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两学一做心得体会读《吉鸿昌传》有感.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148766
  • 上传时间:2018-08-2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9.3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两学一做心得体会——读《吉鸿昌传》有感吉鸿昌( 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河南省扶沟人,祖籍陕西韩城县西原村吉家巷1913 年入冯玉祥部,从士兵递升至军长,骁勇善战,曾任宁夏省政府主席1930 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军军长 1932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 年,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北路前敌总指挥1934 年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抗日,联络各方,准备重新组织抗日武装, 11 月 9 日,在天津法租界遭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工部局逮捕为置吉鸿昌于死地, 宋美龄不遗余力, 她拿公款向租界行贿, 将吉鸿昌引渡到北平军分会11 月 24 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 岁团结国民撕委任状1931 年,国民党向中央苏区发动反革命“围剿”,蒋介石令吉鸿昌进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并对吉鸿昌采取恩威并施的伎俩,给他送来了河南省主席委任状吉鸿昌不愿执行“中国人打中国人”的政策,拒绝了高官厚禄,撕毁了委任状为此,他被蒋介石撤销职务, 被迫“出国考察实业” ,实则是变相流放国外。

      对此,吉鸿昌挥笔写下“松间明月长如此,身外浮云何足论”的条幅以明心迹在国外,吉鸿昌每到一处都向侨胞宣传抗日救亡的道理,侨胞们十分振奋在一个集会上,一位青年侨胞高喊:“吉将军,你快回国把军队整顿起来!我们一定做你的后盾!”吉鸿昌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同胞们的热望,誓死也要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中国人绝不能做外国人的牛马!”他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数千名侨胞群起响应,整个会场沸腾起来当场就有十多个青年侨胞要求跟着吉鸿昌回国抗日义无反顾带头冲锋淞沪抗战爆发后,吉鸿昌秘密回国1933 年,吉鸿昌筹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攻克了塞外重镇多伦,击毙日伪千余人,声威大震9 月,部队进入平北山区,陷入国民党军重围10 月 8 日,同盟军在小汤山突围吉鸿昌对部队进行战前动员, 下午 4 点,国民党军 5 个师与日军相配合, 在飞机和迫击炮的狂轰滥炸下, 逐渐从四面缩小包围圈 同盟军将士们在吉鸿昌指挥下,冒着敌人的炮火,以连为单位,各班战斗小组散开交替跃进;骑兵部队躲过正面炮火,从左翼向敌人阵地后方迂回;同时,山炮狂轰,掩护部队前进经过3 个多小时的浴血奋战,同盟军逼近小汤山吉鸿昌见夺阵在即,忽然一跃而起,扯掉上衣,袒露胸膛,一手端枪,一手举起大刀,带头冲锋。

      全军为之鼓舞,将士们齐刷刷站立起来,端着枪,呐喊着一鼓作气击溃了进犯之敌小汤山的敌人溃退到了沙河一线,留下 4 门山炮和一片死尸当晚,同盟军进占小汤山休息整顿吉鸿昌为了保存抗日火种, 接受了国民党当局的调停条件,含泪离开了部队 抗日同盟军在日蒋夹击下失败了金蝉脱壳躲过暗杀1933 年 10 月,吉鸿昌秘密回到天津, 他在法租界的家很快成为中共的秘密活动联络站他与共产党员南汉宸、宣侠父等人以打麻将牌、会友、听戏、娱乐为掩护,联络抗日反蒋力量1934 年 5 月,吉鸿昌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注意南京当局密令刺杀吉鸿昌等人,暗杀任务由军统北平站长陈恭澍全盘负责这时,吉鸿昌已在法租界国民大饭店38号房间开辟了新的秘密联络点11 月 9 日,经任应岐联系,吉鸿昌与李宗仁的代表刘少南见面会谈 为了防备万一, 吉鸿昌临时又改在45号房间与代表会谈此时,吉鸿昌等正在45 号房间内借打麻将牌掩护研究工作屋门半开着,门口的屏风挡住了视线 特务们便找来一个小皮球在楼道里佯装玩拍球游戏,当饭店茶役走进 45 号房送水时,特务便假作把球拍了进去,然后借口找球进屋侦察情况,查看各人所在位置。

      侦察结果是吉鸿昌穿一身白裤褂,离暖气较近偏也凑巧,就在特务外出汇报之时,屋里面打牌正好四圈结束,重新搬庄换门,吉鸿昌坐到对面去了因为离暖气管子远, 他就又穿上棉袍 而原来坐在对面的刘少南,就移到吉鸿昌先前坐的位置上因为离暖气管子近, 他也就脱了棉衣, 恰巧也穿的是一身白裤褂特务王文闯进来,朝刚才报告位置穿白小褂的刘少南打了一枪,刘少南当场身亡吉鸿昌大喊一声,立刻站起来揪特务,特务扭头就跑由于子弹射的距离很近, 力量很大, 弹片碰到洋灰地又弹了回来,正好擦伤了吉鸿昌的肩膀此时,国民大饭店已乱成一团法国租界工部局派巡捕将国民大饭店团团围住,一上楼就急急地问茶房: “吉鸿昌在哪里?”吉鸿昌从隔壁房间里推开门,挺胸而出说:“不用查了,我在这儿!”巡捕一拥而上,吉鸿昌大喊一声:“别动手,我自己走!”最终巡捕房以杀人嫌疑为由,将吉鸿昌逮捕,不久以“通缉在案”为由,将其引渡到国民党天津市公安局,以后又秘密转到北平军分会, 关押在北平陆军监狱写下遗书慷慨赴死1934 年 11 月 22日晚,北平军分会对吉鸿昌进行“军法会审”11 月 24 日,蒋介石密电北平军分会,下令对吉鸿昌“就地枪决”在就义的前几个小时,他要了笔墨和信纸,写了一封革命遗书,给夫人及亲属留下最后遗嘱,说他“是为时代而牺牲” 。

      时候到了,吉鸿昌披上斗篷, 就像平时出门遛弯儿一样走了出来,从容走向刑场走着走着,他忽然停了下来,捡起一根树枝,在刑场的土地上挥手写下了“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的就义诗,荡气回肠,震撼人心,气吞山河,堪称千古绝唱写罢,他对特务们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 我死了也不能倒下! ” “你说怎么办?” 特务们问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吉鸿昌说椅子搬来了,吉鸿昌面对枪口坐下,对拿枪的特务说: “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行刑的特务被他的凛然正气吓得发起抖来你在我眼前开枪 我要亲眼看着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在我的身上!”持枪的凶手都愣住了,只好走到前面去,和他脸对脸地举起了枪枪声响了,吉鸿昌仰靠在椅子上,在北平陆军监狱英勇就义恨不抗日死 , 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 , 我何惜此头这是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吞山河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虽寥寥几笔,却将他临难时的愤懑之情直泻而出1933 年 5 月,吉鸿昌联合冯玉祥等组织抗日同盟军,同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战斗同盟军军纪严明,同仇敌忾,收复了许多失地,深受全国人民的拥护在战斗中,吉鸿昌总是身先士卒,英勇无畏。

      他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而今国难未纾, 敌寇未灭, 自己却将倒在推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实为他平生之大憾 性格刚烈的他深感羞愧 他的羞愧,其实并非为自己而发大敌当前,外侮在即,然而蒋介石政府却不顾全国人民的意志,公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外屈膝退让,对内疯狂屠杀抗日爱国志士 吉鸿昌死在如此逆行倒施的反动派的枪口之下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耻辱,更是国家、民族的耻辱在生死的关头,吉鸿昌已将自己个人的命运同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自觉地联系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个革命者博大宽广的胸怀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后两句,紧承上句,“国破尚如此”,“国破”二字引于杜甫《春望》诗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诗中之“国破”以其离情之伤感而令人吁谈叹感怀,而吉鸿昌诗中之 “国破”却因其壮志未酬身先卒之憾恨而让他刻骨难忘东北沦陷,生灵涂炭,而日寇的野心也肆意膨胀,华北危急, 平津告难, 在此国之将亡之际, 腐败的国民党政府依然推行其不抵抗的卖国政策吉鸿昌早已抱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毅然决心如果不能死在抗日前线上,那么留此头颅又有何意其悲壮之势,豪迈之情,直逼云霄一寸山河一寸血,国之存,烈士先行。

      虽生于太平盛世,却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以“位卑未敢忘忧国”激勉自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