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探析.doc
5页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探析[摘要]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政务公开与群众利益关系密 切,群众关注度高基层政务公开工作的公开程度不一、公开内 容空泛、公开时间滞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此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关键词]基层政府信息公开问题原因一、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到手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准确表达,这两者均做得不够在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中,明明是一个很明确的案件, 由于政府信息发布不谨慎,使群众的疑惑更大,加之有些别有用 心的人从旁煽风点火,造成了群体事件的发生这种不谨慎的政 府信息,对平息事件没有帮助,反而使民众情绪更加不好控制, 最终导致了市委书记钟鸣、市委常委唐敦武被免职一些基层政 府由于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会因工作疏忽大意造成信息发布 不真实、不准确、不谨慎,但最可恨的莫过于隐瞒真相、歪曲事 实,这种行为的必然结果就是把原本不怎么复杂的矛盾更加复杂 化在官本位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县、乡政府经常是需要公开的 不公开,需要完整公开的只前期公开而后期不公开;或单单公开 成绩,对于问题却不公开;更有甚者公开不公开直接取决于领导 者的个人意愿,领导认定可以公开就公开,领导认定不可以公开 就不公开。
而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加之群众对政府缺乏充分的 信任,那么容易导致一些小事演变成为群体性事件第二是不及时公布消息有些非官方的消息制造者往往不负责任,所以总比官方消息更快出现在公众眼中而最最需要的是 突发事件发生后,官方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的消息,这样便可以 控制事态的发展;反之,如果非官方渠道的谣言先发布,那么再 去做修正工作,很可能事倍功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政府 不可能对信息进行垄断,也不能对信息进行垄断近来的各种事 件,如“躲猫猫”事件、邓玉娇事件都证明政府对敏感事件的信 息发布滞后于非官方,这就给了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散布谣言鼓动 不明真相群众的机会第三是信息内容空洞、无力,缺乏实用性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平台有三:政务大厅、政府网站、新闻发言人其中新闻发 言人几乎和基层政府无关,基层政府更多的是利用政务大厅和政 府网站政务大厅于基层而言更实用一些,加之农村网络还未完 全普及,所以基层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政务大厅上,甚至会有专 职的大厅引导员而在政府网站上下的工夫就不够甚至在某些 领导眼里,乡镇政府的信息中心就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存在 的,没有任何实质作用,自然不可能在工作上提供有效帮助。
网 站内容大多是工作报告一类的,对群众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宣 传效果也很有限甚至在有的县区,领导都换了几任了,可网站 上的内容却没有任何变化第四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其一,经费不足信息化建设经费偏高,效果又不是立竿见影,网站和系统建成以后也需要维护,这是一笔长期开支的费用,但乡镇一级财政收入 有限,不能支持这笔开销其二,技术人员不足乡镇工作人员 素质基本偏低,计算机专业人员稀少,缺少一支信息化建设的队 伍,信息化建设目标很难实现其三,在信息共享方面,由于各 层各部门职能不同,对能否公开的尺度把握也不同,这就造成了 系统内部的分歧,作为一个整体推进确有难度二、基层政府信息公开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首先,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律传统很少政府信息公开不仅涉及政府官员的自身利益,更触及官 员的人生观、价值观在一些政府官员当中,仍然存在封建思想观念在他们看来,政府信息掌握在政府官员手中,这是特权, 完全无需向群众公开有的从另一方面考虑,有些事情公开以后 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矛盾,造成群体事件,损害自身利益,丢了“官威”有的残“左”的思想影响,认为信息“公开”是自由化,要不得。
其次,法制不完备《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是党中央突出强调民主政治建设,充分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 监督权,建立阳光政府的重要举措,这是受到重视的体现但在 条例中如何处理政务能否公开方面仍然存在盲区《条例》中规 定,除涉及有关国家秘密、经济商业秘密、公民个人隐私外,其 余资料都应相应公开,这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具体体现但《条 例》第8条同时规定:“有关部门在公开政务信息时,不得危及 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那么问题来了, 公开与保密的界限模糊作为一个法律条例,政府官员自己尚不 能明确的情况下,带入个人情感色彩的保密范围的界定情况就多 了起来,往往在范围上进行扩大,是否应该保密,拿不准的,就 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直接保密第三,群众监督不能到位政府信息公开,执行者在政府,群众很少甚至没有参与其中,或者有心参与却不知如何参与,所 以群众监督很难到位基层政府,信息公开主要是靠自觉尤其 是农村基层政府,群众监督政府的想法几乎为零,政府行为,只 要不太过分地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宁可选择民不与官斗第四,基层工作基础差乡镇机关属于最基层,有的缺乏相对稳定的工作队伍,兼职人员多于专职人员,就算有专职人员, 素质也不是太高。
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多面手,又要上传下 达又要整理文件,同时还要提供各种汇报材料,如果要他们兼职 政务公开工作,那么此项工作也就是上面来检查的时候应付一 下一般基层负责政务公开的多为兼职,都会以本来的科室工作 为主,自然不会在这方面进行创造性的思考政务公开过程中的 信息搜集、整理、编制、查询、维护等环节都涉及运作经费,长 期、稳定的资金投入必不可少,而在乡镇,这种不能立马见效的 事情实行起来比较难另外,内员文化素养不高,计算机方面技 能不强,去做住处公开的事也有实际困难第五,公开哪些内容,以什么样的形式公开,在这方面的认 知上,政府与民众的需求之间有较大出入在《条例》中对公开 形式、程式、内容都没有很清晰的规定,所以政府部门的自由裁 量权比较大,对于公开的程度、深度、广度都是由行政部门决定的,民众方面只能看到行政部门希望公开的那一部分而目前公 开形式又缺少个性和多样化,主要的公开方式就是政府网站,但nr-政府网站普遍存在信息内容不全,更新不及时,不够贴近大众等 问题例如基层政府财政预决算报告,老百姓普遍反映专业性太 强、专业术语太多,根本看不懂因此,虽然各地都建立了政府 网站,但观其在政务公开方面的作用依旧不大。
结语 在政治、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时代已经来临,信息数量的多寡、质量的优劣、传播速度的快慢,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 展的要素之一而政府作为大多数社会信息拥有者,实施信息公 开已经迫在眉睫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发布后,基层政务公开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希望能不断克服存在的问题,采取有力 措施更好地贯彻《条例》规定,使我们的政府真正成为透明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