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国考申论指导申论主题拆分拟题法.docx
3页2022国考申论指导:申论主题拆分拟题法“主题拆分法”主要是要求考生先找出一个可以“拆分”的“主题词”,然后“拆分”后的词汇与原来的“主题词”一道组成一个切合题意的题目这个方法是好用的一个方法,但由于其具有肯定的局限性,即必需是可以“拆分”的“主题词”才可以使用这一方法,因此考生必需要选择好适当的“主题词”就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了 这里首先我们介绍一种常见的套用模式:“AB”不能“A”而不“B” 备注:“AB”指的是选择出来的“主题词”, “A”和“B”分别指代被拆分出来的两个词 【范例二】我们再选择07年国考的申论话题:农村土地征用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农村土地征用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征用”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征用不能“征”而不“用” 题目含义:农村土地不能被“征收”之后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利用”,寓意07年国考申论材料中的“存量土地”问题 【例】我们先选择05年国考的申论话题:农夫增收困难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农夫增收困难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增收”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增收不能“增”而不“收” 题目含义:农夫增收问题的解决,不能只是粮食“增产”却没有“实际收入”的增加。
【例】我们连续选择08年国考的申论话题:能源开发问题 推敲思路:对于“能源开发问题”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开发”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开发不能“开”而不“发” 题目含义:能源开发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注意“开拓”当地能源资源,而无视了要使当地经济的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展” 说到这里,或许敏锐的考生又会发觉,怎么又少了06年国考真题的套用呢?06年国考的申论话题是“突发公共大事应急机制的构建”在这个主题句当中,好像没有哪个词可以做拆分,比方“突发”不能“突”而不“发”,好像有些不伦不类 后来经过一番研发,最终在另外一个角度,找到我们的答案,考生请看下面的范例分析: 【例】我们选择06年国考的申论话题:突发公共大事应急机制的构建 推敲思路:对于“突发公共大事应急机制的构建”这句主题句,其中能够拆分的只有“大事”二字,于是我们可以拟这样一个题目: 大事不能事(视)而不件(见) 题目含义:突发公共大事的解决需要治理者赐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在大事发生实行“视而不见”的态度,应当建立相应的责任监视机制,使得有关部门的治理者能快速对突发大事做出反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