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4页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经历测量身边常见物品长度的具体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体验学习分米、毫米的必要性以及它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 借助直尺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类推能力、合作意识以及数学学习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四、学具准备:每组准备小铁钉、曲别针、铅笔头、1分钱硬币、纽扣、直尺、软尺等每人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垫板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一: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的金箍棒引出本课主题图内容,引导学生观察,然后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导入新课 师:谁知道1毫米有多长?还知道有关毫米的其他知识吗?凭借你的学习经验,你认为毫米是什么?(关注学生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及时给予评价活动二、估一估,量一量。
1、 估一估请每组的同学迅速拿出准备的学具,先估一估每件物品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并互相说一说2、 量一量师:同学们估计的结果与每个物品的实际长度是不是接近?让我们动手量一量,验证一下吧组长组织轮换量每件物品的长度,并作好记录3、 揭示长度单位:毫米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测量的每种物品的长度,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物品的长度是整厘米数;另一种是物品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数,称为大约几厘米或不足1厘米针对第二种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用厘米作单位,能不能得到这些物品的准确长度?怎么办?从而引出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二)、自行探究,建立模型活动三:找毫米1、 感知毫米1) 在直尺上找毫米课件展示,学生观察后教师指出:在直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2) 探索规律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直尺图,数一数,想一想,还会发现有关毫米的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之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全班汇报交流小结:1厘米=10毫米3) 感受毫米师:在自己准备的直尺上找出1毫米,看一看有多长?你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学生举例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2、 用毫米量1)、运用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测量活动二中没有量出准确结果的物品的长度,并说一说量的过程。
关注学生个体对测量结果的不同读法如:2cm7mm、27mm等 (2)、先估一估数学课本的厚度,在量一量验证3、 谈谈对毫米的感受活动四:找分米1、 揭示长度单位分米1) 刚才我们在测量比较短的物品的长度时用到厘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其实在测量像垫板、数学书、课桌等比较长的物品时,还会用到分米这个长度单位板书:分米2) 教师测量学生手中的垫板,并板书:长3分米,宽2分米3) 师:分米到底有多大?它与其它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动手量一量就知道了2、 在直尺上找分米,研究分米1) 用软尺测量垫板的长和宽,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分米的初步认识和发现2) 班内汇报3)课件展示,学生进一步理解小结: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3、 感受分米1) 借助直尺,手势比划1分米师:你的直尺上有几个1分米?软尺上呢?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用手势比划出1分米吗?(2) 学生举例师:在我们的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3) 估一估,量一量我们的铅笔盒的长大约是( )分米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分米我们的课桌高大约是( )分米。
三、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知识?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按一定顺序排列吗?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四、练习巩固,拓展应用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活动五:小小测量家在我们身边或周围选出喜欢的物品,在小组内估一估它们的长度,再量一量,记录员作好记录比一比,哪个小组得到的☆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