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力障碍学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问题浅谈.doc
7页智力障碍学生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问题浅谈【摘要】美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使人在生活中能感受美,体验生活中美的事物,从而在生活中培养创造美的事物的能力而智力障碍的学生由于自身智力缺陷、知识面不广、生活阅历不丰富等问题,缺乏对社会、生活美的认识因此,针对智力障碍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美育教育大部分是依赖语文教学活动当中去实施,如何在语文教育中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①凭借语文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美;②指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表情朗读中培养美;③有效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美使智力障碍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在生活中体验和感受美好事物的愉悦之情关键词】智力障碍;美育教育;感知美;培养美;形成美一、问题的提出智力障碍学生由于自身智力缺陷、知识面不广、生活阅历不丰富等原因的影响,对于哪些事情可以做,那些事情不能做,他们不会区分,只会盲目附和,人云亦云[1]因此,在特殊教育中,如何加强智力障碍学生的美育教育,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市美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内容。
特殊教育美育的目的是让智力障碍儿童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感受美,也懂得利用身边一些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 积极快乐的态度,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2]如何在智力障碍儿童的语文教学中灌输美育教育,是本文论述的重点美育又称美感教育、市美教育[3]它是一种与美感、审美有密切关系的教育活动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字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其实质是通过语文教学中美的感染力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从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施用于生活和工作[4]二、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针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教育,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 凭借语文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感知美在教学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就要在实际教学中重视和强化美育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学习乃至生活中感受美的同时,能够鉴赏美,积极表现美和创造美1) 充分借助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美文,挖掘有价值的审美观点,如人物的形象美、事物的形态美、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的诗意美、结构的形式美等。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其认识美和鉴赏美的能力如学习《诚实的孩子》一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文章A容中学习到诚实勇敢、勇于认错的列宁形象,并以列宁为榜样,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要向列宁学习,做一个诚实勇敢、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使学生领悟到做了错事不要紧,只要知错能改,还是一个好孩子的文学美2)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的美,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里的美如表?F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的《取奶证》一文,表现了邻里间小孩子帮助一位老奶奶取牛奶这一乐于助人事件和另一个小孩拾到东西交回失主的美好心灵,通过学习这些表现社会美的课文,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真、善、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使学生知道在生活中,帮助别人就是做好事,能得到别人的赞扬3) 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美自然美是指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美在培智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表现出赏心悦目的自然美,如《数星星》、《小小的船》等课文,课文通过对美丽星空的描写,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帮助下,初步认识星空“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二) 指导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表情朗读中培养美表情朗读是一种高层次的朗读,它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的充分理解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朗读吋加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情,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
例如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有助于加深理解古诗的深奥内容,领会到诗人在夜静人深,抬头看到天空中一轮圆月时,作者思念故乡及故乡亲人的感情,培养了学生欣赏古诗美的情趣并进一步教育学生对白己的爸爸妈妈耍尊敬,要爱g己的亲人,在家里要多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奶奶洗菜、帮妈妈洗碗,自己的衣服、鞋袜要自己洗等等三)有效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美1.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劳动、守纪律教育智力障碍儿童对新鲜事物较感兴趣,他们的好奇心、模仿性较强根据这一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寓教学活动于游戏当中去,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使全班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课文,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渗透一定的美育教育(思想品德养成方面的教育)如在学习《小白兔和小灰兔》、《寒号鸟》等课文后,教师指导全班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做游戏,教育大家要热爱劳动,使他们懂得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获得,懒惰只能给自己带来危险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扮演,让学生知道,要向小白兔学习,要向喜鹊学习,在生活中、学习上,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
阮某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的帮助下,以前倒水喝、扔垃圾、洗饭碗等都要同学们帮助,从不做值日生工作的,到现在开始愿意做一些值日工作,如擦黑板、擦桌子等,自己想喝水能自己去水房倒水喝,自己吃完饭后能自己去把饭碗洗干净到现在每次星期二轮到他值日时,能扶着桌子(双脚有残疾)去擦桌子、擦黑板等,现在还承担了整理图书角的工作据其家长反映,阮某雄在家也能主动洗碗,洗衣服等,能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2.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如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播放,引导学生观察小兴安岭的美丽,再加上教师生动 形象的讲解,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他们的 爱国主义精神配合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愿为祖国做贡献的教育如在教学课文《张海迪》一文时,通过向学生讲述身有残疾的张海迪姐姐,不怕困难、不扪艰苦,努力学习文化知识,长大后翻译很多有用的外国名著,供青少年们学习的事迹勉励学生,身有残疾并不可怕,我们耍做一个残而不废的人,长大后为祖国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以此来鼓励他们尽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知识,掌握好生活的木领,为其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3. 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文明礼貌习惯,从小就要对学生进行“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的教育,培养他们关心集体、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道德品质在语文教学中,通过领会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感知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和集体主义精神在学习《黄继光》一文吋,使学生从黄继光的英雄形象,理解到集体利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从《人桥》这一篇课文中认识到集体力量的伟大,个人力量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要他们热爱自己的班级、热爱自己的学校,鼓励学生多为班级、为学校争荣誉三、美育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特殊教育美育的冃的是通过一定的文化知识的学习,特别是语文教学,让学生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感受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 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待生活能有一种积极?饭鄣奶?度,使他们能以美的 感受面对人生,使他们的心理全面健康地发展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感受美、 培养美、形成美等环节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之美,使他们长大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中,为社会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打下牢固的基础。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将来能自立于社会,因此养成教育,特别是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在特殊教育中是一个軍点内容这些学生今后要在社会中生存就需要知法守法;要在公共场合中活动就需要懂得社会公德;要在人群中工作就要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耍参加简单的劳动就需要有劳动观念,遵守劳动纪律;在生活中和劳动中他们遇到的困难与挫折比正常人更多更人,这就需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这些好的品德和好的行为,都需要靠我们在教育中从点滴小事开始培养,经过多形式、多渠道、多种手段的反复强化训练,才能使他们逐步提高认识、明白道理,形成良好的习惯,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要靠教育,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智力障碍学生的美育教育尤为重要参考文献:[1] 朴永馨:《特殊教育概论》.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2] 马玉贵,张宁生,孙淑君:《特殊教育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3] 黄国漳,苏国炎:《教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4] 肖非,王雁:《智力落后教育通论》.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