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衡水万卷)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作业卷(五)细胞膜(含解析)-人教版高三生物试题.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69114128
  • 上传时间:2024-01-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44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细胞膜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 细胞膜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5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识别、黏着后,白细胞迁移并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皮细胞识别结合白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使白细胞黏着B. 白细胞在血管内黏着、迁移需要消耗 ATPC. 黏着、迁移过程中白细胞需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白细胞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穿过血管壁进入炎症组织2.真核细胞具有一些能显著增大膜面积、有利于酶的附着以提高代谢效率的结构下列不属于此类结构的是(  )A.神经细胞的树突 B.线粒体的嵴 C.甲状腺细胞的内质网 D.叶绿体的基粒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C.线粒体外膜比内膜膜面积大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4.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组分时,首先将其放在低渗溶液中获得涨破的外膜,经离心后将外膜与内膜包裹的基质分开。

      再分别用超声波、尿素处理线粒体内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研究发现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能合成ATP,含F0颗粒内膜小泡不能合成ATP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尿素+含F0颗粒内膜小泡F1颗粒F0—F1颗粒基质内膜破裂位置内膜嵴超声波含F0—F1颗粒内膜小泡A.线粒体放入低渗溶液中,外膜涨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B.该过程能体现线粒体膜的结构特点,线粒体膜可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C.线粒体基质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有水、ATP、核苷酸、氨基酸、葡萄糖等D.线粒体内膜上F1颗粒的功能可能是催化ATP的合成5.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的表面积大于外膜 B.内质网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 C.细胞膜内外两侧的蛋白质种类相同 D.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可进行能量转换6.(2015•安徽三模)类似于细胞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中的囊泡可以将“货物”准确运输到目的地并被靶膜识别.如图表示囊泡膜与靶膜的识别原理及融合过程,其中GTP具有与ATP相似的生理功能,V﹣SNARE(V)和T﹣SNARE( T)分别是囊泡膜和靶膜上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囊泡膜与靶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高尔基体膜可以形成囊泡,细胞膜则不可以C.V与T的特异性结合,保证了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D.囊泡对货物的准确运输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7.右图为生物膜简明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细胞膜局部,则膜两侧还应分布着多糖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C.若该图表示内质网膜局部,则b可能是性激素D.若a表示ADP,b表示ATP,则该膜可能为蓝藻叶绿体的类囊体8.右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B.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D.①可能与人和高等动物的体液调节有关9.下图表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a和b为物质运输的两方式,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是Ⅱ→ⅠB.细胞间的识别和细胞的癌变与①都有密切的关系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流动速度D.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不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10.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被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 (   )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  ③主动运输 ④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  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  ⑥对O2的运输A.③⑤⑥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②⑤⑥11.下列说法中,与生物膜发现史不一致的是A.欧文顿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他们由此推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C.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提出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三层结构构成的D.科学家用不同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细胞和鼠细胞,并将标记后的两种细胞进行融合,证明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12.下图中甲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乙为图甲细胞膜的磷脂分子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的③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图乙分子可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成分C.图甲中②与细胞的选择吸收有关,①②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D.将图乙平展在水面上,a部分与水面接触13.最可能构成生物膜的一组元素是(  )A.C H O N B.C H OC.C H O P D.C H O N P14.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细胞有害的物质有可能进入细胞膜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A.B.C.D. C.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D.载体蛋白是镶嵌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15.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称为膜蛋白下列有关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部分膜蛋白具有催化作用 B.膜蛋白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对称分布C.载体的种类决定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种类D.膜蛋白的种类和含量决定了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16.如图是某细胞在进行某生命活动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变化图,在此变化过程中最可能合成A.抗体 B.雄性激素C.呼吸酶 D.DNA合成酶17.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C.合成固醇类激素的分泌细胞的内质网一般不发达 D. 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18.下表列出某动物肝细胞和胰腺分泌细胞的膜结构相对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核内膜其他粗面滑面外膜内膜甲2351677320.2少量乙560<1104170.7少量A.细胞甲为肝细胞 B.细胞甲呼吸强度大于细胞乙C.细胞乙合成的分泌蛋白多于细胞甲D.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膜结构含量不同取决于基因的不同19.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结构,图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的运输方式。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电镜下观察该结构,会出现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若该结构是人体心肌细胞膜,b和c过程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 、CO2 C.若该结构是突触前膜,可通过d方式释放神经递质 D.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组成的结构厚度变小,说明其具有选择透过性20.下列几种概念关系中,正确的是(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21.下图甲是细胞膜模式图,图乙表示由几种生物膜参与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1)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 最丰富,该膜功能的复杂性与 _____ 密切相关 (2)图甲中l、2、3、4代表物质进出细胞的几种方式,其中 (有/没有)一种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过程, (填数字)过程能表示碘离子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3)图乙中出现的细胞器有 (4)图乙所示生理过程 (消耗/不消耗)能量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________ 的特点5)若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的表面,则该细胞对某种小分子物质的吸收随即停止,可见该物质的运输方式是 _______ 。

      6)细胞对外来物质有识别作用,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 _____ ;图示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溶酶体起于乙    (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含有多种 酶2)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甲]    →[乙]→    →    及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自于氨基酸的        (填写基团) (3)甲中物质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中一共穿过________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________.(4)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      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    (化学本质是 )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功能23.(每空1分,10分)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1)19世纪末,欧文顿通过对植物细胞末的通透性进行实验,发现凡是 的物质都比较容易通过细胞膜所以他得出结论: 2)1959年,罗伯特森在 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 三层结构3)1970年,科学家将鼠细胞和人细胞在CO2培养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用_____________处理,获取实验用的单个细胞将两种细胞在37℃下混合培养,在培养液中加入灭活的病毒诱导融合,形成融合细胞将连接了荧光染料的抗体与融合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抗体与融合细胞的膜蛋白(抗原)特异性结合,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膜蛋白,以便于显微镜观察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融合细胞表面荧光的颜色和_____________开始时,鼠的细胞为绿色,人的细胞为红色,两种颜色不混合;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红绿荧光交替分布的“嵌合体”统计嵌合体比例,结果如图所示①实验表明,细胞膜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②假如分别在15℃、20℃和26℃的培养温度下重复上述实验,请将实验结果用与上图类似的柱状图表示:(4)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生物膜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