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税收效应分析课件.ppt
22页税收效应分析税收中性原则•税收应该保持中性,不对纳税人的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产生任何影响,不改变纳税人在消费、生产、储蓄和投资等方面的抉择税收与生产者行为•税收对市场价格的影响 从量税 Pd=Ps+t 从价税 Pd=(1+T)Ps税收是如何影响福利的Q0PriceDSQ1ABCFDEQ2税收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税收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B+C)和生产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D+E)税收收入税收收入 = (B+D)无谓损失无谓损失 = (C+E)=PB P1没有税收没有税收时的价格时的价格= PS卖者得到卖者得到的价格的价格=买者支付买者支付的价格的价格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替代效应X1X2C2C1I1I2PPP’P’TTa1a2a1*a2*对对X1商品的课税商品的课税使得生产者所面临使得生产者所面临的的X1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造成生相对下降,造成生产者增加无税或轻产者增加无税或轻税的税的X2商品的生商品的生产量以替代课税或产量以替代课税或重税的重税的X1商品税收对生产者选择的收入效应X1X2C2C1I1TTa1a2a1*a2*I2T*T*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替代效应X1X2YWI1ATI2BE对对X1商品的课税商品的课税使得消费者所面临使得消费者所面临的的X1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造成消相对上升,造成消费者增加无税或轻费者增加无税或轻税的税的X2商品的消商品的消费量以替代课税或费量以替代课税或重税的重税的X1商品。
商品税收对消费者选择的收入效应X1X2WI1AXI2BDC对X1征税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X1X2YWI1ATI2BEZA’B’用无差异曲线衡量的无谓损失X1X2E’EI1YI2B’AA’B”BY’E”F一次总付税是一种个人应纳税税额并不取决于行为的税或者说纳税人必须支付一定数额,而 与纳税人的行为无关 工工资资率率L2L1W1W2劳动时数劳动时数S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税税前前工工资资率率OL2L1W*SS’E’ED劳动时数劳动时数税收对劳动投入的收入效应劳动时数劳动时数工工资资率率OL1L2W1W2S劳动和闲暇之间的选择闲暇闲暇收入收入FI1AL3BCL1L2DEI2P3P1P2收入效应下,税收对劳动供给是一种激励,而替代效应下,税收对劳动供给是一种负激励人头税和比例所得税对劳动投入的效应比较闲暇闲暇收入收入I1AI2BCL1P3P1P2L3L2DEI3所得税会改变收入和闲暇之间的相对价格,所以具有妨碍劳动投入的替代效应而人头税不改变收入和闲暇之间的相对价格,只存在收入效应比例所得税与累进所得税•比例所得税的边际税率较之同额的累进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更低,所以其替代效应更小。
税收对劳动投入的影响——实证分析•问卷调查•计量研究税收与储蓄•C+I+G+(X-M)=C+S+T•I=S+(T-G)+(M-X)•S=f(Y,R,W,X)•Y—收入(现期和预期收入)•R—储蓄利率(税后收益率)•W—净资产•X—其他因素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收入效应消费消费储储蓄蓄P1I1I2ABEP2S*C2C1课税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消费消费储蓄储蓄I1I2ABCC1C2S1P1P2S2课税行为使得纳税人的税后利息收入减少,从而使得纳税人以消费替代储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税率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消费消费投资投资I1I2ABDC3C2V3P1P2V2C1V1EP3I3最终决定纳税人投资行为的是税后投资收益税收对私人投资的效应是通过税收对纳税人的投资收益率和折旧因素的影响来实现的税收对折旧的影响•折旧作为一项投资成本,直接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从而减少纳税义务•如果税法规定的税收折旧率等于实际折旧率,则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中性的•如果税法规定的税收折旧率大于实际折旧率,则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正向激励的。
•如果税法规定的税收折旧率小于实际折旧率,则对私人投资的影响是负向激励的参见教材第2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