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及其特点.docx
20页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及其特点(本科)世界史论文-历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题目: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及其特点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新政解决就业的政策措施(一)直接救济失业者二)以工代赈三)社会保障二、新政就业政策的特点分析(一)与罗斯福的思想根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二)以兴办公共工程和以工代赈作为解决就业的主要方式(三)注重对青年人、 和技术人才的保护(四)注意消除失业者精神上的消极影响,提高自尊心三、结束语参考文献以下是论文正文【摘要】 1929 年,美国爆发了 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 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罗斯福就 统后,适时地推行新政改革,采取了 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就业问题:如直接救济失业者,以工代赈扩大就 业和社会保障立法保护失业者从而极大地缓解了美国就业的压力, 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关键词】 罗斯福 新政 就业 政策1929-1933 年的美国经济大危机,是美国历史上,甚至直至今 日,仍是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胡佛总统的自由放任主义政策已 使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 间的矛盾)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发展到了极端,走进了死胡同。
毋庸置 疑,美国的自由放任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在这种背景下,1933年3 月 4 日,罗斯福登上了美国的 舞台他上台之后,立即实行应对措 施,开始了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新政改革新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 恢复和发展经济,诸如整顿金融、组织救济、压缩农业、提高物价、 成立各种管理局来协调经济,并由政府拨款,兴建公共设施等,其中, 在解决严重失业问题上,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 了显着成效正因如此,国内外学术界对罗斯福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研究 十分重视,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就业问题的文献、专着可谓汗牛充栋 国内外史学界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就业问题的研究方向众多大致可分 为:关于罗斯福新政就业政策的背景,如威廉•曼彻斯特《》H .H 雅科夫列夫《轮椅上的总统罗斯福》;关于罗斯福新政就业政策的 具体措施,如万雪梅《试论罗斯福新政的就业政策》,富兰克林德罗 斯福《罗斯福选集》;关于罗斯福新政就业政策的特点,如伯恩斯罗 斯福《狮子与狐狸》,奥尔登哈奇《罗斯福外传》;关于罗斯福新政就 业政策的作用,如钱承旦《相信进步罗斯福与新政》,姜南《美国福 利制度的演变及其调控作用》;关于罗斯福新政就业政策的成绩,如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邓蜀生《罗斯福》;关于罗斯福新政就 业政策的启示,如莫晓菲《金融风暴中我国就业政策分析美国罗斯福 新政的启示》,昌忠泽《罗斯福新政中的公共工程投资能够为中国提 供什么借鉴?》;等等。
但是随着近年来世界许多国家失业问题的日益严重化,在新时期赋予了罗斯福新政关于就业问题全新的理论研究空间,这不仅是学术研究的使命,也是学术研究真谛之所在一、新政解决就业的政策措施罗斯福就业工程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工程,牵涉到社会经济 生活的方方面面,如金融业、农业、工业、社会保障等在具体解决 失业和贫困问题时,罗斯福政府实施了三项相互联系的调控措施:直 接救济失业者,以工代赈和社会保障立法一)直接救济失业者在这场经济大危机中,据统计有1700 万人失业,2500万人衣食无着,约1/6的家庭需要靠救济才能维持生活① 传统的主要 依靠公、私慈善机构和州、市、地方政府的救济体制已远远不能满足 如此庞大的失业大军的需求面对已经 的传统救济体制,罗斯福政 府在 1933 年 5月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与之相对应的联 邦紧急救济署(FERA),旨在通过联邦与各州,各领地以及哥伦比亚 特区的合作,减轻因失业造成的艰难和痛苦同时,该法授权复兴金 融公司向FERA拨款5亿美元作为专门救济金,并以直接救济的方式 救济失业者②这样,在新政中,美国联邦政府第一次大规模地承担了直接 救济失业者的工作救济伊始,大批失业者往往在仓库前面排成长队, 等待领取救济品。
③ 在 FERA 成立的一个月里,共向 400 万家庭进 行了各种救济从 1933 年至 1935 年 4 月该机构被撤销,共耗资约 40 亿美元二)以工代赈新政之初,不允许任何人挨饿,直接救济确实是必要的应急措施,但罗斯福只把它当作经济复苏到来的权宜之计,考虑到要维护 失业者的尊严和身心健康,政府准备发动一系列大规模公共工程,以 促进经济的恢复,扩大就业因此,在救济工作中确立了两条原则: 第一,直接的赈济,凡有可能,都应辅之以有用的私有报酬的劳动; 第二,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 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 的机会④ 为此,联邦政府积极创办一系列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扩大就业 联邦政府提出了大规模工赈计划应该遵循的六项基本方 针:⑴工程应该是有用的;⑴工程的性质应使相当部分的开支用于劳动 工资;⑴工程应使国库相当部分的开支得以最终回收;⑴工程将依照各 地领取救济的工人人数多寡予以安排;⑴工程的性质必须适合向领取 救济金的人们提供就业,不应有所例外; ⑴每项工程的拨款均应立即 实际地用掉,不应移作未来各年之用 ⑤ 在这六项基本方针基础上 建立了一系列以工代赈机构,如国内资源保护队(CCC),公共工程管 理局(PWA),国民工程管理局(CWA),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工程 进展署,全国青年管理处(NYA),工程振兴局,农村电力管理局,重 立[二宀电曰 AjVAA* 新安置局,等等。
1国内资源保护队(CCC) 1933年3月31日,成立国内资 源保护队(CCC,亦叫民间资源保护队)该队由陆军部、内政部、劳 工部和农业部会同规划和管理它主要旨在解决18 岁至 25岁之间男 性青年的就业问题受雇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预防土壤侵蚀、修筑 森林道路、植树造林、美化公园之类的工作每人每月工资 30美元, 其中 22美元(亦说25 美元)寄回其家中;每人每天另有35美分的 膳食费四个月内共招募了第一批的25 万人,在大约 1500 个营地劳 动,遍及各州这是美国和平时期规模最大和最迅速的动员① 到 1935 年,民间护林保土队的人数最多,达50 万人 1942 年结束时, 有 275 万名青年在里面劳动过这批青年不仅获得了就业,而且学会 了劳动,掌握了一定的技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国内资源保护队被 称为最有影响的新政机构之一,为时亦较久,因此一直以新政政策的 永久性的特点保留下来 ②2.公共工程管理局(PWA)1933年6月16日国会通过全国产业复兴法之后,按照该法令第二章的规定,成立了公共工程局(PWA),由内政部长哈罗德伊克斯主持工作它所雇佣的人员,主 要从事较大型的、带有长期性的公共工程,如修建公路、桥梁,修建 学校、邮电所,城市供水工程等。
到 1941 年为止该局共费资 40 余亿 美元 ③3•国民工程管理局(CWA)由联邦紧急救济署长霍普金斯建 议,罗斯福批准,1933年11月又增设了国民工程管理局(CWA), 然而由于罗斯福政府内部意见分歧,该局于1934年7月又并入联邦 紧急救济署在该局短暂的活动期间,养活了 426 万名失业者及其家 属,有18万个工程开工,共开支9.33亿美元,兴建扩建学校4万所, 铺设污水管道1200英尺,建造飞机场469个及扩建529个,修建公 路 25500 英里,兴建操场和运动场37 万个,为成人教育和缺乏教师 的乡村学校聘教员5万人④4.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1933 年 4月 10 日成立田纳西河流域 管理局,管理整个田纳西河流域七个州的 4 万平方英里土地它是一 种地区性综合治理和全面发展的规划,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巧妙地安 排整个流域及其居民命运的有组织尝试 ⑤ 它在抗洪、发展航运、 防止土壤侵蚀、发展第三产业、教育农民、卫生保健、利用水力生产 和出售肥料与电力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该局在宜林地重新造 林,举办示范农场、试验站和流动图书馆提供职业教育设施,帮助 农民改良土壤,改进农业技术,学会科学种田,增加农民收入。
利用 天然水系资源,发展旅游业,制定文化规划,改变该地区的风俗习惯, 提高 还在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的配合下,将电力输送到广大农村, 彻底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并建立了许多轻、重工业,改变了该地 区的产业结构 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发展规划的实施,将 整个流域从一个贫瘠、落后的地区变为一个富庶的工农业区,使该地 350 万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 9 倍,同时吸收了相当数量的失业者 为青年男女提供的就业机会已增加了许多⑥5.工程进展署1935年4月28日,工赈法案(Works Relief Bill)获得通过, 党占优势的国会拨款 48.8800 亿美元, ① 其目的用于救 济、工赈、举办有益的公共工程项目,来增加就业机会 ② 此法案 通过后,罗斯福责成弗兰克沃克(一度任邮电部长、 党主席、非常 委员会主席)、哈罗德伊克斯、哈里霍普金斯三人负责其事沃克负 责审计处的工作,伊克斯执掌咨询分配委员会(共有二十多个全国性 机构的负责人参与其事),霍普金斯则领导1935年5月 6日成立的工 程进展署 这一庞大的管理体制,其所用经费从1935年到1942年 达132亿美元 ③ 据统计,工程进展署完成的工程项目有141万之 多。
④ 罗斯福曾明确宣布:工程的性质必须适合向领取救济金的人 们提供就业, ⑤ 工程将依照各地领取救济的工人人数之多寡予以具 体安排 ⑥ 它所吸收的失业人员为数颇多 1936 年达250 万,约 占失业者的 1/100, 1937 年为 18/100 的失业者解决了就业, 1938年,有 1/3 的失业者在工赈单位就业, 1939 年有 257.8 万人在 WPA 就业又据估计,霍普金斯的工程进展署共为800万或850万失业者解决了工作倘若把这些受雇者所供养的人口计算在内,受益者扩及2500万,约占当时美国人口的1/5⑦ 工程进展署不仅雇佣失业工人,文艺工作者、教师等 ,也属雇佣对象6•全国青年管理处(NYA)全国青年管理处由工程进展署领 导,霍普金斯的助手奥布里廉斯具体负责其事NYA帮助失业青年接 受职业教育并介绍就业机会,七年中为60多万名大学生和150多万 名中学生提供了半工半读机会,让他们担任打字员、实验室和图书馆 助理、家庭教师以及类似人员,为260万名失业青年提供了工作7.工程振兴局 1935年4月成立的工程振兴局,将不能就业者 和穷人转到地方救济名册中去工程振兴局被授权开办小型工程项目 准备将多达500万的无业男女投入劳动。
该局进行了范围极广泛的活 动,普遍吸收失业者 1936 年 2 月在册人员达 300 万人,工人工资 每月大约 50 美元,相当于失业救济金的二倍该局从成立到 1937 年 10月的两年半中,它的工人兴建了1600多所学校,并修缮了1 00多 所学校,修筑了2万多所体育馆、美术馆、医院,并承建了许多城市 的市政厅 ⑧ 非常有特色的是它不仅为体力劳动者提供了劳动机会还为音乐家、艺术家、作家和演员提供了帮助,让他们有创作和演出的机会从 1935 年到 1941 年,该局共开支 113.65 亿美元(其中 22/100 用于救济文化人),举办约25 万个项目,每月平均雇佣失业者210.2 万人(1938 年 8 月达最高,共 328.8 万人)截止到 1941 年,共有 800万人因此就业,包括家属在内,它使2500万人直接得到实惠① 从社会的角度看,工程振兴局 消除了从前领失业救济金的几百万人 的 从经济角度看,它的开支对 1935-1940 年间美国经济走向复兴 的实质性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从 角度看,它有助于加强 党对国家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