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室整体小组干预模式降低乳腺癌术后感染的效果分析.docx
2页手术室整体小组干预模式降低乳腺癌术后感染的效果分析 周晓华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整体小组干预模式降低乳腺癌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3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案,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手术室整体小组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室整体护理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关键词:乳腺癌;手术室;术后感染;整体小组干预乳腺癌为常见恶性肿瘤,近些年患病率、死亡率持续增长,手术治疗为该症主要的手段有关资料指出[1],乳腺癌术后手术位置发生感染率在1.7%左右,术后感染影响较大,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影响后续治疗手术室环境、手术本身均会引发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一旦有负性情绪出现,将会影响麻醉、手术的开展,加大术后感染风险早期干预可使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感染风险降低本研究将手术室整体小组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中选取134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7例。
对照组年龄27~60岁,平均(45.2010.55)岁;观察组年龄26~60岁,平均(46.0010.03)岁两组一般数据均衡科比(P>0.05)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包括术前巡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生命的监测、术后指导饮食等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手术室整体小组干预:(1)组建干预小组,成员包括心理咨询师、护士、医师、护士长各1名2)术前干预心理患者确诊后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如焦虑、恐惧、紧张等,加之担心未知的手术效果、预后会加重负性情绪术前干预小组应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掌握患者具体病情,向其讲解手术具体过程,讲述既往成功治愈的案例,减轻恐惧手术的心理,强化其主动配合的意识,提高依从性,与家属配合、沟通,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家庭支持,使其树立信念,增强生活信心3)术前准备在护理常规干预前提下,干预小组评估感染各类风险,对术后感染可能性展开分析,培训护理人员操作的技能,增强无菌意识,查看术中器械、无菌敷料消毒情况,监督手术室环境的消毒工作4)术中干预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員出入手术室应进行严格控制,密切配合,提高熟练程度、默契度,缩短手术时间5)术后干预密切监测恢复室内患者情况,做好保暖工作,减少因低体温引发感染的风险。
1.3 观察指标以SAS(焦虑自评表)、SDS(抑郁自评表)评分评估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不良情绪越严重,分值则越高1.4 统计学处理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观察指标观察组医源性感染发生率为4.48%(3/67),对照组医院性感染发生率为19.40%(13/67),两组比较,χ2=7.098,P<0.052.2 两组SAS、SDS 评分比较两组SAS、SDS干预前数据分别为:观察组(57.77 3.90)分、(40.82 5.37)分,对照组(57.75 3.91)分、(40.97 5.41)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SAS、SDS干预后数据:观察组(27.75 2.21)分、(10.35 3.57)分,对照组(30.56 3.07)分,(18.67 4.18)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3讨论外科手术为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清除病灶,但因患者个体差异,如经济条件、病情、年龄等影响,在手术、麻醉理解认知上差异较大,加之部分患者对医护人员有抵触情绪,内心恐惧手术,可进一步加重应激反应,增加术后感染风险,影响康复效果。
术后发生感染可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引发败血症、全身性感染,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感染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整体小组干预,小组成员自身优点得到发挥,各司其职,从而高效、有序开展各环节的护理工作,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参考文献[1]张丹妮,黄昌情.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0(2):167.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