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瓷膜处理设备项目生产作业控制_范文.docx
41页泓域咨询/陶瓷膜处理设备项目生产作业控制陶瓷膜处理设备项目生产作业控制xxx有限公司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 3二、 产业环境分析 5三、 陶瓷膜行业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 6四、 必要性分析 6五、 运营战略正在并越来越受重视 7六、 工业4.0对运营管理模式的重构 8七、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 9八、 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920~1970年) 11九、 员工任务指派 17十、 影响服务业作业计划的因素 19十一、 生产调度 20十二、 生产进度控制 22十三、 投资计划方案 24建设投资估算表 26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27流动资金估算表 2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 2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31十四、 经济效益 3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32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34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7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40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x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占地面积约77.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24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4657.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476.8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40%;建设期利息601.2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3%;流动资金7578.9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87%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34657.0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2386.27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2270.73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785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6562.04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8692.02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85%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50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36898.50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51333.00约77.00亩1.1总建筑面积㎡98057.59容积率1.911.2基底面积㎡31826.46建筑系数62.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36.712总投资万元34657.002.1建设投资万元26476.812.1.1工程费用万元23355.01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373.672.1.3预备费万元748.132.2建设期利息万元601.272.3流动资金万元7578.923资金筹措万元34657.003.1自筹资金万元22386.273.2银行贷款万元12270.734营业收入万元785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66562.04""6利润总额万元11589.36""7净利润万元8692.02""8所得税万元2897.34""9增值税万元2904.93""10税金及附加万元348.60""11纳税总额万元6150.87""12工业增加值万元21373.58""13盈亏平衡点万元36898.50产值14回收期年6.50含建设期24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6.85%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8222.67所得税后二、 产业环境分析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必须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转型、率先、特色”的发展理念。
机遇千载难逢,任务依然艰巨只要全市上下精诚团结、拼搏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进取,就一定能够把握住机遇乘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全面提档进位、率先绿色崛起三、 陶瓷膜行业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科研人员在陶瓷膜材料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以来,我国陶瓷膜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国际领先水平,甚至在个别性能或功能指标上已实现超越,并在生物与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过程工业及特种水处理领域探索出了较为成熟的膜分离技术应用工艺一)陶瓷膜行业膜材料的创新发展实现陶瓷膜材料的低成本化生产,解决制约陶瓷膜推广应用的成本经济性问题;进一步提高陶瓷膜材料的分离精度及分离稳定性,使其在液体分离领域实现纳滤级别的连续高效运行;实现对陶瓷膜表面性质的调控,通过改变其表面亲疏水性及荷电性、生物兼容性等拓展陶瓷膜的应用领域二)陶瓷膜行业多种技术的耦合为满足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需要在陶瓷膜技术之上进行多种技术的耦合,主要体现为:陶瓷膜与其他膜材料的集成应用;膜分离技术与其他技术的集成应用四、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五、 运营战略正在并越来越受重视20世纪70年代初,哈佛商学院的威克姆,斯金纳提出了运营战略的概念运营战略可总结为如何通过运营管理赢得组织的竞争优势其构成要素包括低成本、高质量、准时交货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认识到了运营战略对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了运营战略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撑作用和对运营策略的引领作用可以预见,在21世纪以后的年代里,运营战略将越来越受管理层的重视通用电气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同时也是高质量、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的提供者通用电气致力于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为顾客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众所周知,通用电气通过四大战略获得了数十年的高速增长:全球化战略、服务战略、六西格玛质量要求和电子商务这四大战略有的涉及服务管理,有的涉及质量控制,有的涉及流程变革通用电气已经把运营战略提升到公司战略的层次从这点上,已足见其对运营战略的重视六、 工业4.0对运营管理模式的重构1、工业4.0简介工业4.0是指以信息物理系统为基础,实现企业制造系统的网络化集成以及价值链数字化集成,进而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全面提升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水平和制造业的商业价值工业变革。
工业4.0是由德国联邦教育局及研究部、联邦经济技术部联合资助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启动的一项战略计划,现已提升为德国国家级高科技战略工业4.0与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异曲同工为了实现这一高技术战略,需要以下六项措施予以支撑:(1)创新组织管理;(2)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3)建立复杂管理系统的优化模型;(4)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5)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范;(6)加强专业教育2、工业4.0对运营管理模式的重构如果说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那么,工业4.0就是智能制造时代在这个时代,传统产业将被重新定义,智能机床、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RFID传感器、3D打印、互联网、移动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运营管理视角看,在工业4.0时代,需要重新思考企业的价值取向、组织架构、管理模式,需要重新构建企业的运营体系,需要创新产品研发方式、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物流配送方案、顾客服务流程等运营管理模式以下运营管理方案正在或将要得到实现。
1)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能够直接从顾客那里获取个性化需求,并通过设计与制造的大规模定制将其实现2)柔性化的制造能够更好地响应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变化需求管理、设计变更、过程管理、维护更新等变得更灵活3)智能化的运营管理以CPS为基础,实现人、设备、产品的互联互通,对价值链节点企业数据以及市场数据、销售数据、采购数据、研发数据、工艺技术数据、设备数据、生产过程实时数据、产品与服务数据、物流配送数据等进行深度挖掘,以给出更加科学的运营管理方案七、 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工厂大规模化生产取代工厂个体手工作业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19世纪又扩展到美国和其他国家之前农业一直都是世界各国的主导产业;制造业采取的是手工作坊方式,产品是由手工艺人和其徒弟在作坊里加工出来的这种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直到19世纪初才发生变化许多发明创造改变了生产方式,机器代替了人力其中,最具重大意义的是蒸汽机的发明、劳动分工概念和标准化生产方式的提出1765年,英国人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制造业提供了机械动力,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1776年,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
劳动分工是指让每个劳动者专门从事生产活动的某一部分工作亚当•斯密认为:(1)分工可重复单项操作,提高熟练程度,进而提高效率;(2)分工可减少变换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有利于工具和机器的改进1801年,美国人伊菜•惠特尼提出了标准化生产方式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且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正是采用了标准化,才实现了零件的可互换性,零件才无须定制,才能快速批量生产,才能以标准化的方式生产上万支滑膛枪,才使得后来福特汽车装配线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尽管发生了这些巨大的变化,但管理理论与实践并未获得长足的发展,这时人们迫切需要更系统、切实可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指导生产八、 管理科学与行为科学对运营管理的影响(1920~1970年)科学管理十分强调运营系统规划和设计以及运行与控制的技术因素,而人际关系学说则强调人这一因素的重要性1、数量模型与管理科学20世纪20~70年代,以美国和欧洲的学者为代表的大师们创建了运筹学与管理科学,使运营管理真正建立在定量分析基础之上数量模型的提出和应用推动了工厂的发展早在1915年,F.W.哈里斯提出了第一个模型:库存管理的数学模型。
20世纪30年代,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三个人,H.F.道奇、H.G.罗米格和W.A.休哈特提出了统计过程控制的质量管理理论20世纪20~70年代,以美国和欧洲的学者为代表,包括众多数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相继提出了各种数量模型,如数学规划、对策论、排队论、库存模型等,促成了运筹学的创立与发展这些数量模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后勤组织和武器系统设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也在工业生产组织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战后,研究和改进数量方法的工作仍在进行,人们相继提出了预测技术、项目管理中的计划评审技术和关键路线法、MRP等2、行为科学(1)梅奥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导,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