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德《我是独生女(子)》教学反思.docx
2页品德?我是独生女〔子〕?教学反思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品德?我是独生女〔子〕?教学反思文章内容收集, 请记住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品德?我是独生女〔子〕?教学反思近几年来,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课,我旨在引导孩子正视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下成长的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形成认识自己、超越自己的良性循环,逐步建立起涉及设计自我和规划人生的能力基于这样的理解,我预设了条理清晰的四个教学环节:当代独生子女面面观,不做小皇帝、小公主,亲情 ,总结延伸我还设计了多媒体课件,辅助孩子深入体验,从而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活用已有教学资源本课学习中,如果按教材顺序来讲,学生只能通过讨论来了解人们对独生子女的评价及其原因,就缺乏直接的感受体验,于是,在有选择、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时,我从孩子的实际生活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及时把社会上的新信息、新问题吸收到课程内容中,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生动性,使这门课向儿童自身开放,向他们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他们生活的社会开放因而,我读了学生的周记,安排了亲情 ,这样强化了他们的体验。
这样,教学内容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体系,而是真正的博大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孩子们在一定的情绪体验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二、创设真实教学情境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别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所以,教学中,我创设了以学生生活为根底的真实可感的教学情境——观看七岁的肖梦杨勇挑家庭重担的视频,从而联系自己讲讲喜爱那时现实生活中如何承担责任;读妈妈的信,了解独生子女家长的复杂心理;写一写宣言等,让孩子不知不觉参与到教学活动去,触及和调动他们的情感,改变或形成了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三、走进学生课外生活课外实践是品德与社会课不可缺少的一局部,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催化学生情感养成课外实践,可以是课前的活动,如我组织孩子们在周记中吐露心曲,还让家长抽空给孩子们写上期末寄语;更重要的是课后延伸,把自己的宣言告诉父母,在现实生活中把宣言转化成实际行动这样,让学生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收益,提高了社会生活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纵观这堂课,收集的资料不少,学生也有一定的体验,但细细思来,其中的问题还不少1、层次不够清整个一堂课尽管活用了很多资源,但我没有很好地整理,以致教学层次不清,而且每个教学环节知识蜻蜓点水,没有给足学生交流的空间,所以学生没能真正联系起自己的生活。
这是第四课的第四课时,我的导入很直白,没有自然地与前一课时链接一下2、课堂有些闷究其原因,缘于我的引导,学生只是在揭独生子女的短,没有了气势如果在看了小孟阳的梦阳的生活片段追问: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好孩子?再总结:独生子女当然有好的一面,大家应取长补短这样一来,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信3、及时关注,生成资源对于学生的发言,我没有很好地归纳,如学生讲身边的小皇帝、小公主时,我应点明什么是挑食,什么是懒惰,什么是不体谅,强化孩子的认识,进而水到渠成地讲一讲班中的例子又如孩子小组交流身边的小皇帝时,我没有组织好全班大交流,对一些不好的习惯孩子们其实是不清楚的我应帮着归纳、引导,提升其认识还有“宣言〞一环节,没有明确宣言的对象,没能细化4、如何让学生用情去体验是个困惑尽管妈妈的信是那么感人,但从孩子的神态来看,他们不能身同感受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体验,很难宣言〞是写了,也豪迈地说了,但真的能到行了吗?这一堂课带给我无尽的思考今后,我会勤学习有关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