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前后》 |北师大版.docx
3页一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5.1《前后》 |北师大版1.知识点概述本章主要讲解了位置的前后关系,介绍了在二维平面中的前后位置的概念,包括前后左右的相关概念,以及在绘图与解题中的应用2.知识点详解2.1 前后关系“前”和“后”是一个物体或者事件在位置方面的关系在数学上,我们常将前后关系表示成一条直线或线段上的两个点P、Q,点P在点Q前面时可以表示为P在Q的左边或Q在P的右边2.2 前后的相对性前后是相对的,需要以某个参照物为基准常见的参照物包括地图、图纸、平面等等例如,在看地图时,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位置作为参照物或者把分别的城市作为参照物来确定各城市的位置关系2.3 前后的应用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掌握前后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规划地铁线路时,需要确定各个站点的前后位置关系;在画图时需要明确作图的先后顺序;在解决钟表题和日历问题时,了解日历年份、月份、日的前后关系就能快速帮助我们解决问题3.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2. 能够确定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3. 能够应用前后关系解决数学问题3.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前后的概念教学难点:前后的相对性3.3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让学生自己体验前后的概念,并结合实际应用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前后的相对性。
3.4 教学流程3.4.1 导入环节通过清唱儿歌《前后》为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3.4.2 演示环节通过手指前后移动与让学生自己前后走等形式,让学生自己感受一下前后的概念3.4.3 讲解与练习环节1. 讲解前后的相对性、二维平面的前后关系和在绘图与解题中前后的应用,以及如何确定前后的相对位置关系2. 教师提供有关前后的问题和图形,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和解决问题如:“1、钟表的6点处在哪两个数字之间?”“2、在一张二维平面的图上有三个点:A、B、C,A在B的左边,C在B的右边,那么A和C相对于B的位置关系是什么?”3.4.4 检测环节1.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和学生们进行讨论,其中包括前后关系例如:“地铁站A是在地铁站B的前面还是后面?”2.让学生完成书上相关练习和板书练习3.5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练习来检查学生对前后关系的掌握程度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即时解决4.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前后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了解了前后的相对性和其在各种情境下的应用,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大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