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学习环境-《端午粽》教学设计.docx
10页巧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学习环境-《端午粽》教学设计 一、谈话直接导入新课(一)粽子实物,引出课题1、这是什么?(粽 子)什么时候吃粽子呢?2、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我们家乡的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挂艾叶、赛龙舟、腌咸蛋的习俗二)板书课题,认识“端、粽”字1、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叫端午粽,看老师书写课题(板书课题)2、课题里藏着两个生字呢,( PPT出示生字)读一读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偏旁部首分别是什么?3、学“粽”了和“端”字部首的意义1)火眼金睛瞧一瞧,“粽”中的“米”字变成“米”字旁时有什么变化?“立”字旁呢?(2)为什么“粽”的部首要用“米”?(“粽子”是用米做的)你们太厉害了,一不留神就揭晓了古人造字的秘密,这就是——看偏旁,知字义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个新的识字方法3)用这个方法,你能猜出“端”是什么意思吗?【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地分析“端、粽”两个生字,认识两个新的偏旁“立字旁、米字旁”,在讲解的过程中采用了字源识字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追根溯源明白汉字的本义3、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检查字音。
一)师范读文,生听文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46面,拿起书,听老师先读这个故事,注音听清字音,尤其要仔细听长句子是怎么读的二)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家听得真仔细,老师要做你们的听众了,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长句子,注意停顿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三)识字大闯关你们读得好认真呀,生字会读了吗?我们来识字大闯关1、(ppt出示带音节识字)第一关“识字小老师”,规则:三排生字,三个小老师带读,每字拼读一遍,谁最勇敢相机正音)2、(ppt出示去音节识字)咱们第一关顺利通过,难度升级,敢挑战吗?第二关“识字小达人”,规则:看,生字宝宝躲到粽子里了,咱们吃掉粽子,小组开火车一口读出生字,火车记得拐弯哦!3、(PPT出示赛龙舟读词)难不倒你们,第三关“读词魔力组”,规则:四小队赛龙舟齐读词语,冲刺最难关本环节ppt课件设计形象生动,如:活泼可爱的粽子识字兄弟,色彩鲜艳的识字龙舟,画面充满了童真童趣孩子们“吃粽子”“赛龙舟”兴趣盎然,多样化的识字方式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4、小结: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小精豆!三、指导写字(一)生活识记“豆”字。
1、生活中还知道哪些豆?(指名说)2、是的,说了这么多,那这些呢?(出示PPT)3、小豆子要跟你变个小魔术,小豆子大变身,还有一首小儿歌帮我们记住它(齐读)此处ppt课件设计环节最吸引学生,为了学“豆”字,我将生活中的各种豆类进行拼图制作成动画式的“豆”,变抽象为具体,使孩子们与识字产生共鸣,直观感受,从而丰富表象,以形激情这样的教学,自然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毛豆短,蚕豆扁;红豆圆圆像两点,豇豆长长托上面4、师范写“豆”字,生书空5、学生描红“豆”字找出红颜色的豆,轻轻地描起来二)区分“午”“豆”“节”字中长横的特点(PPT出示三个生字)1、刚才我们写了“午”和“豆”,它们都有一个长横,看“节”字也有横谁来说说它们的位置有什么不一样?2、“豆”的长横要写多长呢?(托上方)3、“午”后长橫要写得稍稍有倾斜,还要(摆稳当)4、那“节”的长橫你觉得怎么写呢?5、归纳三个字,就叫盖下方豆、午、节”这三个字有相同的笔画,用ppt直观呈现出相同笔画的不同位置,并引导学生说出特点,这样更符合低年级识字教学目的】(三)指导写好“节”字1、师范写“节”字,生书空伸出小手,按这样的要求我们来写“节”字(长横写得长长的,盖住下面,这横折钩的起笔往里边收一点。
咱们准备写字了)2、学生练习、评写提醒学生改错)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下面我们一起走进端午节,一到端午节,外婆——(生说)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1)(ppt出示图片)看,这是——生(读词:一锅粽子)(你读),锅在这里表示量词2)还可以说“一锅什么”?想想你家的厨房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五、学习第二自然段(一)观端午粽之“色”1、外婆是多么爱我们呀!我们一起去品尝外婆包的端午粽吧!我想请你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数数这自然段有几句话第几句话写了粽子的样子?2、(ppt第一句话)这句话是个长句子,里面有3个表示颜色的词,它们是?(1)读读看,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叠词有什么好处呢?(2)(ppt出示粽子图片和词组)看,变身了,有什么区别?我们来对比读,听一听,你更喜欢哪组词?为什么?(叠词读起来更好听,颜色显得更浓更美了)(3)我们用这些叠词夸夸外婆包的粽子吧!3、师:我来问,你来答(1)师:什么样的箬竹叶?生:青青的箬竹叶2)师:什么样的糯米?生:白白的糯米3)师:什么样的枣?生:红红的枣颜色真美!)(4)师:现在老师的问题变了青青的什么?白白的什么?红红的什么?(指名回答)4、叠词运用师:你能用这些叠词说说生活中的事物吗?青青的______ 白白的______ 红红的______5、指导朗读第1句话。
ppt出示句子)师:把这些短语送进这个长句子你还能读好吗?(1)师生合作读好长句子师:我想请三个同学来合作,我来问,你来答师:粽子是用什么包的?生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师:里面裹着什么?生2: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师:中间有什么?生3: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2)学生练习读好长句子谁能一个人完整地读一读这个长句子,介绍一下外婆包的粽子?注意哦!读长句子呀,要一眼看一个词,而不是单个的字,还要注意停顿指名读,评读)(3)学生齐读长句子4)小结:一小把糯米,几张箬竹叶,一颗红枣在外婆的手里包了一个好看的粽子相机板书:贴词卡)(二)闻端午粽之“香”1、粽子包好了,入锅了!煮熟啰,外婆一掀开锅盖,请你读(指名读)是呀!煮熟的粽子就飘出(出示词卡:一股清香)一起读词语2、(贴词卡)“股”在这里表示量词3、师:孩子们,外婆包得粽子可是越煮越香呀!谁再读,让香味更浓一点(指名读)嗯!香味都飘满教室了师:闻到粽子香了,你想?师:那赶快尝尝香香的粽子吧!(三)尝端午粽之“ 甜 ”师生合作读:剥开粽叶,谁先尝?生—(咬一口,真是又黏又甜)师:(出示词卡:又黏又甜)读好这个词(贴词卡)师:这又黏又甜的粽子吃了一个?还想吃一个,谁再想尝尝(指名读)黏黏的是—(糯米)甜甜的是—(枣),真是—(又黏又甜)【此处学文环节采用了图文并茂,由词到句,联系学生生活等方式设计合理、形象的ppt课件,把学生带到课文境界中,使枯燥的内容直观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使学生从内心迸出求知的火花,产生了学习的动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ppt配乐)师:小小的粽子包着浓浓的情,深深的爱谁和老师一起合作读第二自然段?(师生合作读)师:我们拿起书,把第二自然段连起来好好读一读,一起感受外婆的情,外婆的爱生齐读)【ppt播放美妙的乐曲,引导学生配乐朗读,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进一步升华六、总结:1、师:轻轻放下书,孩子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了《端午粽》,外婆呀还包了各种粽子,给我讲端午节的故事2、师: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又能吃到又黏又甜的粽子了,关于端午节和粽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别忘了问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下次我们一起来分享吧!板书设计:10端午粽又黏又甜 一股清香红红的枣白白的糯米青青的箬竹叶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