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年秋季版)河北省安平县七年级语文下册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新人教版.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56102512
  • 上传时间:2018-10-0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7.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2.知识目标: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3.能力目标: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体会闻一多先生的人格魅力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学情分析 课文中有些文言词不好理解,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自主解决初一学生班级已初步形成合作交流,敢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学生间相互讨论,相互合作的互动气氛较浓教学方法 诵读,自读为主、合作交流,老师点拔归纳教具 多媒体一、导入二、检查预习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2四、研读“学者”部分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二、研读“革命家”部分三、拓展延伸四、品析语言五、写作特点:六、课堂小结1、关于闻一多:以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导入 引出闻一多相关资料2、作家简介:展示臧克家相关资料臧克家:2000 年 1 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 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笔耕不辍,走过一个世纪——从“农民诗人”,走到“诗坛泰斗”朱自清:“从臧克家开始,我们才有了有血有肉的以农村为题材的诗。

      茅盾:臧克家是当时青年诗人“最优秀中间的一个”3、字音字形 见课件3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见资料包)2、表情朗读教师做相应的朗读指导,如语调、语速、语势、语气的把握与表现3、表演朗读(配乐《春野》见资料包)4、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理清文章思路学者 《唐诗杂论》(三本书) 《楚辞校补》《古典新义》 革命家 起稿政治传单(三件事)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示威游行5、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起过渡作用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请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的形象第 二 课时41、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3、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作为学者、研究者“做”比“说”更重要,闻一多如此,邓稼先如此,作为学生更应如此目前,我们虽然不可能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成为卓越的学者,不可能像邓稼先一样成为“两弹元勋”,但我们至少可以成为优秀的学生借你一双慧眼,看看你身边的伙伴,谁是真正的“做”者?他(她)是怎么做的?举例语句:①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作”,起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20 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从 20 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自 20 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③“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 2 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5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⑤“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总结:语言生动形象,富于感情和诗意:有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运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使结构整齐,有节奏感运用对句: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选材典型,以少胜多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6交流自己搜集的背景资料诗人:新诗集《红烛》(1923)、《死水》(1928)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 年 3 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 1932 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 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1、 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初步感知文意2、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挺度印象,学习表情朗读3、 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表演朗读,其余同学评议。

      齐读精辟语句4、默读课文后,交流看法,并汇总5、两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是承上,“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启下 仅……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这些关联词,“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7面”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 1、“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概括:做了再说,做了不说2、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废寝忘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治学严谨、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言行一致的爱国者1、说了就做,言行一致2、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3、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学生找出文中颇有感触的句子,读一读,自选角度谈自己的理解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个别补充完善个人朗读注意节奏读音语调讨论后老师点拨学生总结语言特点8学生总结“一课一得”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母亲!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板书设计 9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三本书 《唐诗杂论》 (学者)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选材典型三件事 起稿政治传单 以少胜多(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参加示威游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