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南平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pdf
10页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你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18 cmB你的指甲宽度约为 1 d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0 m/sD人正常眨一次眼睛所用的时间约为 10 s2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或木块的边长时,操作正确的是()ABCD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4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练习册的长度是 18.0cm,18.1cm,18.3cm,18.1cm,那么练习册的长度最接近下列哪一个值()A18.1cmB18.2cmC18.3cmD18.125cm5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树木B电线杆C房屋D汽车6满怀深情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从教室内传出,江老师隔着墙便能判断出是小华在唱歌,其依据是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音速7下列仪器的应用能说明声波具有能量的是()AB 超诊断仪B高频清洗仪C浅层地震仪D倒车雷达8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响度9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10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中所涉及的光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一叶障目B坐井观天C杯弓蛇影D临川羡鱼11雨后初晴的夜晚,地上有积水,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积水,这是因为()A地上暗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B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镜面反射C地上发亮处是光发生漫反射D地上发亮处和暗处都发生漫反射12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角,则()A入射角是 30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60C反射角是 60D入射角增大 5,反射角增大 101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4如图是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像,请你判断此时钟表实际的时间是()A6 时 35 分B7 时 25 分C5 时 35 分D4 时 25 分15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 2.1 米B小春距离她的像 5 米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 4.6 米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 2.1 米16如图所示,为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小华将一束激光射至空水槽底部的 P 点,形成一个光斑,然后向水槽内慢慢注水,水槽底部光斑的位置将()A向右移动B向左移动C在原地不动D先向左移再向右移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7如图中物体的长度是cm,时间是。
18望天门山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诗中描写“青山“与“孤帆“运动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19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和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20声音在 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1.2s 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m21一辆小汽车于 2045 驶入一高速公路某区间测速路段的起点当日 2115 驶出终点,全程 40km,前一半路程速度为 90km/h,后一半路程速度为 70km/h,则该汽车在做运动(选填“匀速”、“加速”、“减速”),该汽车在该路段的行驶时间h,平均速度为km/h2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地球跟太阳的距离约为 1.51011m,那么太阳光从太阳传到地球需要s23光与镜面成 40角射在平面镜上,若保持入射光方向不变,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增大 10,则反射角等于24如图所示是一只白鹭在水面上飞行的画面,白鹭距离水面 2m,白鹭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形成的;水中的像与它相距m;当白鹭往高处飞时,其“倒影”的大小25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杯子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 A 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沿传播.小明向杯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光的产生的现象。
弟弟看到的是硬币的(选填“实”或“虚”)像.26如图所示,OA、OB 和 OC 是射到空气和玻璃界面上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三条光线,则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反射角为度,折射角为度,分界面是(选“XX”或“YY”),界面的边是玻璃选填“左”或“右”)三、作图题三、作图题27根据像画出物的位置28一束光从空气射向水中,其折射光路如图所示,画出大致的入射光线四、简答题四、简答题29简述日食的形成原因(可画图帮助说明)五、实验题五、实验题30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时,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这说明了,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由此推理可知:,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有关31某小组选用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带刻度)等器材,用于完成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
1)在图乙中,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观察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 O 点,不断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其中 1 和 1、2 和 2、3 和 3、4 和 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的位置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度;(3)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为了更精晰地观察到水中光路,可以采用的方法是;(4)图丙中当激光从水中沿 4方向射入 O 点时,折射光线将会沿着(选其“1”“2”“3”或“4”)的方向射出,说明折射现象中光路是的32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可以看到蜡烛 A 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 B替代的是(选填“蜡烛 A”或“蜡烛 A 的像”);(3)移去蜡烛 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 A的像;(4)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请用作图法确定蜡烛 A(用箭头代替)的像的位置。
六、计算题六、计算题33一列长为 150m 的队伍,以 1.5m/s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 120m 的大桥,求:完全通过这个大桥用时间多久?34科学家利用激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历了 2.54s 接收到反射光已知光传播的速度是 3108m/s)(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2)某超级高铁时速高达 600km,如果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不停地跑,它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1A2B3D4A5D6C7B8B9B10C11B12C13A14B15C16B172.30;274.2s18船、青山19固体;液体;气体;真空20340;20421减速;0.5;80223105;500236024反射;4;不变25直线;折射;虚26CO;OB;30;60;YY;右272829太阳、地球和月球运动到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在中间;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太阳发出的光有一部分会被月球挡住,在月球的后面形成了长长的影子,当地球处在月球的影中时,地面上的人就会看不到太阳,从而形成日食30(1)弹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转换法(2)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理想实验法(3)音调;频率31(1)在同一平面内(2)增大;小于;O(3)向水中加几滴牛奶(4)4;可逆32(1)确定像的位置(2)蜡烛 A(3)不能(4)33解:队伍完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由可知,队伍完全通过这个大桥所用的时间答:队伍完全通过这个大桥所用的时间为 180s。
34(1)解:由可知,激光传播的路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答: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 3.81105km;(2)解:高铁的速度由可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需要的时间答: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需要的时间为 635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