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毕业论文】刘备伐吴原因探析.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2450199
  • 上传时间:2021-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0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标题】刘备伐吴原因探析【作者】高连彪【关键词】刘备;伐吴;蜀汉;荆州;【指导老师】谭清宣【专业】历史学【正文】引 言魏文帝黄初二年、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帅人军东征孙吴,次年败于 夷陵,又次年刘备亡于白杀城历代对刘备伐吴的原因多持为关羽复仇的观点,近 世有所匡止,颇有新颖观点但因伐吴的失败,古今对刘备伐吴多持否定的态度 荆州之失严重破坏了刘备的战略计划,并极人的损伤了国力,加之一系列具体而乂 复杂的历史原因,刘备最终决意伐吴以结果的失败而否立行动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笔者将剖析当时刘备面临的环境,综合考察促成刘备伐吴的政治、军事、与文化原 因,进而客观评价刘备伐吴之举一、刘备伐吴的思想与文化因素(一)君臣之义——为关羽复仇为关羽复仇是古已有Z的旧观点,至今已为许多人否定,并对此多有论述,笔者就 此不再多加赘述然而看待问题不可抱冇非此即彼的简单逻辑刘备伐昊的主要原 因自然不应是为关羽复仇,但不可否定此间有这个促成的因素刘备是一个具冇仁义豪侠Z心的人刘备年轻时期“不甚乐读卩,喜狗马、音乐、 美衣服……好结交豪侠,年少争附Z”[1](在安熹县尉任上,“督邮以公事到任, 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仗贰佰,解绶系其颈着马柳,弃官亡命。

      [2]在平 原县令任上,刘平“使客刺Z,客不忍刺,语Z而去其得人心如此”[3]后曹 操南征荆州,刘备败逃Z时,携带民众,言“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 何忍弃去”[4]从这几件事情可以看出,刘备是一个具备豪侠仁义之举的人,并 通过他少时的爱好可见刘备亦是一个具备彖侠仁义Z心的人刘备与关羽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刘备戎耳漂泊半生,长期处于无所依靠的情况,关 羽始终追随刘备史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口,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5]可见关羽俨然已是刘备的左膀右臂,关系非同一般 后关羽为曹操所俘,得知刘备下落后欲归之,“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於尽封 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6]可见关羽对刘备之忠义曹操亦饮佩 不已,放其归去,言“彼各为其主,勿追也”⑺刘备对关羽亦是十分的信任,“先主西定益州,拜羽都督荆州事”⑻当时刘备唯有荆州,若有闪失则无安身 之地,可见刘备对关羽之器重《三国志》明载:“先主忿孙权之袭关羽,将东征, 秋七刀,遂帅诸军伐吴”[9]《资治通鉴?魏记一》载“汉主耻关羽Z没,将击 孙权”正史明载,自不会空穴来风且后孙吴求利,先主本有不战而得荆州的机 会,然而尚未面谈,却“盛怒不许” o [10]刘备此时自当是感情上难以消怒,故 而刘备伐吴自当有为关羽复仇的因素在。

      二) 君总Z义一一笼络人心两汉时期,郡守长官自治权颇人,权势不凡,“在郡得自辟属官,得自由主持地方 Z政事得自由支配地方财政……两汉的郡太守,权位即重,并得久任,俨如古代一 诸侯,所异者只是不能世袭”[11]郡守僚属Z间情谊即重,口然产牛一种本土的 君臣观念,钱穆先生说“郡吏对太守,其名分亦口为君臣”,称其为“二重君的观 念”[12](钱穆先生论述详备,此处不农)此种观念由來已久,深植于两汉东 汉末年,先后有黄巾、董卓之乱,地方更是做大天下人多已不倾心于汉帝,只知 口有主公故而群雄四起,争相招揽人才,多有王霸Z心赵翼说道:“人才莫盛于三国,亦唯三国Z主各能用人……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 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挈,孙氏以意气相投,后吐尚可推见其心迹也”[13] 观之史实,魏劄吴能有所成就与得到人量人才的支持密不可分古人云得民心 者得夭下,得民心尤在于得人才之心刘备坎坷半生,败而不忘,而终于建立御汉 基业,这与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誓死追随关系紧密刘备深知人才Z重,且以 仁义性情相挈,故刘备颇有仁义Z名刘备屯新野时“荆州豪杰归先主者FI益多” O[14] 后曹操南征,刘备败走,“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

      [15]由此可见刘备“仁 义之主”的号召力然而正如曹操手中的“汉献帝人旗”后期成为曹操后期不可跨越的障碍一样,刘备 手中的“仁义大旗”也有逆人心意的时候天下人皆知刘备关羽关系Z密切,FL关 羽追随刘备数十年,不避牛死,忠心不二,功勋卓著关羽为孙吴袭杀,刘备若不 能有所行动,天下人作何感想且刘备手下的人亦当心有所寒,或云“以关将军之 忠义功勋尚含仇于地下,我辈何足论哉”! “R关羽与备,义为君总,恩犹父了, 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始终Z分不足也”[16]此时,蜀汉草创,内则益州人 心为附,外则强魏虎视,刘备不得不考虑人心向背刘备若不闻不问,势必动摇他 辛苦树立起來的仁义大旗和反,刘备若有所行动,必使人才归心,仁义大旗更为 招展三) 刘备个人的考虑首先是刘备对丢失荆州、关羽败亡负有责任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备制定了较为 完善的战略计划一一“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 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 室可兴矣”[17]诸葛亮制定的是跨有荆益,内安外援,两路北伐的战略然1何 在实践过程中,刘备屡有失错一者,刘备位对外结好孙权的政策加以重视。

      建安 二十年孙、刘两家兵戈相见,险些为荆州人起干戈后令骄横的关羽独守荆州,刘 备不仅未告诫关羽结好于孙吴,自身亦对孙昊未冇什么友善举动刘备轻视结好孙 吴的举措是促使孙权偷袭荆州重耍原因二者,关羽用兵北上Z时不仅荆州Z地因 为关羽的骄横而人心不介,H刘备集团与益州木土世家大族关系尚未弥介,可谓内 部不女此时关羽贸然动兵,刘备未加阻拦,或是关羽奉刘备Z命而行,刘备身为 人主,攘外而不安内,成为战事失败、丢失荆州的重要原因三者,刘备破坏了两 路北伐的战略计划建女二丁四年,刘备称汉小王,“是岁,羽率众攻酉仁于樊…… 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18]原定北伐计划是荆州、益州两路大军 并出,而今唯有关羽在荆州-•面风风火火,大有克定中原之势而身处益州的刘备 毫无动作,即未出兵秦川,亦未出上庸策应于荆州西北,更未有援助关羽的片备军, 以至于关羽惨败,无路可退如此明显的失策,刘备更是难辞其咎刘备的严重火 误事后口当心知肚明,世人也当有所察觉刘备当然要弥补口 C的失误,东征孙吴, 收复荆州在刘备心中口是必为Z举了其次刘备的年龄问题刘备称帝时已是年逾花T, A人年龄向来不长,刘备已是长 寿之人刘备自言“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

      [19] 蜀汉丢失荆州后只是据有益州-•地,实力大损花卬Z年的刘备若仅有益州Z地, 短期内口然难以有所作为,兴复汉室之志则更无从谈起况口.刘备Z子刘禅柔弱无 能,所谓知子莫若父,身为父亲的刘备口然了然于心刘备病笃永安宫时托孤于诸 葛亮,说道:“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20]如此托孤者真可 谓空前绝后,此中自然有刘备的帝王心术,但也表明了刘备对嗣子刘禅确实不抱多 少希望又对刘禅说道:“汝与丞相从事,事Z如父 [21]刘备在决策方面把诸 葛亮放在刘禅Z前,表明把蜀汉的江山完全托付于诸葛亮然而诸葛亮只是政治家, 很少参与刘备的军事行动无论夺取荆州、入川,述是攻収汉中,诸葛亮都只是负 责厉勤且厉来诸葛亮出师北伐,徒劳无功陈寿评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 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盖应变战略,非其所长欤”[22]樹汉的传承不得不 令刘备担忧,身为创业Z主,威望颇高的父亲刘备应当为子孙创造一个相对冇利的 政治军事环境再者刘备的性格与当时的形势前文已讲到刘备是一个具有豪侠气质的人,这类人 做事果决,但有时难免流于冲动这在古代创业之主中普遍存在,本属正常,然而 这种性格在关键时刻将起到重要作用。

      刘备不到而立Z年便奔定四方,漂泊半生Z 后,于建女十三年冬大败酉操后开始转运从建女i+q年起,截止到建女二十四年, 短短十年z间,刘备先后取得荆州大部(南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五郡)、巴 蜀、汉中三大要地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目标,并在汉中首次独力击退曹操, 这种形势对刘备而言无疑是一片光明r仅关羽一面在江汉的行动就让曹操冇“议 徙许都以避其锐” z举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夺取汉中,关羽初战樊城,皆是大奏 凯歌前冇光武帝中兴于前,今有如此良好Z形势,似乎再度中兴汉室的H标指口 可待然而仅仅数月Z间,关羽败亡,荆州丢失,蜀汉的国力几乎损失了一半,况 且荆州原是刘备创业的根本这种突如其來的沉重打击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也是必 须改变的凡是创业之主,收复根本都是必然的选择,更何况刘备颇具豪侠气 质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余”[23]这无疑是 刘备力排众议,决意东征的又i重要原因二、刘备伐吴的政治原因(一)夺取荆州荆州对于剧汉而言,可谓生死攸关荆州土地广阔、人口众多,是蜀汉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极人的充实着樹汉的国力一者是人口、人才等人力资源古代人口多少是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益州Z地人 口颇为有限。

      《三国志?庞统传》载“益州国富民强,户口TT万”这是庞统的褒 夸直言,自然不会少说《晋书?地理志上》载“章武元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 其户20万,男女口 90万孙权赤乌五年,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其户五十二万 三千,那女口贰佰四|•力” o《后汉书?志19》注引《帝王世纪》载“景元四年, 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贰仟八百九十一”蜀汉 灭亡时,蜀国“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贰仟”[24]今人 张善余的《中国地理从书》上说“魏国人口约560万,蜀国约128万,吴国约256 万”当时国家控制人口与实际人口虽有差距,但国力主要体现在官方控制人口, 魏蜀吴三国的人口比例大致可知——绮国人口约一百万余,吴国贰佰四、五十万左 右,魏国约五rr万余可见蜀国与魏、吴z间的差距,荆州人口对蜀汉白然至关重 耍刘表治理荆州数十年只求口保,战争较少且东汉末年,中原z民多避难于南 方,“建安初,关中百姓流入荆州者I-万余家”,[25]荆、扬、益三州皆是户口百 力之地刘备原有荆州之半,人口与吴国相当人口是人才的基础,丢失荆州之后, 蜀国留在荆州的士人也许多降顺吴国如此一来,蜀国人力资源便在三国Z中处于 明显劣势了。

      二者是土地、商业等物力资源在古代农耕经济条件下,一个政权的经济实力主要 体现在其农耕土地多寡魏国占有黄河中下游,农耕区有关中平原、关东广阔平原、 江汉平原一部分、淮水流域平原一部分等吴国占有长江中下游,有长江三角洲平 原、江汉平原一部分、鄱阳湖平原等而蜀国仅有成都平原,汉中谷地而已,虽然 富庶,但农耕地域相対十分狭小,经济实力口然有限后來诸葛亮北伐亦多因粮草 不足或转运困难而罢荆州的农耕土地相当广阔,称“沃野千里,丄民殷富”,[26] 这对樹汉而言自然也十分重要且荆州有便利的商业交通条件,自非巴劉所及,是 重要的财政收入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是政权斗争的最主要因素刘备丢失荆州后,面对着巨大的国 力劣势对于一心要再度中兴汉室的刘备而言,是不能不有所行动的,收复荆州也 是志在必得二)安抚益州地方势力地方豪强经过两汉的发展,在汉末时候业已成为上要的地方势力一一士族亦可 称世家大族,前人已多有论述,此处不表)不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武力, 士族都是雄踞一方,益州也是如此从《华阳国志》巴、蜀、汉中、南中卩q志可以 发现,各郡县中nt家大族普遍存在如巴、蜀、汉中的巴郡、巴西郡、梓潼郡、蜀 郡、广汉郡、犍为郡、江阳郡,述及本地大族的县比在当郡的比例分别为71.4%、 80%、50%、100%、87.5%、100%、75%。

      比例相当之高,比于中原东汉时期,大族在政治上既是郡县僚属的重要,也在朝廷中累世公卿,成为一股庞 大的政治集团在朝累世为官的世家典型代表有成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