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诗歌鉴赏自己练.doc
7页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鹧鸪天·建康上元作①赵 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忽惊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凉地,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 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②,回首东风泪满衣 注:①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节②华胥梦:传说黄帝梦游华胥之国,该国社会繁荣祥 和 (1)这首词第二句中的“惊”字可否换成“见”字?请简述理由2)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感情?请作简要分析2.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蝶恋花·暮春苏 轼 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柁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注,我思君处君思我 注:凭仗飞魂招楚些:语出《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反故居些”,意思是像《楚 辞·招魂》召唤屈原那样召唤离去的友人 (1)词的上片哪些景物表现了暮春的特点?(2)本篇是词人送别友人之作,词的下片是怎样表现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注,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 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注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①(唐)温如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②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青草湖:位于洞庭湖的东南部,因湖的南面有青草山而得名青草湖”与洞庭 湖一脉相连,所以,诗中又写成了“洞庭湖”②湘君:尧的女儿,舜的妃子。
死后化为湘 水女神 (1)后人评说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2)诗的前半部写景萧瑟,后半部记梦美好,是否矛盾?为什么?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①(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 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 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②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③满芳 洲 注: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 若:一种芳草 (1)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下阕抒发了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李 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注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注:谢将军:镇西将军谢尚谢尚镇守牛渚时,偶遇家贫的袁宏诵诗,十分欣赏,邀 请他彻夜长谈,从此袁宏名声大振 (1)这首诗中的“空”字对颈联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2)针对这首诗尾联的内容,具体谈谈诗人的无尽情思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9.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海旅次曹 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1)这首诗抓住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金圣叹称赞首联两句“忽然快翻‘远望当归’旧语,成此崭新妙起”(《圣叹批唐诗》甲 集),请说说“妙”在何处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施肩吾注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 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箫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 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2)这首诗写出了四明山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远超逸的心境2)①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高,本诗第二句写手攀松桂在浮云中行走, 侧面表现了四明山山高的特点②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本诗三、四句写 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一声箫鸣,反衬出山的幽静 解析:解析:第一问考查把握作者情感。
关注注释明确身份(隐士),关注题目明确登山时间 (半夜),通过描写“寻幽”“攀松”“到无人境”“听箫声”等行为表现出作者清净闲散的雅兴和淡 远超逸的心境第二问考查表达技巧中侧面描写和以动衬静手法第二句写山高,三、四 句写幽静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秦楼月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 眼中泪尽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①向子諲: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之一公元 1127 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 兵掳去,中原尽失1129 年,金兵进湖南围长沙,他曾率军民与金兵血战八昼夜②乾龙 节:古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赵桓的生日 (1)这首词的上片是怎样表达伤心之“切”的?请作简要赏析2)这首词和柳永的《雨霖铃》都运用了“晓风残月”的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 请作简要分析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生查子贺 铸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①焦,吟伴寒虫② 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注:①熏麝:熏炉中的香料②寒虫:蟋蟀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请指出“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两句中用得最精彩的两个 字,并作简要赏析。
2)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中曾说:“贺老(贺铸)小词工于结句,往往有通首渲染,至结 处一笔叫醒,遂使全篇实处皆虚,最属胜境请分析这首词最后两句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13.阅读下面一首元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 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1)综观全词,“心事”具体指的是什么?词中用了哪几种手法写“心事”?(2)“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三句在景物的写法上有什么特点?14.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周邦彦 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①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②销短梦,静看 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①江皋:江岸②凤团:是宋时一种名茶 (1)前人评此词第二句“颇含画意”,试作具体分析2)本词抒情优雅细致请结合下片中的某个词语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寄陈伯玑金陵(清)王士禛 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芜城注第几桥? 欲折一枝寄相忆,隔江残笛雨潇潇 注:芜城:在金陵附近,作者当时在扬州为官1)作者在诗中巧妙地选用了“东风”“杨柳”等意象,请问表达了何种情怀?(2)本诗的表现手法较为突出,请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不超过 60 字)16.阅读下面两首唐人边塞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出塞二首(其一)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塞下曲许 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这两首同为边塞诗,但感情基调不同,王诗________,许诗__________2)这两首诗都写到了“战争”,试结合诗歌分析其情感态度的异同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 句石 柔 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 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 注:石柔,宋朝人,他一生远离故土,辗转仕途,曾任密州教授 (1)首句中“轻黄”一词用得恰当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这首诗的构思历来为人称道,请简析其构思的巧妙之处1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江天暮雪(元)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 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 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千崖暮如晓”一句最值得后人称道,它描绘出什么意境?在诗中起什么作用?(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1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 菩萨蛮舒 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注,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 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1)“催”字在词的前两句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这首词在情与景的处理上很有特色,宋人曾季貍称赞说“甚有思致”,请结合下片句 子,谈谈你的理解20.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草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①年最少窣地春袍②,嫩色宜相 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 烟老 注:①庾郎:南朝梁代文士这里借指一般宦游的才子②春袍:即青袍宋代刚入 仕的年轻官员的装束 (1)这首词写草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上下阕各写出了草的什么特点?(2)欧阳修认为梅尧臣的诗词在艺术上常常是“含不尽之意于言外”(《六一诗话》)请 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词的这一特点2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京口月夕书怀林景熙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1)首联中的“凉”字,写出了诗人深切的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凉”的?通过写“凉”抒发 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的内容作简要的分析。
2)有人说,本诗第二联颇有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之诗意请简要 说说两者的异同之处2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 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 (1)上阕写景,请就作者写景角度的变化作简要分析2)总观全词,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试作简要分析23.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记梦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给我们塑造了一位______________的天帝形象,词中饱含着作者浓厚的感情, 寄寓着美好的理想 (2)梁启超评价这首词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说说理由 2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2)请赏析诗的结句“烽火起云间”的妙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