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配置表说明指导书.doc
23页基础配置表说明指导书 卷 册 检 索 号21-SA06731-S-T0701-01 灵州-绍兴±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小湾渠-永宁镇东南)第七卷 基础施工图第一册 基础配置表说明书工程设计资质证书编号:A1210000422014年09月 沈阳灵州-绍兴±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小湾渠-永宁镇东南)第七卷 基础施工图第一册 基础配置表说明书批 准 人 :审 核 人:校 核 人: 编 制 人: 目 录1.基础设计原则2. 基础型式3. 设计说明4. 基础施工5. 直线转角塔和耐张塔的基础预偏值6. 基础保护帽7. 基础标准工艺应用8. 基础强制条文执行表9. 基础部分质量通病防治1 基础设计原则1.1 本工程基础设计及施工应依据的规程、规范及技术规定:(1)《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201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3)《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5219-2005);(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5)《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233-2005)。
6) 《±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235-2010)1.2本段地形全部为山地及高山,根据本地区的地形地质情况,因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原则上不降基不铲方 1.3 本工程根据灵绍线工程特点及技术要求,将结构专业的塔型、呼称高、铁塔各接腿长度配置、基础型号、地貌及地质概况,汇集成册,定名为《基础配置表》2 基础型式2.1 掏挖基础:该型基础用于无地下水、可~硬塑状态的粉质粘土;主要用于直线塔,砼强度等级为C25级,基础主筋用HRB400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C;其它用HPB300级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A2.2 人工挖孔桩基础:该型基础用于受力较大的直线、转角或直线转角塔砼强度等级为C30级,基础主筋用HRB400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C;其它用HPB300级钢筋,钢筋材质符号为A 2.3铁塔与基础的连接方式为地脚螺栓连接3 设计说明基础施工前,请各施工单位务必认真熟悉施工图纸,仔细看明基础配置表,基础施工图中的说明,理解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3.1 基础根开1. 图纸中注明的均是基础半根开尺寸,即线路中心桩至基础中心之间的横线路或顺线路方向的水平距离。
2. 基础根开表中各减腿部分的基础根开尺寸,可按照图纸中相应塔型标准呼高相对应的减腿基础根开采用3. 本施工标段以面向绍兴变方向为线路前进方向,杆塔A腿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后方,B、C、D腿依次按照顺时针布置4.塔腿的编号方法如下:横线路方向(或分角线)3.2 《基础配置表》中有关名词注释如下:3.2.1 标准呼高直线塔:铁塔横担下平面至铁塔最长腿底脚板下部(基础顶面)的垂直距离;耐张转角塔:铁塔导线水平横担下平面挂点至铁塔最长腿的底脚板下部(基础顶面)的垂直距离;3.2.2 “定位高差”为中心桩高程与最低腿基础顶面高程之间的差值(单位:m,低于中心桩为“-”,高于中心桩为“+”),3.2.3 “基础顶面标高”为中心桩高程与每个腿基础顶面高程之间的差值(单位:m,低于中心桩为“-”,高于中心桩为“+”),见下图: 3.2.4 主柱露高各基础立柱实际露出自然地面的高度,需保证山区基础主柱最小外露300mm,严禁开方,基础主柱地上部分的截面形状与基础主柱截面形状相同当主柱实际外露高度超过基础配置表中所标注高度一定数值(≥200mm)时,应通知设计,待设计确认后方可施工基础主柱外露高度大于1500mm(含1500mm)均应设置爬梯,基础爬梯要求如下:(1)爬梯离地面高度:从天然地面算起1000mm;(2)爬梯钢筋采用直径20的螺纹钢筋,如下图加工成槽形,爬梯宽度500mm,爬梯露出混凝土表面为200mm,混凝土内锚固长度250mm+50mm(如图端部弯折),爬梯下料长度为1500mm;(3)爬梯间距400~450mm,最上部的爬梯距离基础顶面不大于400mm;(4)四腿爬梯的朝向如图所示,爬梯朝向的原则是避开接地引下线的位置。
5)爬梯钢筋外露部分镀锌防腐4 基础施工4.1 基坑开挖、混凝土浇制、基坑回填等各项要求必须按照《±800kV及以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L/T5235-2010)执行4.2 杆塔呼高和定位高差、转角塔转角方向和转角度数,应与相应的杆塔明细表、线路平断面进行核对;如发现有疑问应通知设计工代,以便及时确认或修改4.3 本工程采用了长短铁铁塔和高低主柱基础,其各长短腿及基础配置是依据现场定位的塔位桩号(塔位点)而确定的,因此,为保证施工无误,首先应该认真核实设计的塔位桩号(塔位点),确定无误后,再根据现场地形和地貌校核长短腿配置及主柱露出地面高度如有与配置表不符的情况,应立即通知设计单位,少量地形狭窄、陡峭的塔位,基础型式和防护措施可由设计代表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调整,施工方不得擅自调整4.4 施工场地清理及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柱顶标高、基础埋深的参照标志,若不能保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4.5 基础施工时严禁对基面进行开方4.6 本工程适用的原状土掏挖基础及人工挖孔桩基础,其基坑开挖线和基础形状相同,开挖时需采用护壁,浇注基础时以土代模,主柱外露部分需要制作模版。
地上支模部分,需保证模板埋入地下不小于300mm为保证支模,需要进行一定的开挖,但地面开挖尺寸不宜过大,略大于基础主柱,满足模板支护要求即可对于坡度较陡或主柱较宽的基础,由于地上部分支模可能导致开挖的簸萁口开挖量较大,如果不进行处理,则按按原始自然地面配置的基础主柱外露过高,因此需要对余土进行收集保护,必要时对开挖的簸萁口进行回填夯实,处理后的基面与周围地形协调4.7 基坑开挖后若发现有墓穴之类孔洞,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制定处理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如果基坑开挖现状与地质报告情况不符时,须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便设计单位进行复核或修改,施工单位不得贸然施工4.8 塔位清场和基础开挖,禁止向塔位下方弃土,以防止弃土冲毁塔位下坡方向自然地形和地貌而危及塔基安全,施工弃土要妥善处理,严禁弃土堆成大的土堆,形成较大挡水面,影响基础稳定,严禁将弃土堆放于陡坡上弃土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处理:1)对塔基周围的落水洞、土坑、洞穴等,要用弃土填筑并夯实,余下的弃土如塔基坡度不大,则在塔基征地范围内均匀堆放,并形成自然散水坡;2)如塔基坡度较大,塔基周围无法堆放,则需运至对塔基无影响且较平坦位置;3)如在自然保护区内不允许留有弃土,则需外运,外运地点由施工、设计、监理三方共同确认。
4.9. 施工时应注意塔基排水,有效地疏导坡上的水流,以防止雨水对塔基的冲刷,同时做好基坑防水措施4.10 基坑开挖:1)基础浇制前,请施工单位注意复核根开尺寸及长短腿的尺寸,避免出错2)基础施工时,应尽量缩短基坑暴露时间,一般应随挖随浇制基础,同时应作好基面及基坑排水工作,保证塔位及基坑不积水3)本工程采用原状土基础,基坑开挖时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含碎石黄土状粉质粘土(粉土)层、碎石层、岩石层人工掏挖困难,需采用风镐等机械开挖干作业人工掏挖基础施工时应采取护壁和通风等安全措施;雨季施工时应采取防止雨水进入基坑的措施 4)对于土坎附近的基础,开挖基础时,应尽量保持土坎的完整性,必要时可适当采取支护措施保障施工安全,对必须挖穿的土坎,基础施工后应修整土坎,使其美观、稳定4.11 掏挖基础和人工挖孔桩基础的护壁要求1)在基坑开挖时需根据塔位基础的具体地质条件采取合适的护壁措施,确保坑壁的完整性,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原状土基础全部需要采用护壁2)护壁方式采用混凝土护壁,护壁混凝土强度等级同基础本体强度等级3)护壁混凝土厚度按100mm,同时在护壁混凝土中加设钢筋网,特殊塔位基础护壁在施工现场与设计工代协商确定。
4)采用护壁方式的基础基坑开挖时,开挖深度每1.0m时就应进行护壁,待护壁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下一段基坑开挖4.12 湿陷性黄土的处理1) 本工程后处于山区,塔位均处于位于山坡、山梁、山顶等位置,由于自然排水好,一般不易在塔位形成积水情况,地基受水侵蚀的可能小,可不做灰土垫层同时设计中采用原状土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当塔基位于施工或维修道路下方时,切忌山坡汇水沿道路进入塔位,从而导致塔基受水侵蚀对于此类情况,应由设计代表现场处理2)基坑开挖之前,应对基坑周围5~10m范围内的地下坑穴进行探查与处理,并绘图和详细记录其位置、大小、形状及填充情况3)施工基础时,宜缩短基坑的暴露时间在雨季、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专门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切忌基础以下的原状土受水侵蚀或浸泡,避免基础施工完毕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4)施工中,临时的水池、洗料场等设施至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25m临时搅拌站至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10m,并应做好排水措施5)取土位置至基坑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25m6)在现场堆放材料和设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场地排水畅通对需要浇水的材料,宜堆放在距基坑边缘5m以外,浇水时必须有专人管理,严禁水流入基坑内。
7)从基坑内开挖出的土,堆放距离基坑的边缘不宜小于2m;5.直线转角塔和耐张塔的基础预偏值直线转角塔、耐张转角塔的内角侧(下压腿),终端塔的线路侧(下压腿)基础主柱顶部预偏值△h根据实际转角度数不同见下表:直线转角塔注明:(1) θ为实际转角度数△h为为下压腿的预偏(提高)值基础预偏后,地脚螺栓的外露尺寸需满足设计要求四个基础主柱顶面须在同一倾斜平面内,直线转角塔、耐张转角塔为左右倾斜平面2) 直线塔带角度及转角为零度的耐张塔不预偏耐张转角塔θ< 5°△h=3/1000基础正面根开θ< 5°△h=3/1000基础正面根开5°≤θ< 12°△h=4/1000基础正面根开5°≤θ< 12°△h=4/1000基础正面根开12°≤θ≤20°△h=5/1000基础正面根开12°≤θ< 20°△h=5/1000基础正面根开20°≤θ< 40°△h=6/1000基础正面根开40°≤θ< 60°△h=8/1000基础正面根开θ≥60°△h=9/1000基础正面根开注明:(1)θ为实际转角度数△h为为下压腿的预偏(提高)值基础预偏后,地脚螺栓的外露尺寸需满足设计要求四个基础主柱顶面须在同一倾斜平面内2)直线塔带角度及转角为零度的耐张塔不预偏。
6.基础保护帽塔座板式基础的铁塔腿部需作保护帽保护帽要求如下:保护帽采用C15混凝土,保护帽尺寸的大小,边长按塔座板外侧每边增加50mm,高度根据地脚螺栓外露高度增加50mm(可取整),另外上部加坡度为10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