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专研实验课提升科学素养.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hh****pk
  • 文档编号:342262895
  • 上传时间:2022-12-2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7.21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研实验课提升科学素养摘要:地理是一门包罗万象、求真求实的科学,以其独特的魅力, 不仅丰富了广大学生的学识,而且激发了学生敢于提问、勇于探索的求知 欲望,培养了学生积极专研、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 本理念之一就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包括必备的地理知识、一 定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生活能力而在《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 学生作为未来公民必须具备的地理能力主要有:调查、实验、观察、考察、 分析与综合、对比归纳、推理、空间想象、表达、生存、获取与解读等 所有的这些地理能力无不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密切相关地理实验教学 改变了以往照本宣科的惯性,对于地理现象、地理规律由间接接受变为学 生的主动获取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眼、手、口、脑并用,培 养了学生的思维推理、实验观察、对比归纳等能力,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 的培养更是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关键词:地理实验 科学素养 培养一、地理实验能突破重难点,激发浓厚的科学探究欲望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时间和空间跨度都很大,通常情况下 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帮助学生们学习相应地理内容,却难以让学 生真正的理解相应的地理规律。

      在进行地理实验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积极主 动参与获得的感性知识和具有思辨性知识,故而如果能结合中学生的心理 特点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地理实验,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满足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极大的激发了 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实验一:昼夜半球和昼夜交替现象的区别(1) 实验用材:一只黄色乒乓球表示地球;一只手电筒表示太阳2) 实验步骤:①将手电筒对着乒乓球,可见只有半个球面被照亮;②用笔画出亮半球与暗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③将小球按地球自转方 向旋转,则可见亮半球与暗半球在不断更新3) 实验结论:① 昼夜半球形成原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 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即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为夜半球② 昼夜更替现象的原因: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从而昼夜 半球不断地进行交替我曾经有过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观察这二者的区别,经过观 察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这二者的不同,但是时过境迁,没过多久能够明 确区分二者区别的已经是寥寥无几了而地理实验则充分调动学生眼、口、 手、脑等器官,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形成持久的记忆实验二: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实验实验用材:地球仪、黑色墨水和红色墨水各一些、棉签少许实验步骤:①把地球仪按地轴垂直于地面固定住不动,先用棉签在北 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红墨水,让学生观察墨水流动留下的墨迹轨道。

      ②在同样的高纬某点滴一滴黑墨水,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黑 墨水的流动轨迹,并对比红黑墨水流动轨迹进行比较③把地球仪南北极 倒立,重复以上的动作,观察红黑墨水流动轨迹的区别实验结论: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红墨水就会沿经线向低纬度流 动并留下墨迹当地球自转就会发现黑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 极上向下观察,你可以发现黑墨水留下向右偏转的墨迹南半球操作则相 反通过以上简单而又易于操作的实验过程,你是否惊喜的发现,比起平 时我们滔滔不解的口述加到处拷贝别人所谓的优秀课件来说是否更加简 单易懂?效果更好呢?相关复杂的地理规律、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皆以简 易的地理实验而直接化、简单化了,那么还会用那么多学生畏惧地理学习、 感叹地理真难吗?简单易懂的实验操作怎可不会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科学 之奥秘的浓厚兴趣?二、地理实验促进合作探究,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地理实验教学往往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实 验的任务而实验能否顺利完成,不仅应该按照老师预设的进程进行,更 需要组内同学之间的分工合作因此,地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是新课 标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科学素养的最好手段。

      不管实 验操作前的调查设计和准备器材,还是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观察记录、分 析讨论、归纳总结等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小组间的协作才能完成通过实验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倾听,在集体的共同学习中进步和提高如曾经 我把班级分成7个小组,每个小组7人完成热力环流模拟实验并给予他 们相同的实验材料,要求他们按照我预设的实验步骤展开实验操作然而 当大多小组都已又纷纷宣告实验成功完成之后,其中有个小组仍然焦头烂 耳的进行着一次一次的实验操作,可是还是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看 着他们焦虑的样子,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重新开始实验步骤首先将一 个长100厘米左右,宽30左右,高40厘米左右的玻璃槽倒扣在桌子上, 在水槽内左右两处格放置冰块和点燃一支蜡烛,并在中间点燃一支卫生 香,然后让学生观察水槽内的现象然而很遗憾的是,水槽中真的并没有 出现所预想的清晰的环流现象难道是因为冷热差异不大吗?” 一个学 生问道可能是吧?冰块在他们的反复操作过程中已经开始渐渐的融化变 小了于是我们增加了冰块的分量,重新开始操作,可是仍旧没有出现十 分清晰的环流圈是时间不够久!” 一个学生很肯定的讲到,于是我们又 等了两分钟,发现还是没有明显的环流圈,而且水槽内可能因为时间较长 而出现了烟雾缭绕的现象。

      怎么回事呢?总共就这几样实验用材,应该不 会出什么问题的,可是为什么就没有出现预期的效果呢?当我们焦虑不知 所措的时候,一个心细的女生突然喊道:“烟都冒出来了!” “水槽不够封 闭呀!桌子有裂缝烟都跑了! ”师生恍然大悟,于是再次实验,换了张桌 子重新倒扣水槽,果然实验成功了,看着徐徐青烟环绕水槽四周运动,大 家激动的心情真是溢于言表达芬奇有句名言“实验是科学知识的来源,智慧是实验的女儿”在 运用地理实验操作过程总是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不可能完全与教师预定 的教学过程完全一致,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马虎 故而通过地理实验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科学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而且通过一次次的失败,培养了学生坚忍不拔 的意志总之,地理实验教学是地理科学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简单的 实验器材模拟不仅能生动形象把地理规律、认知地理原理的过程展现出 来,化难为易,而且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科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品德参考文献:[1] 陈利清.“失败”的地理实验也是教学成功之母.地理教学[J], 2010.6[2] 高晓骏.让实验走进地理课堂.百度文库[3] 理弘.世界地理未解之谜.西北大学出版社.2006. 5。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