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毕业论文-.docx
24页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原因和影响分析The Motivation and Effects ofTNCS,Divestment from China院 系:经济管理学院随着国际金融危机从金融领域逐渐扩散到实体经济,跨国公司在华FDI已经 受到明显影响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跨国公司资金链紧张,削弱了其投资能力; 另一方面,各国提出的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金融危机的应对政策也限制了 FDI的流动加之我国外资政策环境的转变以及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也削弱了跨 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意愿为了实施其归核化战略,规避较大的无形风险,一些跨 国公司开始在华撤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非正常撤资的现象,给我国带来 了十分恶劣的影响各级政府和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外资的市场进入与退出机制,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改善外资区域布局,建立撤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对外资企 业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严格防范外资非法撤资,并加大对非法撤资的打击力 度本文关注金融危机之后的跨国公司撤资问题,通过撤资实例思考跨国公司撤 资的特点,分析撤资的原因和影响,最后从政府、企业等角度提出一些可行性的 对策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撤资动因影响AbstractWith the sprea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rom financial area to real economy, the FDI of MNCs in China has been affected greatly. On one side, the crisis has led to insufficient fund chain of MNCs and has seriously reduced these MNCs' investment ability. On the other side, the countermeasures introduced by some countries showing some trade protectionism have greatly restricted the flow of FDI. Moreover,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China's policy toward foreign capitals and the increased cost of production factors have reduced MNCs' investment willingness in China. To carry out their refocusing strategy and avoid greater invisible risks, some MNCs are withdrawing their capital from China.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some abnormal divestment of MNCs, because it has done great harm to China's economy. The govern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mechanism for the market entry and withdrawing of foreign capital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capital utilization, improve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oreign funds, set up mechanism for divestment monitoring and warning,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foreign enterprises, improv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revent illegal divestment, and intensify the crackdown on the illegal divestment.This article pays attention to the MNCs' divestment from China after the financial crisis;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causes and effects of divestment, finally, some feasible measures are proposed from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 and some other angles of view.Key word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divestment from China motivation effect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和现状 21. 1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 21.2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现状 22金融危机下在华跨国公司撤资动因分析 72.1跨国公司风险意识强化投资意愿下降引发撤资 72.2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力普遍下降导致撤资 82.3跨国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客观需要 82.4中国新推行的政策减少跨国公司在华的直接投资 93跨国公司撤资对中国的影响 123. 1跨国公司撤资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123.2跨国公司撤资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144中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策略 154. 1强化政府职能改善投资环境 154.2积极引入链式投资发展产业集群 164.3中国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17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i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外商直接投资现象开始出现。
1945年后,跨国公司对外 投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兴起,也伴随着跨国公司撤资 问题的产生作为外商投资的对立面,跨国公司撤资问题是国际经济往来的重要 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我国产业升级、宏观经济环境巨变的背景下,研究跨国公司 撤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当前国内外有关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研究现状进 行系统的梳理也有其必要性总体上来看,当前对跨国公司撤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撤资原因及影响两 大块虽然许多学者做了创造性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但国内外研究跨国公司 撤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尚不成熟本文针对新时期,即美国次贷危机后的经济环境下的跨国公司撤资的动因和 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对策1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和现状1.1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背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无论从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还是美国实体经济的变 化来看,次贷之场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不容小视受其影响,中国吸引外商 的直接投资金额呈明显下降趋势,国内有些地区出现外资企业撤资,甚至是撤离 现象欧、美、日是当今国际投资的主要资本输出国,跨国公司则是主要的投资体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国家和大量的跨国公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公司 资产缩水,实力下降,或者缺乏投资意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利用 外资的规模一位世界500强企业的总监表示,“面对金融危机,外企的反应比 中国企业要快,虽然公司的中国业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是总部已要求控 制开支”言语中透露出了跨国公司已经开始节衣缩食,放缓投资脚步的日子 种种迹象表明,在华新企业投资和已设立企业增资的热情正在降低,境外来华考 察团投资团以及中国新增投资数量大幅度减少,实际到账外资增幅减缓,部分大 型外资企业增资计划推迟,中小企业投资计划暂停2009年1月至7月,中国 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3. 68亿美元,同比下降20. 35%O截止2009年7月实际使 用外资数据已连续十个月负增长据商务部统计,2010年中国使用外资108& 21 亿美元,同比增长1& 5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057. 35亿美元,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同比增长17. 44%;外商其他投资30. 86亿美元,同比增长74.24%在 外商直接投资中,中外合资企业224. 98亿美元,同比增长30. 24%;中外合作企 业16. 16亿美元,同比下降20. 52%;外商独资企业809. 75亿美元,同比增长 17. 90%;外商投资股份制6. 46亿美元,同比下降68.38%。
1.2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现状1.2.1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概况改革开放以来,外行投资额与日俱增,增长势头在1995年趋于缓和此 时,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现象渐渐出现在这一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少数跨 国公司从中国撤资的示例有:1998年,法国标致公司从广州汽车公司撤资;美 国惠而普从北京雪花电冰箱厂撤资;1999年,中美合资南京艾欧史密斯热水器 有限公司解体;2001年,中国最早的合资企业——中国迅达电梯有限公司解体;同年,壳牌集团决定放弃中国液化石油气项目;至2001年5月,韩国从中国撤 走资本总额已达1125亿美元;2002年,美泰克公司从荣事达集团撤资;美国 BVIDEB0RAH半导体公司和美国JOSHUA半导体公司决定终止对首钢集团华夏半导 体制造有限公司的投资;同年1月,新加坡独资企业北京美厨食品有限公司破产; 2003年6月,伊莱克斯集团终止与南京伯乐公司的合作,所有冰箱生产转至长 沙1.2.2跨国公司在华撤资的特点从图1-1中可看出,自1995年起,外商直接投资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到了2004年以后,外商投资增速显著,2005和2006年分别达到了855. 1亿和865. 7 亿美元,在2007年更是达到了 1496亿美元。
图1T 1995年到2007年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总额及撤资总额的条形图资料来源:http: //www. safe. gov. cn/单位亿美元资接资额资算出额 外直投总撤清流总图1-1表明,随着我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 也日益变大伴随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日益增长,外资在华清算流出总额也保持 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2002年以后,外商撤资总额保持在较高程度,2003年到 2007年,外商撤资清算总额分别是64.3、56.9、63.8、84.7和112亿美元由 此看出,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撤资规模正开始逐渐扩大次贷危机自2006年春逐步显现,到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日本 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跨国公司在华FDI也随之受到影响2008年春节前,珠 三角已有大批台资及中小型的港资厂结业,还有上万家港资厂面临撤离2008 年最后一天,瑞银(UBS)持有中行H股三年锁定期结束后的第一天,UBS立刻清 空所持33. 78亿股中国银行H股,套现约8. 08亿美元完全退出了中国银行 紧接着陆续到期的外资银行都如法炮制2008年8月7日至,2009年1月9日, 高盛旗下子公司减持西部矿业近8000万股,套现5亿,使高盛对西部矿业的持 股降到了 5%以下。
外商撤资的事件不胜枚举2009年2月16日,商务部召开 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国1月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75.41亿元,同比下降 32. 67%据了解,这也是自2008年10月份以来,连续4个月FDI金额呈现负增 长2009年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61家,同比下降36. 85 %;实 际使用外资金额133. 74亿美元,同比下降26. 23%O 2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 资企业1265家,同比下降1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58. 33亿美元,同比下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