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礼貌用语教学分析.doc
4页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礼貌用语教学分析=“news_bd”> 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近些年来华的留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变化为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调整礼貌用语作为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毕竟各个民族都有在自己独特的文化环境和社会价值观,因此他们对礼貌用语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所以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不同文化背景环境下开展汉语礼貌用语教学,以此提高汉语教学的实效性 一、中外礼貌用语的差异 受到不同文化以及风俗习性的影响,中外国家的礼貌用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性影响着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缩小中外文化交流的隔阂,我们有必要分析与研究中外礼貌用语的差异 (一)打招呼 打招呼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礼貌用语,但是由于中外之间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导致不同的民族对统一礼貌用语会产生不同的认知效果,比如对吃了吗?我国将其看作是人与人打招呼的最简单方式,也是拉近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方式,但是西方国家却将改礼貌用语看作是一种了解对方信息的询问,让对方感觉到是在向自己探听隐私,会令自己感到不快。
总体看汉语中的打招呼文化与西方打招呼文化的区别就是汉语对打招呼的命题内容的约束相对比较少 (二)寒暄语 寒暄语师活跃气氛的重要途径,一般在进入正式会务之时双方都会彼此寒暄几句,寒暄既有出于关心,也有可能是出于礼貌的相互交流,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的寒暄语具有很大的共同点但是实践当中中西方寒暄语仍存在很大的区别:一是中国寒暄语可能会侵犯西方人的隐私,比如你结婚了吗?在中国是再正常不过的寒暄语,但是在西方则属于侵犯了对方的隐私;二是西方认为中国寒暄语没有实际意义,属于多此一举;三是中国带有关怀性质的寒暄语在西方人看来属于命令性质比如今天可能下雨,出门带上伞在中国属于关心,而在西方看来则属于命令 (三)委婉语 委婉语是各国都会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带有很强的历史文化色彩比如对于富人一词,应用到具体的人身上,该人会在内心产生窃喜,被成为富人的人会感到高兴,而在西方人们比较避讳富人一词,因此富人代表折其要缴纳更多的税总之中西方当代流行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存在着由各自民俗、道德、政治以及社会心理等文化因素所决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充分展现了中西当代留下委婉语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我国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随着我国在世界中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国家的学生开始到我国留学学习,无论是留学学生的人数、生源结构还是所在国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提升我国留学教育工作的质量,教育部提出了优化留学环境的政策,并且力争 2020 年将我国留学生的人数扩大到 50 万,在这种环境下作为留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到汉语教学工作的本质。
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并且在具体的工作中也加强了留学生的汉语日常交流锻炼作为汉语日常交流中的重要内容--礼貌用语在汉语日常交流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都将礼貌用语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看待 我们在看到我国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当前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模式落后 首先我国教师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他们在师生关系上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考虑礼貌用语的实效性,比如来华留学生来着不同的国家,他们之间的文化背景、民族风俗都不相同,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来华留学生的禁忌,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出现紧张的气氛;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尤其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对礼貌用语的教学很多教师在礼貌用语教学时存在很大的目的性,也就是说教师在礼貌用语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对礼貌用语的应用,但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对礼貌用语的解释这对于留学生掌握礼貌语言是不利的,因为礼貌用语是在日常交流中应用的,需要与平时语言交流相融合 (二)对外汉语教材存在缺陷 教师是汉语言教学的重要载体,由于对外汉语言教学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因此专门针对礼貌用语教学的教材还比较少:一是教材的编制缺乏针对性。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内学者编著的,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应用的教材过于单一,比如汉语教材中的内容更多的是从国内的风俗文化考虑,而没有将留学生所在地区的文化背景相结合,导致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礼貌用语时存在很大的迷惑性;二是汉语教材在教学内容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界限比较清晰,导致学生对汉语礼貌用语的实践应用技能不高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统教材》语言技能类一年级的教材为例,学生要想学习与掌握礼貌用语就必须要将汉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但是目前我国汉语教材往往会忽视该部分 (三)我国对外汉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我国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时缺乏对来华留学生所在国家文化的了解,结果导致出现了许多语用上的失误比如教师在进行汉语转化时,往往是按照母语的语言规则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出现了许多的语用迁移,最终导致留学生对汉语礼貌用语的错误认识;其次我国缺乏对某些地区礼貌用语研究的专业人才要想深入开展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工作,就必须要保证教育工作者要熟悉该国的礼貌用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汉语言礼貌用语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但是在这方面我国对外汉语教师的数量则比较少,尤其是对留学生当地历史文化与民俗习惯等全面掌握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三、完善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创新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学以致用的理念,要让汉语礼貌用语与日常的语言交流相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文化教学的理念礼貌属于一种文化,脱离地域文化的礼貌用语教学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汉语礼貌用语教学中要将文化教育与礼貌用语教育相结合,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以此提高他们对汉语礼貌用语文化根源的理解;其次在汉语礼貌用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树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教师在礼貌用语教学中要对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交流可以及时的发现留学生对汉语礼貌用语的掌握程度 (二)完善礼貌用语教材教材,增强教材的针对性 一是要完善礼貌用语教材内容的时代性与针对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的礼貌用语逐渐的被社会所抛弃,同时一些新的词汇被社会所应用,因此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材的内容也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而对于在中国工作的学习者而言,则要选择涉及商务礼仪、商务问候的汉语词汇;二是强化应用性练习在汉语礼貌用语的教学中,教材上也应该配备相应的练习,帮助留学生加深对汉语礼貌语的认识的同时训练礼貌用语的使用。
(三)提高对外汉语礼貌用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对外教师要强化自身的礼貌意识教师是学生的第一示范者,教师的行为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无论实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日常的行为中都要树立礼貌意识,以切身的实际行动向学生贯彻礼貌意识另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具有礼貌意识不仅是现实教学工作的要求,而且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具体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