比为1:(2-1) : (3-2) :(n-1n) ,故 B 正确C、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 ,则在相等时间里,通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为1:3:5(2n-1) ,故 C 错误D、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为2v,故 D 错误。

      故选: B2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b、c、d 后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 a 到 c 和从 c 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 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 ( )Aa=1m/s2Bvc=3m/sCvb=2m/sD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3s【答案】 B【解析】【详解】AB.由题,小球从a 到 c 和从 c到 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根据推论得知,c 点的速度等于ad间的平均速度,则有:12m/s3m/s222caccdvt,ac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17m/s3.5m/s2acvt,cd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5m/s2.5m/s2cdvt,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10.5m/svvat,A 错误, B正确C.由222bcvva bc( )得, vb=10m/s故 C错误D. 设 c 到 e 的时间为T,则 vc=aT,得 T=6s则从 d 到 e 所用时间为4s,选项 D 错误3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 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 e 为 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由a到b的总时间为0t,则它从a到e所用的时间为 ( )A021t2()B02t2C021t()D022t2()【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eb 和 ab 的时间之比,求出e 到 b 的时间,从而得出a 到 e 的时间采用逆向思维,根据22011122abbexatxat,因为 e 为 ab 的中点,则1022tt,可知a 到 e的时间为200022222tttt, D 正确4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答案】 C【解析】【详解】C.设第一次到第二次位移为x1=2m;第三次到第四次闪光为x3=8m,则有:23162xxmat;则23atm;而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的位移2215xxatm,故 C 正确;B.但由于闪光时间末知,故无法求出加速度,故B 错误;AD.由于时间及加速度无法求出,则初速度及第一次闪光的速度也无法求出,故AD 错误;5如图所示,物体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

      若物体通过AB 和 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 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A B C D【答案】 D【解析】【详解】设物体通过AB、BC所用时间分别为T,则 B 点的速度为:,根据得:;则:;则:故 ABC错误, D正确;故选D6一物体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 T 内通过位移1x,到达 A 点,接着在时间T内又通过位移2x到达 B 点,则以下判读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122xxT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22xTC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2xxTD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2132xxT【答案】 B【解析】【详解】A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知:122AxxvT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C根据 s2- s1aT2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2xxaT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B 不正确,符合题意D由1221212322BAxxxxxxvvatTTTT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B7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 s 内的位移是2 m,第 4 s 内的位移是2.5 m ,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 2 s 内平均速度是2.25 m/sB第 3 s 末瞬时速度是2.25 m/sC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 m/s2D质点的加速度是0.5 m/s2【答案】 ABD【解析】【详解】A依据平均速度公式,故2s 内的平均速度22.52v=2.25m/s;故 A 正确;B第3s末的瞬时速度等于这2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32.25/vvm s,故B正确;CD根据 x=aT2得,质点的加速度222.520.5/1xamsT,故 C错误, D 正确;故选 ABD。

      8如图所示,将一小球从竖直砖墙的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 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置 1 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2dTC小球在位置3 的速度为727dD不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否匀变速【答案】 BC【解析】【详解】A初速度为0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比为1:3:5,而题目中位移比为 2:3:4,故位置1 不是初始位置,A错误;B由图可知1、2 之间的距离为12Hd,2、3 之间的距离为23Hd,3、4 之间的距离为34Hd, 4、5 之间的距离为45Hd,由于433221HHHHHHHd,即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等于恒量,故根据2HaT可求解出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2daT,故B正确;C因为位置 “ 3”所处的时刻是位置“ 2”和位置 “ 4”所处的时刻的中点时刻,故372dvT,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差等于恒量,能判定小球的下落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D 错误9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 内位移为 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B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C第 2s 末的速度大小是9 m/s D第 1s 内的位移大小是6m【答案】 AC【解析】【分析】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2求出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1s末的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求的速度和位移【详解】设第一个 2s 内的位移为x1,第三个2s 内,即最后1 个 2s 内的位移为x3,根据 x3-x1=2aT2得:故 A 正确 , B错误。

      第1s 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内的平均速度,则:,则第 2s 末速度为v=v1+at=6+3 1m/s=9m/s 故 C 正确在第1s 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s=v1t+ at2=6 1+ (-3)12m=4.5m,故 D 错误;故选A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 x=aT2, 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能灵活运用10 如图所示,一滑块以8 m/s 的速度自斜面底端A 点滑上光滑斜面,途经斜面中点C,到达斜面最高点B.如果已知 vAvC43,从 C点到 B点历时 (32)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面的长度应为7 mB斜面的长度应为14 mC滑块到达斜面最高点的速度为vB22m/sD滑块到达斜面最高点的速度为vB2m/s【答案】 BC【解析】【分析】【详解】由已知可知, vAvC43,所以 vC6 m/s,又因为C点为 AB 中点,故vC222ABvv,即vA2vB22vC2,可得vB22m/s,C正确,D错误;由xBC62 222CBvvt (3 2 ) m7 m,得斜面长度x 2xBC14 m,B 正确, A 错误故选B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