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助读170-180.pdf
4页171. 呕心沥血李贺字长吉 ,, 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 从 小奚奴, 背古锦囊, 遇所得, 书 投囊中 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 如它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 足ju( 四声 ) 成之非大醉、吊丧日 率 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 是 儿要呕出心乃已耳翻译:李贺 , 字长吉 , 长得细瘦,双眉相连,手指长长,能快速地书写每天早上出去 , 骑着瘦弱的马 , 让小书童跟着 , 背着旧锦囊,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写下来投入囊中 从来没有像别人那样牵强附和旧章法 , 先立下题目然后再写诗的 . 等到晚上回来, ( 再 ) 补充完成 . 不是大醉或吊丧每天都像这样 . 等过去也就不怎么理会母亲让丫鬟看他的锦囊,见他写的诗很多,就生气地说: “ 这孩子啊,要呕出心了才罢休啊 ”【注释】1. 从 : 使动用法 .: 旦日从百余骑 .2. 书 : 名作动 .3. 率 : 一概 , 都4. 是 : 指示代词 , 这 . 172. 孤注一掷[ 寇 ] 准颇自矜澶渊之功,虽帝亦以此待准甚厚王钦若深嫉之一日会朝,准先退,帝目送之,钦若因进曰: "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 "帝曰: " 然。
" 钦若曰: " 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 "帝愕然曰: "何故? " 钦若曰: " 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 "帝愀然为之不悦钦若曰: "陛下闻博乎?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陛下,寇准之孤注也,斯亦危矣由是帝顾准浸衰明年,罢为刑部尚书、知陕州,遂用王旦为相翻译:寇准自以为在澶渊之盟中有功而很骄傲,即使是皇帝也因为这对待寇准很优厚王钦若深深嫉妒他一天上朝,寇准先退下,皇帝目送他走王钦若于是进言说: “ 陛下敬重寇准, 是因为他有社稷功劳吗? ” 皇帝说: “ 是这样 ” 王钦若说:“ 澶渊那场战役,陛下不以它为耻辱,却认为寇准有社稷功劳,为什么呢? ” 皇帝惊讶地说: “ 什么原因? ” 王钦若说: “ 城下的盟约, 《春秋》认为是耻辱澶渊的举动, 是城下的盟约 皇上以大国国君的尊贵身份而订城下之盟, 是多么可耻的事! ” 皇帝听后很不高兴,面色忧愁王钦若说: “ 陛下听说过赌博吗?赌博的人输钱快要完了, 就倾其所有赌最后一把, 叫作孤注一掷 陛下就是寇准的孤注一掷,这是很危险的啊 ” 从此皇帝逐渐疏远寇准。
第二年, (寇准 )被罢免 (丞相 )做刑部尚书,总管陕州,于是起用王旦为宰相173. 乐不思蜀司马文王与禅宴, 为之作故蜀技① ,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 “人之无情, 乃 可至于是乎! 虽使诸葛亮在, 不能辅之久全,况姜维邪! ”充曰 : ”不如是 , 殿下何由并之 .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也翻译:司马昭同刘禅一起欢宴,司马昭 (让乐工舞女 )为刘禅表演故国蜀地的舞乐,旁边的人都因此感到悲伤,但刘禅却欢乐嬉笑如常司马昭对贾充说: “ 人没有感情,竟然可以达到这个样子啊!即使诸葛亮在世,也不能长时间完全辅佐他,更何况姜维呢? ” 贾充说: “ 不是这样的话,殿下有什么缘由吞并蜀国呢? ” 改天,司马昭问刘禅: “ 你很思念蜀国吗? ” 刘禅说: “ 这里好,不思念蜀国 ”【注释】①为之作故蜀技 : 技 , 这里指技艺 . 有本作”伎” , 指表演歌舞性质的技艺 . 教材上说是”杂技” , 不确 . 1. 乃 : 竟然 . ”无论魏晋 , 乃不知有汉 . ” 174. 丧家狗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 其项类皋陶, 其肩类子产, 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
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 “形状, 末也 而谓似丧家之狗, 然哉! 然哉! ”翻译:孔子到郑国去, 和学生们走散了 孔子独自站在郭东门 有个郑国人对子贡说:“ 东门口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尧,他的后颈像皋陶,他的肩膀像子产,但是腰部以下不到大禹的三寸,疲劳得像失去主人的狗 ” 子贡将实际情况告诉了孔子孔子欣欣然笑了,说: “ 形容我的样子,是小事然而说我像失去主人的狗,确实是这样啊!确实是这样啊! ”175. 逐客令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於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翻译:正逢有个韩国人郑国来秦国做间谍, 以开凿河渠灌溉田地为名义, 不久被发现了秦国的宗室大臣都对秦王说: “ 诸侯各国来侍奉秦国的人,大都是为他们的国君到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 (大王 )把诸侯各国的宾客一律驱逐出境 ” l 李斯也在被商议驱逐的名单中 李斯就上书: …… 秦王于是废除了逐客的命令, 恢复了李斯的职务终于采用了他的计谋,李斯的官位升到廷尉。
经过二十多年,秦国终于吞并了天下,推尊秦王为皇帝任用李斯做丞相176. 东道主晋侯秦伯围郑, ,, [ 烛之武 ]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君亦无所害 ,, 秦伯说,与郑人盟翻译:晋侯、秦伯 包围郑国, …… 烛之武进见秦伯,说: “ 秦、晋包围了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如果灭掉郑国对你有益, 哪敢来麻烦你?跨越晋国而把遥远的郑国作为贵国的边邑, 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为什么用灭掉郑国的做法来增加邻国的实力呢?邻国的雄厚, 也就是您的削弱 如果放过郑国把它当作您的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往经过,供应所缺少的一切,这对您没有害处 ……” 秦伯很高兴,同郑国缔结了盟约177. 江东父老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 地方 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 渡江而西 ,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 王 我, 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 籍独不愧於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 所当无敌, 尝一日行千里, 不忍杀之, 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 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馀创 ,,乃自刎而死翻译:项王就想往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着,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地方小,但方圆千里,人口有几十万,也足够大王用的了请大王快点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到了,就没有办法过河了项王笑说:上天要让我灭亡,我为什么要渡河! 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渡河向西, 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 即使江东父老可怜我而使我称王, 我又有什么脸面见他们呢?即使他们不说, 我难道就不愧对自己的良心吗?于是对亭长说: 我知道您是长者, 我骑这马 5 年了, 所向无敌,曾经一天奔驰千里,不忍心杀它,就把它送给您吧!于是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用短兵器对抗敌人只有项羽杀了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几处伤 …… 于是自刎而死注释】1. 地方千里:古今异义,土地方圆千里2. 渡江而西:注意:西,名词作动词同《前赤壁赋》 :顺流而东“3. 王:名作东178. 人鉴帝后临朝叹曰:“以铜为鉴,可 正 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朕比使人至其家,得书一纸,始半稿,其可识者曰:‘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弊。
公卿之内,情有爱憎,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见其善爱憎之间,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猜,可以兴矣’其大略如此朕顾思之,恐不免斯过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而必谏也翻译:唐太宗后来在朝堂上感叹说: “ 用铜作镜子,可以使我衣帽端正;用古代作镜子,可以了解兴衰;用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我曾经保有这三面镜子,内心谨防自己的过失如今魏征逝世,我的一面镜子失掉了!最近我派人到他家去,得到了一份手稿,才写一半,稿子中能认清的部分说: ,天下的事情有善有恶任用善人国家就平安,任用坏人国家就衰败公卿之中,感情上有爱憎对憎恶的人,只看到他的缺点;对喜爱的人,只看到他的长处在喜爱和憎恶之间,应当周密审查慎重对待的 如果喜爱一个人而能了解他的缺点; 憎恶一个人, 而能了解他的长处;撤免邪恶的人而不犹豫,任用贤能的人而不猜疑,那么 (国家 )就可以兴盛了 ?稿子内容大致是这样我回头仔细想了想,我恐怕免不了这种过失 公卿和侍臣们可以把魏征的话写在笏板上, 知道我有这种情况, 一定要向我进谏 ”179. 问津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於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耦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翻译:长沮、桀溺并排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说: “ 那个驾车的人是谁? ” 子路说: “ 是孔丘 ” 长沮说; “ 是鲁国的孔丘吗? ” 子路说: “ 是的 ” 长沮说: “ 那就知道渡口了 ” 问桀溺桀溺说: “ 你是谁? ” 子路说: “ 我是仲由 ” 桀溺说: “ 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 ” 子路说: “ 是的 ” 桀溺说: “ 局势混乱 ,天下扰攘, 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与其跟着避开政见不同的人, 还不如跟随避世的隐士 .” (仍旧 )耕作不止子路回来把情况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 “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 我不是那一类的人 (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 ).还有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和你们一起来改革了 ”180. 泰山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
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酺次,玄宗见镒官位腾跃,怪而问之,镒无词以答 黄幡绰 曰: ‘此泰山之力也 ’ ”翻译:唐明皇在泰山封禅, 张说是封禅使者, 张说的女婿郑镒本是九品官 按照老规矩, 封禅以后, 自三公以下都能迁升一级 只有郑镒因为张说一下子升到五品官,并赐与赤色的官服于是大摆宴席 ,以次入座 .玄宗看到郑镒官位迅速升迁,感到很奇怪就问他,郑镒没有话对答黄幡绰说: “ 这是泰山的力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