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班会】文化圣人孔子(课件)+高一上学期+孔子诞辰主题班会.pptx

34页
  • 卖家[上传人]:xftxx****9158
  • 文档编号:364151639
  • 上传时间:2023-10-11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1.42MB
  • / 3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文化圣人孔子先 师 孔 子 诞 辰 二 五 七 四 周 年 主 题 活 动壹至 圣 先 师 孔 子目录贰先 师 圣 人 贡 献叁重 温 圣 人 智 慧肆拜孔仪式壹仁义礼智至圣先知孔子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后世尊称其为“大成至圣先师”,并沿用至现代孔子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孔子 孔子生在鲁国。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孔子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年轻时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廪)与“乘田”(管放牧牛羊)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曾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凡带上一点“束修”的,都收为学生如颜路、曾点、子路、伯牛、冉有、子贡、颜渊等,是较早的一批弟子连鲁大夫孟僖子其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来学礼,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子 鲁国自宣公以后,政权操在以季氏为首的三桓手中昭公初年,三家又瓜分了鲁君的兵符军权孔了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又说:“政在节财齐政权操在大夫陈氏,景公虽悦孔子言而不能用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从远方来求学的,几乎遍及各诸候国其时鲁政权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 典 故孔子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定公十二年(前498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古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同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后邑但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的 典 故孔子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

      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六十八的 典 故孔子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整理文献和继续从事教育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葬于鲁城北泗水之上的 典 故孔子贰仁义礼智先知圣人贡献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1、文化上的贡献我国公元前841年前没有文字史料,是孔子编修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把上古文化和文明传承下来的。

      从孔子时代到至今,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中,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主线孔子是中华上古文化的传承人以及5000年中华文化的奠基人在历史上夏代尊“天命”,商代信“鬼神”,到了西周周公开始“制礼作乐”,“明德慎罚”,转向注重“礼乐文明”这是中华文化和文明的一大飞跃孔子是引导中国从“有神论”向“无神论”观念转变的第一人2、观念上的贡献易原本是一部筮(sh)占之书孔子使易这部筮占之书成为大道之源,成为中国哲学之源孔子作的易传由易的“筮占”功能转变到易的“德义”层面上来,孔子是改造易使易转向哲学,引发易学革命的第一人3、哲学上的贡献尽管孔子的政治生涯比较短暂,但是政绩卓著孔子倡导道德政治孔子始终把人际的友善、家庭的和美、邻里的和睦、社会的和谐、人民的福祉、国家的太平摆在重要位置他提出了“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4、政治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孔子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人学校,在设坛办学、教书育人方面遐迩闻名孔子办学是政治家办学他所选编设置的六种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是为培养多方面人才服务的孔子注重“文、行、忠、信”的教育,把弟子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取得了新的成就更为可贵的是,孔子办学主张“有教无类”,实行全民教育。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论5、教育上的贡献叁仁义礼智重温圣人智慧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释义】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给别人道,不同、不相为谋【释义】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释义】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释义】孔子说:“朋友有过失,要尽心尽力劝告他,并引导他向善朋友要使不接受劝导就算了,不要再自讨没趣了谈交交友友之之道道第一 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释义】如果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对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释义】孔子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子曰:“知(zh)者乐(yo)水,仁者乐(yo)山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释义】孔子说:“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与本领。

      不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值得别人知道的人谈人人 生生 之之 道道第二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释义】不担心贫穷,而担心财富不均;不担心人口少,而担心不安定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释义】孔子说:“自我品行端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实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释义】孔子说:“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释义】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男子汉(有志气的人)的志气却不可以改变谈理理 政政 之之 道道第三肆章【释义】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释义】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子曰:“君子不忧不惧释义】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此为耻辱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释义】孔子说:“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谈为人人之之道道第四肆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释义】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释义】孔子说:“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释义】孔子说:“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释义】孔子说:“对于学问和学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谈学学习之之道道第伍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释义】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释义】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子曰:“有教无类释义】孔子说:“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释义】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肆章谈为师之之道道第六肆章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释义】孔子说:“志士仁人,没有为乞求苟全生命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实现仁道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释义】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释义】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道义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释义】孔子说:“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那些富与贵就如同天上的浮云谈追追求求之之道道第柒四仁义礼智孔 子 诞 辰 日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诞辰日指纪念孔子诞辰的节日,为夏历八月廿七或阳历9月28日,全称孔子诞辰纪念日,为历代儒客信众祭拜孔子的节日孔子诞辰日西元纪元的9月28日作为孔子诞辰日,历来存在争议孔子诞辰确实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崔东壁在洙泗考信录中曾做过考证,据春秋谷梁传定为鲁襄公二十一年冬十月庚子,为今之8月21日;孔庭纂要说是8月27日此外还有西元的10月9日、10月3日等等孔子诞辰日中国古代祭孔,都以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作为孔子诞辰民国期间,政府曾定夏历8月27日作为教师节,后又把它换算为西元9月28日,现在全世界祭孔的日期和台湾的教师节都定于9月28日,即源于此孔子诞辰日孔子祭文惟公元二二三年九月二十八日,岁在癸卯,先师孔子诞辰二五七四周年,XXXXX团体,肃立圣像之前,谨以鲜花雅乐,恭祭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孔子。

      文曰:文圣流芳,恩泽海宇千秋鼎鼐,万世先师欣逢盛世,物阜民熙高岸秀木,惟恐失序居安思危,重振纲纪以德治国,德法兼济幸赖圣儒,万代垂仪。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