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镜镜片公司定价策略方案(参考).docx
38页泓域/眼镜镜片公司定价策略方案眼镜镜片公司定价策略方案目录一、 产业环境分析 2二、 中国眼镜市场发展特征 2三、 必要性分析 4四、 产品成本和市场需求 4五、 定价目标 5六、 中国企业的价格战 7七、 顾客对企业变价的反应 11八、 项目基本情况 12九、 发展规划分析 17十、 法人治理结构 20十一、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 35劳动定员一览表 36一、 产业环境分析到“十三五”末,力争实现经济增长、发展质量效益、生态环境在省市争先进位;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增加1.5倍以上;是到2020年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 中国眼镜市场发展特征突如其来的疫情无论对产业链上中游的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眼镜相关产品制造商,还是下游的零售商与经销商均造成较大程度冲击但由于眼镜相关产品的刚需属性,在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眼镜市场迅速恢复活力2020年,国内眼镜产品市场规模与上年基本持平,略降0.2%,而承载眼镜主要功能的镜片市场更是实现小幅增长与国内整体消费品市场相比,眼镜行业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强,2020年,国内眼镜及镜片的市场规模增速分别比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高3.7个百分点与4.9个百分点。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眼镜及相关产品出口国,国内有大量眼镜及镜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往海外由于受全球疫情肆虐的影响,2020年我国眼镜及其零件出口总额出现负增长,造成部分外销产品流入国内市场,使得国内市场头部企业以外的其他厂商销量占比较2019年小幅提升了0.9个百分点而随着国际市场对眼镜产品刚性需求的释放,眼镜及其零件出口业务迎来高速增长,2021年1-9月,出口额同比增速已达到12.9%在此背景下,预计国内镜片市场销量向头部企业,尤其是万新、明月等本土头部厂商集中的态势仍将延续,到2024年,头部企业所占销量市场份额有望达到76.3%作为消费者购买眼镜及相关产品最主要的渠道,眼镜零售店的选址直接关系到其发展乃至生存随着大众消费习惯与需求的不断改变,眼镜零售店正经历着由独立街铺向综合商超场所分化的过程除了诞生之初就根植于购物中心的快时尚眼镜店,连锁眼镜店也在调整经营策略,将新设店面大量铺在综合商超及医疗机构等场所以博士眼镜为例,近三年来,博士眼镜商超场所及医疗机构直营店数量由264家增加至315家,而独立街铺直营店则由89家减少至74家,其方向调整的根本原因在于综合商超店面坪效明显高于独立街铺,2020年,博士眼镜商超直营店的店面坪效比独立街铺高42.2%。
对于自身利润率并不高的眼镜零售端,店面坪效的差距必然会引导企业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综合商超领域除了眼镜零售店之外,眼科医院与诊所是消费者购买眼镜及镜片的另一重要渠道近年来,国内眼科专科医院及眼科诊所,尤其是民办眼科医院的数量迅速增长,眼科医院数量由2014年的403家攀升至2019年的945家,其中94.2%为非公立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办民营医院,以各类镜片销售及验配服务为核心的视光服务业务是眼科医院与诊所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以国内民营眼科医院龙头企业爱尔眼科为例,2020年视光服务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为20.6%,收入规模已达24.5亿元,何氏眼科、普瑞眼科等国内其他头部民营眼科医院的视光服务收入也均超过2亿元并呈稳定增长态势尽管视光服务收入中还包含角膜接触镜等其他类产品收入,但不难看出眼科医院与诊所在眼镜产业链下游的地位已愈发重要三、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 产品成本和市场需求(一)产品成本任何企业都不能随心所欲制定价格从长远看,任何产品的销售价格都必须高于成本费用,这样才能以销售收入抵偿生产成本和经营费用因此企业制定价格必须估算相关成本对于已有的产品,相关成本是指同生产、分销有关的直接成本和分配的间接成本;对于新产品,相关成本是在未来的整个生命周期里的直接成本和分配的间接成本二)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受价格和收入变动的影响因价格或收入等因素引起的需求相应的变动率叫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的敏感程度,以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值计算,即价格变动百分之一会使需求变动百分之几以下情况可能使需求缺乏弹性:市场上没有替代品或竞争者;购买者对较高价格不在意;购买者改变购买习惯较慢,也不积极寻找较便宜东西;购买者认为质量有所提高,或者认为存在通货膨胀等,价格较高是应该的五、 定价目标任何企业制定价格,都必须考虑目标市场战略及市场定位假如企业经过认真分析,决定为收入较高的消费者设计、生产高档、豪华家具,其目标市场和定位就决定了价格要高此外,企业还要考虑一些具体的经营目标,如利润额、销售额、市场占有率等,它们都会对定价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的每一可能的定价选择,对利润、收入、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影响企业的定价目标主要有:(一)维持生存如果企业产能、产量过剩,或面临激烈竞争,则会把维持生存作为主要目标为了确保继续开工和存货出手,企业必须制定较低价格,并希望市场是价格敏感型的许多企业通过大规模的价格折扣来保持企业活力只要其销售收入能弥补可变成本和部分固定成本,企业的生存便可得以维持二)当期利润最大化有些企业希望制定能使当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他们估计需求和成本,并据此选择一种价格,使之能产生最大的当期利润、现金流量或投资报酬率假定企业对其产品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有充分了解,借助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便可制定确保当期利润最大化的价格三)市场占有率最大化有些企业通过定价取得控制市场的地位,即使市场占有率最大化因为这些企业确信,赢得最高市场占有率,将享有最低成本和最高的长期利润,所以,在单位产品价格不低于可变成本的条件下,制定尽可能低的价格,追求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企业也可能追求某一特定的市场占有率,为这一目标企业要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计划和价格策略具备下述条件之一时,企业可考虑通过低价实现高市场占有率:(1)市场对价格高度敏感,低价能刺激需求迅速增长;(2)生产与分销的单位成本,会随生产经验的积累下降;(3)低价能吓阻现有的和潜在的竞争者。
四)产品质量最优化企业也可考虑质量领先这样的目标,并在生产和市场营销过程中始终贯彻产品质量最优化的指导思想这就要求用高价弥补高质量和研发的高成本产品优质优价的同时,还应辅以相应的优质服务六、 中国企业的价格战价格战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是指一段时间内,某行业大量企业以集中的大幅度降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并导致该行业一批企业利润下滑、生存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竞争态势价格战的根源在于产品供过于求、同类产品过剩,各个企业之间产品雷同,外观、造型、质量与性能没有大的区别,同质化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不到位等在实践中,企业采用竞争性的降价而发起或参与价格战,多半是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价格竞争能力;有些企业有时则是为了盘活资金以用于开发新产品而处理积压产品;有些则是为了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还有一些是生产能力过剩需要扩大销售,而通过其他营销策略扩大销售的余地很小另外一些企业则是由于同类产品发起了价格战,为了巩固已有市场而不得不被动卷入到价格战中一)价格战的形式价格战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其战略目标相对单一,就是通过价格上的短兵相接,以达到企业战略部署的真正实现价格战有以下形式:1、进攻型价格战这是企业主动采取的一种市场攻击行为,其表现为快速占领市场,尽可能地抢占对手的市场份额,打击面大,一般较为主动。
进攻型价格战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往往都是出于战略考虑,比如为迎合整个行业竞争需要,或企业自身为实现快速增长、达到规模效应,从而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2、狙击型价格战企业在细分市场上瞄准目标,有效打击竞争者,瓜分对手的市场份额通常针对性较强,打击面较窄,专注有力狙击型价格战是企业采取的介于进攻型与防御型之间的一种行为,是企业为了更好地进行市场细分而采取的一种“突击”行动3、防御型价格战一般是企业迫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市场行为当领地有“强敌”入侵,为保全市场,往往采取这种防御型价格战防御型价格战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参与价格战的产品要有侧重点,针对竞争品的主要规格,选取相应产品参与价格战,不可全线参与;第二,参战产品尽量采用新产品,因为价格战过后,这种“炮灰”产品往往不再具有保留价值;第三,防御与进攻完美结合,于防御中体现进攻,乘机扩大市场份额,“一箭多雕”二)价格战的效果不可否认,价格战的出现有它的积极意义有关专家总结了七大作用:(1)价格战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2)价格战可迅速促进市场扩容,提高社会购买力和扩大内需3)价格战可淘汰一批劣质产品生产商及谋求短期利益者,制止重复投资,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整合与利用。
4)价格战可使消费者直接得益,用更少的代价尽享现代化的生活品质5)价格战可以提升民族品牌搏击海外市场的竞争力6)价格战加快产品创新与营销实践的升级7)价格战促使中国企业优化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素质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价格战会带来意料不到的代价付出:(1)从消费者角度而言,尝到价格战的甜头后,那些对品质要求不太高或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就会选择价格最低的产品,而不再考虑企业的品牌消费者还会采取观望态度,等待下一次厂家、商家的价格比拼这意味着企业不降价就无法推动自己的销售这一点以消费者在超市购买特价商品的行为表现得最为明显2)在价格战第一回合落败的竞争对手,极可能选择再压低自己价格,力争在第二回合中扳回一局对于对手的这一轮降价行为,企业又不得不采取相应的回应策略周而复始成了一种循环,成了一种经常性行为,陷入价格战的怪圈,价格一降再降,市场却不断萎缩,企业盈利日渐减少3)价格战过后,竞争者或许淘汰出局,原有资产却仍然留在市场它们可能用极低的价格出售资产,创造出成本更低、行为更不可预测的新竞争者4)每经历一次价格战,幸存竞争者的力量又衰弱一分,因而它们能够拿来继续作战的筹码越来越少20世纪90年代末的彩电企业多年彼此恶斗的结果,是财务状况一家比一家糟,就是最好的例证。
因此,认清价格战可能带来的风险,将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价格战略:要不要参与价格战?参与程度多大?应如何制定防御性竞争策略,将自己与对手价格战的伤害降至最低?等等价格决策绝不能只为达到短期销售目标,而应强化长期获利能力七、 顾客对企业变价的反应无论提价或降价,都必然影响购买者、竞争者、经销商和供应商的利益,政府对企业变价也会关心这里先分析购买者对变价的反应顾客对于企业某种产品降价,可能这样理解:(1)这种产品的式样老了,将被新型产品所代替2)这种产品有某些缺点,销售不畅3)企业遇到财务、资金困难,难以继续经营4)价格还会下跌5)这种产品的质量下降了提价通常会影响销售,但是购买者对某种产品提价也可能这样理解:(1)这种产品畅销,不赶快就买不到了2)这种产品很有价值3)卖主想尽量取得更多利润一般地说,购买者对于价值高低不同的产品价格的反应有所不同对于价值高、经常买的产品价格变动敏感,对于价值低、不常买的商品即使单位价格较高也不大注意购买者虽然关心产品价格变动,但是也可能更关心取得、使用和维修产品的总费用如果卖主能使顾客相信,某种产品取得、使用和维修的总费用较低,那么它就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