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西旅游发展的过去、现状及未来.doc
12页1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过去、现状及未来旅游,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如帝王将相的巡游,和尚道士的云游,文人墨客的漫游,经贸商人的商游等但是旅游真正作为一个产业被提出来,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相对于旅游的发展,旅游产业概念的提出要晚得多文章对湘西旅游产业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认为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经历了至少五个阶段,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结合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提出对策和建议一、湘西旅游产业发展历史沿革关于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划分问题,各界对此观点并不统一,目前也没有人对其进行过系统梳理,笔者认为,湘西州旅游产业的发展是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湘西州委、州政府这么多年来探索出的一条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湘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本文按照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将其划分为开发期、迂回期、二次创业期、稳定发展期、转型升级期五个阶段一) 湘西州旅游产业的开发期具体时间为 1957 年 9 月 20 日湘西自治州成立到 1988 年212 月 31 日桑植、大庸二县被划入张家界市该阶段,是湘西州旅游发展的起步期,也是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开发期,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重心和重点主要在大庸县张家界、桑植县的天子山和永顺县的猛洞河三个核心景区。
当时基本上投入了全州的主要财力进行开发通过几年的努力,三大景区横空出世,尤其是大庸县张家界、桑植县的天子山,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质的自然景观,很快占据了旅游市场的一个制高点,凭借湘西雄奇壮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湘西州的旅游产业已成雏形二) 湘西州旅游产业的迂回期正当湘西州旅游产业渐入佳境时,1988 年 12 月 31 日,湖南省委、省政府为了培育全省旅游龙头,打造张家界旅游品牌,将大庸、桑植两县从湘西自治州划出,组建大庸市(现张家界市)此举一出,湘西州旅游产业遭受重创,仅存的一条猛洞河实在难以支撑起湘西旅游的一片天,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一度处于低迷状态湘西州的旅游产业是否从此一蹶不振,偃旗息鼓?湘西州的旅游业是否还有前途?湘西州的旅游将走向何方?一时,多少人迷茫困顿,多少人忧心忡忡湘西旅游产业在湘西人的挣扎、慌乱与不断的思想争斗中徘徊,这个时间一直持续了近 5 年三) 湘西州旅游产业的二次创业期时间为 1994 年至 2001 年,这一阶段是湘西州旅游产业的3发展期,又或者说是湘西州旅游产业的第二次创业期所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1999 年 11 月 12 日,香港振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永顺县政府正式签订协议,投入资金 2.8 亿元买断猛洞河风景区经营权 50 年,开我州旅游招商的历史先河,载入我州旅游发展的史册。
借此,永顺县不负厚望,先声夺人,依托王村古镇,做活猛洞河文章,打响“天下第一漂” 旅游品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树万树梨花开 ”湘西州再掀旅游开 发热潮凤凰齐梁洞走向市场,古城开发呼之欲出;2001 年,张家界黄龙洞旅游有限公司强力跟进,旅界巨鳄叶文智以 8.33 亿元的标的获得凤凰古城 50 年的经营权强势旅游企业的介入,重大旅游项目的启动,支撑起凤凰古城乃至我州旅游发展的脊梁,为湘西旅游产业快速腾飞插上了翅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劫后余生”的湘西旅游产业再次向世人展示出勃然生机1999 年,湘西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旅游强州目标2001 年 4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来我州视察时指出:“发展旅游业是湘西今后最大的门路 ”随着市场宣传促销的跟进,湘西州旅游产业起势明显四) 湘西州旅游产业的稳定期4从 2001 年到 2008 年,湘西州旅游产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分析原因主要是全州旅游发展总体环境和面貌的极大改善一是旅游产业发展思路逐渐清晰,以西部大开发和湖南省开发大湘西为契机,将旅游带动战略作为全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六大战略之一,将旅游业作为全州三大重点产业之一来抓,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文化旅游大州的战略目标,引领湘西州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是继续加大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据不完全统计,湘西州旅游项目招商引资的总规模达到 18.6 亿旅游基础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湘 西 州 近 10年 旅 游 发 展 轨 迹91 137.99 169.97253.11 275.7431.24570.8 655.8793.5 852.66 51.3 23.2 49.72 9 56.4 32.36 14.8 21 7.5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接 待 人 次 (万 人 次 )增 长 比 例 ( %)湘 西 州 近 10年 旅 游 收 入 发 展 轨 迹0.84 1.16 2.18 2.69 3.64 6.2 20.5 24.631.3 38.44-0.237.487.923.4 3569.4230.623 27.2 22.8-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旅 游 收 入 ( 亿 元 )增 长 比 例 ( %)5三是逐步提升景区景点的品味,通过申报各级名称名镇、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风景名胜区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景区的品味。
全州国字号跃居全省 14 市州前列四是加大市场宣传促销力度,打造神秘湘西旅游品牌,2001 年以来,投入市场宣传经费达 1亿元,推动了湘西州旅游产业稳定发展五) 湘西州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期随着国民人均收入与闲暇时间进一步提高,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旅游消费更加旺盛,市场需求多样化、高端化、多元化趋势明显,迫使旅游产业必须向深度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的升级湘西州旅游产业也不例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湘西州旅游产业如何进行转型升级,摆在 270 万湘西人民的面前尤其是常吉高速公路开通以后,湘西迎来高速旅游时代,游客纷至沓来,各大景区景点一片火爆局面,来势不可挡张花、吉怀、吉花等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湘西旅游大通道格局逐渐形成,快旅慢游的趋势尤为明显,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湘西州加快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加速全州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步伐,重点推进凤凰龙头的提质增效建设和芙蓉镇第二个核心旅游板块建设,打造第二个旅游增长极;加快了乾州古城景点圈建设,积极开展市场宣传营销和旅游行业管理等等二、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现实问题现代发展经济学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旅不活基于以上的观点,笔者认为,农业、工业、旅游业三者之间紧密6联系,有很强的层次关系,在湘西州,发展农业没有肥沃而平坦的土地,发展工业没有充裕的资本和技术条件,唯有发展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产业,以旅游业来激活第三产业阀,发挥旅游聚辐射能量,进而推动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
走逆向的富民发展模式在湘西州,旅游产业可谓一枝独秀,笔者认为,必须对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不断抬高旅游产业的地位,发挥旅游产业在全行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一) 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为了更好地分析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笔者从软硬两个环境方面进行论述:在旅游产业发展软环境方面: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为加快民族地区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的开发,大力发展民族风情自然风光旅游,湖南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 4 个文件(通知)加大对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支持力度,同时,湘西州委、州人民政府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确立了“建设 一个龙头 、一个集散中心、两条风景线、三个核心景点圈、实现六个增值”的“11236” 旅游发展新思路二是旅游产业发展市场环境优势明显目前湘西州的旅游市场主要是省内市场为主,省内游客总量占 57.75%,尤其是常吉高速公路开通之后,自驾游、散客人数大量增加,短线游客数量大幅增长其次是华东地区的广东、浙江等省,周边市场逐步发展壮大,神秘湘西旅7游品牌市场地位得到巩固三是旅游产业服务环境逐步改善目前,湘西州拥有旅行社 48 家,国际社 2 家,导游人员 600 多人,宾馆直接从业人员近 1 万人。
2009 年 3 月,湘西州举办了首届导游大赛,大大提高了导游人员的积极性四是旅游发展人文自然环境相对和谐2008 年,为了进一步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积极打造两条风景线,湘西自治州投入了近 2000 万元实施“八百里绿色行动计划”,对 旅游通道周边进行绿化,收到良好效果在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方面:一是旅游交通条件逐步得到改善2008 年 12 月,常吉高速公路开通,结束了湘西州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从此,湘西州旅游产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2009年上半年,湘西州共接待旅游人次 493.5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7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6.3%和 51.7%,旅游产业发展成为湘西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二是景点景区建设力度加强为了增强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充分挖掘湘西旅游产业发展潜力,2008 年下半年以来,湘西州委、州政府积极筹划,打造继凤凰之后的第二个旅游增长极,重点建设芙蓉镇景点圈,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三是游客接待设施不断增加主要是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旅游市场的繁荣,带动了湘西州旅馆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州拥有宾馆客房总数 19771 间,床位数 36779 个,其中凤凰县有床位数 12354 个,占全州33.6%;吉首市有床位 9464 个,占全州的 25.7%。
四是旅游产品8建设力度加大主推的凤凰古城、奇梁洞、猛洞河旅游产品已经形成一定市场知名度目前,里耶秦文化产品、坐龙峡探险旅游产品、小溪生态养身旅游产品等已经投放市场,取得初步效果二) 湘西州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主题定位不明确湘西州在对外进行旅游推介的过程中,一再强调山水风光秀丽奇特,历史文化悠久厚重,民族风情古朴浓郁这三大特色似乎是湘西州的优势,根据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眼光,其实不然,湘西州的山水风光奇特秀丽比不过张家界,历史文化厚重不如长沙马王堆、毛泽东刘少奇故居那样有影响力,生态环境良好却和怀化和常德的环境差不多,这样缺乏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宣传一定程度是弱化了湘西旅游发展的优势,分散了游客的注意力二是招商引资难度大反思湘西州旅游招商引资项目的运行情况,很多项目的运行是很不成功的,由于景区经营权被买断,而开发商又没有持续投入,导致景区建设质量低下,一直发展不上去,进入恶性循环三是旅游协调难度大旅游产业是一个高度关联性的产业,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行政管理体制等条件制约,发展旅游协调难度大四是旅游运行环境不优总体来看,湘西州的旅游仍然走的低端市场,很难吸引高端游客进入,主要原因是旅游运行不优。
三、下步加快湘西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9(一) 整合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市场竞争力深度开发旅游产品,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在历史名城名镇游方面,以凤凰古城为龙头,启动凤凰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把凤凰古城景区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产品;在生态旅游方面,精心建设猛洞河漂流、德夯、红石林奇观地质奇观、坐龙峡生态探险等旅游产品;在冬季旅游方面,要着力建设不二门温泉疗养产品;在历史文化游方面,重点打造里耶秦简、边城茶洞沈从文文学作品主题游等经典产品;在红色旅游方面,重点抓好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塔卧的保护性开发;在生态观光农业方面,在张家界至凤凰等旅游黄金大通道线上,抓好以永顺猕猴桃、古丈茶叶、吉首花卉盆景、泸溪椪柑等观光园为主的生态观光农业,构建旅游综合产业集群;在旅游景观带建设方面,以民族建筑、农耕文化、自然生态为特色,打造生态民俗旅游景观带,抓好重点旅游大通道沿线及重点旅游县市的生态环境大保护和百个古村落、千栋百年老宅、万栋特色民居大保护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