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词赏析:刘因《秋莲》]秋莲诗词翻译.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lj157****0132
  • 文档编号:253745850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2.4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诗词赏析:刘因《秋莲》]秋莲诗词翻译诗词鉴赏网权威发布诗词赏析:刘因《秋莲》,更多诗词赏析相关信息请访问诗词鉴赏网   【导语】刘因(1249~1293)元代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下面是大范文网为大家带来的刘因《秋莲》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秋莲   元代: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苍老眼依旧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译文   盛开在夏季的莲花到了秋天经受不住风霜的侵袭而慢慢凋萎了   淡淡的芳香也不再引起路人观赏的爱好了。

      在江清月冷中,更不能让人忍受的是秋莲的花叶已经败落了   原来还以为莲蓬成长起来可以保持秋莲的晚节,哪里知道白露之时秋风已经刮起   大自然的改变和人世的改变一样,盛衰都在我的老眼中历历分明,还是不要让小船上的酒杯空着,珍惜眼前的好时间吧   注释   秋莲: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有一篇的散文《爱莲说》,借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寄予高洁的志趣这首咏物诗,以秋莲自喻,寄予身世之感,感情真挚沉痛,理趣隽永,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理学对刘因的深刻影响   亭亭:屹立的样子   不自容:形容荷茎细弱不能自持   杳杳:深远的样子此处形容香气飘得很远   欲谁通:想同谁人同消息呢?   不堪:不能忍受   翠减红销:指秋天红花凋残,绿叶飘舞   拟:准备   青房:指莲蓬   白露:节气名,这里亦可说明为露水   盛衰:有双关之意,既可指莲花的盛衰,也可以指世代的盛衰、朝代的更迭   老:这里借指阅历多有阅历   莫放:不要让,不要使得   扁舟:小舟   创作背景   这首七律是托物寄意之作。

      诗人生于蒙古军灭金之后的1249年,其时南宋政权已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宋亡后他也一度*仕元,任赞善大夫之职,虽然不久借口母病辞归.但始终懊悔自己的失节这首诗就是借咏秋莲来写自己无可奈何的处晓和难全晚节的懊悔   赏析   孟浩然诗有“看取莲税净,应方不染心”之句;周敦颐谓莲,花之君于者也”,极赞其出淤泥而不染”自古以来,莲花便是人们心圆中高洁品性的象征,诗家墨客每每称叹颂美,寄情写意,留下不少名篇佳句   然而,刘因这首《秋莲》却独脱旧制,不是正面歌颂莲花之洁美形质,而是以深厚抑郁的笔调伤惋秋后莲花之凋萎衰残诗旨所在,是对美妙事物横遭厄运的悼惜,也是自己坎坷身世、苦闷心绪的写照,别具一番情味,别呈一种意趣   首联开笔于“瘦影”二字,写出了“秋莲”枯衰的躯形,虽然仍是“亭亭”竖起,却瘦弱乏力,难以自持影”固如此,“香”更微淡,杳杳飘散之时,不知欲与谁相通消息不自容”,已见立身极其不易,随时均有倒下的可能;“欲谁通”,又显孤独无朋,四周寻不到足以互慰的同伴,自怜、自叹、孤立、怅惘,种种辛酸心情在两句中流露无遗   颔联进一步针对秋莲’的遭受与严酷的环境作了详细描述,当日盛开的花朵凋谢了,碧绿的叶子枯萎了,正是不堪忍受的“翠减红销”之际。

      尤有甚者,眼前的环境,江水凉爽,月色冷漠,更增加了寒惨凄苦的气息假如说前两句写了“秋莲”萎顿落寞的状态,那么,这两句则点明造成此种状态的缘由是大自然消长生杀的基本规律所致,这是一种不行抗拒的规律   颈联笔意转深,谓“秋莲”虽已落尽铅华,却欲留得青青莲房,以保持美妙的“晚节”;不料白露寒霜中吹来了凛冽秋风,连这一颗微小的秋实也将被横扫净尽明显无论往日的花开得何等艳丽,无论它的本质何等洁美,在严酷的季节,面临无情的风霜,“秋莲”被摧残而衰亡的命运是不行逃脱的   至此,这三联六句,字面上是句句写“秋莲”,但事实上却是到处写诗人自己联系刘因的身世,他是南宋入元的遗民,作为元初的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他在不少诗作中表露了对宋朝的追忆和怀恋、对当代政治与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坎坷遭受的感伤这首诗正是以象征的手法,借咏“秋莲”来寄予感慨,诗中所写“秋莲”的一切情状都示意着诗人自身的遭受因此,尾联两句,便明确点出世道、人生的盛衰改变,在自己眼中依旧历历分明,还是聊且逍遥自乐,不要令小船上的酒杯空着于愁闷之时想到了酒,希望在“醉乡”中躲避现实、自我完善,这是古代历遭磨难的不得志的学问分子经常采纳的一种“解脱”手段;就诗歌作品中的此类内容而论,所造成的感情韵味,则犹如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这首律诗以四分之三的笔墨吟咏秋莲,笔触细腻入微,既写了此花在特定环境下的形态、香气、色泽、花实,又写了江、月、风、露等与之同时并存的自然景物其中以“瘦影亭亭”对“淡香杏杏”、“翠减红销”对“江清月冷”(此为句中对)青房全晚节”对“白露已秋风”,均见工巧贴切,独开新意至于末两句的抒情,可谓真挚沉痛,寓旨幽深,为读者留下了品尝回思的余地    第7页 共7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第 7 页 共 7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