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docx
6页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 摘要: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整个建筑使用性能和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建筑混凝土施工难度较大,对施工机具和材料以及施工工艺均要求较高,因而只有从施工材料、施工机具和施工工艺进行全方位质量控制方可最终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更大限度的实现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要点一、混凝土材料的控制选择1、水泥水化热是水泥材料中的常见问题,是造成混凝土温度裂缝的重要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运用到的水泥应当选择大厂生产的水泥,为确保水泥的质量完整,应当积极选用低热水泥在材料采购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派专业人员检查水泥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确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符合施工要求2、骨料房屋建设中使用的骨料(砂、石)要求比较严格,所选骨料应当满足高质量、高强度、物理化学性能好、无有机杂质的要求粗骨料最好采用自然连续级配和碎石,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小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细骨料最好采用中粗砂3、外加剂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材料和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
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性能和有关设计指标要求二、建筑工程混凝土的科学配制1、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换算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科学配制混凝土,早期强度明显提高,加快模板周转,加快施工速度,其技术、经济综合效益十分显著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3、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
4、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每次浇筑混凝土前,每次浇筑的第一车必须在搅拌站做坍落度试验,并做好开盘鉴定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严禁加水,后台值班人员重点对该问题进行监控每次浇筑混凝土作业前都要对后台作业工人进行交底水工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配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初凝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三、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检查将检查结果填人隐蔽工程记录表:一是检查模板的标高、位置、尺寸、强度和刚度;二是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和保护层厚度;另外,在混凝土浇筑前,还应该清除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清除淤泥和杂物,堵严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对木模板应用清水湿润,但不能够有积水同时,在混凝土的浇筑时,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进行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结构的配筋情况以及捣实方法等因相关素确定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入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在混凝土的浇筑中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如果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溜管或振动溜管以及串简等使混凝土下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当中,应该反复的观察模板、钢筋、支架、预埋件、预留孔洞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变形、移位的现象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四、混凝土振捣方法的技术在混凝土振捣时应当将进行三道振捣,三道设置要求为:第一道为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为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为混凝土的坡顶只有三道设置的位置符合要求,并进行合理地配合才可保证振捣援盖整个坡面,达到预期的效果在采用振捣棒振捣时必须要把握好振捣棒的插入深度以及振捣时间,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50mm以上.振捣棒移动的间距控制在400mm左右,振捣棒要快插慢拔当混凝土振捣密实后,要用刮杠刮平混凝土表面,再撒上5~25mm碎石,终凝前用木抹搓平,次数最好在两遍以上五、混凝土的养护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多使用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模式泵送混凝土可以有效缩短工期,而且还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在建筑工程工程的具体施工工作中,在进行配比、原材料、振捣等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混凝土强度难以达标的现象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包括:a.墙板混凝土浇捣后,进行带模养护不少于7d;拆模后挂两层麻袋严密覆盖,继续保温,同时洒水养护至14d(满足UEA防水混凝土养护要求);b.顶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待其终凝后,6h内严禁浇水养护,以免出现起皮、起灰现象;8h-12h内(实际时问视终凝情况而定),用薄膜覆盖严密,面层加盖两层麻袋进行保温、养护,保证混凝土处在足够湿润状态。
待3d~4d后,确认混凝土核心温度高峰期过去,再进行正常洒水养护至14d(满足UEA防水混凝土养护要求)六、加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一是要严格检测混凝土土质,在混凝土存储阶段要注重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人员要对周边的温度湿度保持高度重视二是在混凝土与水、水泥的配合搅拌的时候,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来进行配比,在搅拌过程中要均匀搅拌三是要重点把握好混凝土浇筑阶段混凝土浇筑阶段要保障浇筑坍落度在浇筑的时候要选择最佳砂率施工过程中要快插慢提振捣棒要严格控制浇筑流程针对拆模时间也必须要保持高度重视四是要谨慎处理施工缝在加强质量控制的时候要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保持高度重视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高质量利用上和搅拌过程的方法有效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及时控制水、添加剂、混凝土、砂石水泥的添加顺序和添加比例,以及合理控制搅拌时间之所以要重视混凝土的搅拌,因为它直接关系着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如果混凝土搅拌过程不科学或者说方法有问题,那么混凝土使用效果一定不佳,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漏水现象,因而在建筑施工中必须要注重对混凝土的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对浇筑的具体方式事先确定,在浇筑时要随时根据温度和气候的变化情况准备材料,振捣的时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必须进行二次振捣,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
结语:只有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每一项,才能够逐步实现这项技术的科学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相关主体应该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以及相关管理水平,促进混凝土施工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参考文献:[1]叶湛源.浅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1,(03).[2]王永辉,高斌彬.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风,2010,(24).[3]杨万华.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四川建材,2012,(0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