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背诵科目(共27页).doc
27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1.《春》 朱自清 22.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 操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5《次北固山下》 王 湾 6《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73.《世说新语》二则 8《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行》 9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 迅 115.《论语》十二章 126. 古代诗歌四首《峨眉山月歌》 李 白 15《江南逢李龟年》 杜 甫 16《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17《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177.《纪念白求恩》 毛泽东 188.《诫子书》 诸葛亮 189.《狼》 蒲松龄 1910.《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2211.《寓言两则》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 杞人忧天/《列子》 2312.古代诗歌四首 《秋词》 刘禹锡 25《夜雨寄北》 李商隐 2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27《潼关》 谭嗣同 27 《春》 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有《匆匆》、《春》、《你我》、《绿》、《背影》、《荷塘月色》《伦敦杂记》等,著有诗集《雪朝》,诗文集《踪迹》,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主题思想该文的主题思想即对自由境界的向往朱自清当时虽置身在污浊黑暗的旧中国,但他的心灵世界则是一片澄澈明净,他的精神依然昂奋向上朱自清把他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把他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将他对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熔铸到文章中去熔铸到诗一样美丽的语言中去从而使整篇文章洋溢着浓浓的诗意,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春》——在这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朱自清笔下的“春景图”,不是他故乡江浙一带的那种温暖潮湿的春景,也不是北方城郊的那种壮阔而盎然的春景,更不是如画家笔下那种如实临摹的写生画,而是作家在大自然的启迪和感召下,由他的心灵酿造出来的一幅艺术图画在这幅图画中,隐藏了他太多的心灵密码写作手法朱自清的散文《春》充满了叙不完的诗情、看不尽的画意他将人格美的“情”与自然美的“景”水乳交融在一起,创造了情与景会、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朱白清在这篇仅仅30个句子的简短散文中运用了二十多处修辞手法,频率之高,令人惊诧作品是以“春”贯穿全篇,由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组成,逐层深入、环环相扣而作者正是以修辞格来作为《春》的“颜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那幅五彩缤纷的早春图 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注释 (1)临:到达,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 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荡漾的样子。
(7)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与峙都是耸立的意思 (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 (13)幸:庆幸 (14)甚:极点 (15)至:非常, (16)幸甚至哉:幸运的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17)咏:歌吟 (18)咏志:即表达心志 (19)志:理想 (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 译文(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注释:唐代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左迁:贬谪,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今湖南省黔阳县 杨花:柳絮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是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在今湖南省西部随风:一作“随君”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释⑴ 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北,三面临水,倚而立⑵ 客路:旅人前行的路青山:指北固山⑶ 潮平两岸阔: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宽阔⑷ 风正一帆悬:顺风行船,风帆垂直悬挂风正;风顺⑸ 海日:海上的旭日生:升起残夜:夜将尽之时⑹ 入:到⑺ 乡书:家信⑻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译文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
潮水上涨,两岸之间更显宽阔;顺风吹来;一条白帆正好高悬夜色将尽,海上旭日东升;新年未至,江中春意已现家书既已寄出,会被送往何处?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送到洛阳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注释⑴天净沙:,属越调又名“塞上秋”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⑷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⑸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天边,在这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游子前行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 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